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杂志简介:《中国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0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史新篇、专学研究、文化与传统、古典新义、文学与文化学阐释、中国艺术与中国文化、宗教与民俗、作家专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0190
国内刊号:11-2603/G2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684
总被引量:1875
H指数:16
期刊他引率:1
  • 金庸小说里的摩尼教

    作者:柳存仁 刊期:2009年第01期

    金庸先生自己在1977年修订好的《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香港,明河社本)里说,这部书是他继续《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完成的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话不错,在《倚天屠龙记》开始的第一章里,他不但照顾到前面两部书里郭靖、黄蓉的次女郭襄,也提到了杨过、小龙女夫妇,

  •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没落——在金融海啸中的思考

    作者:范曾 刊期:2009年第01期

    时代板荡,风云际会,文艺上即立时呈现蕙藉杂处、良莠并生的状态。明末清初有黄宗羲、王夫之、顾亭林等坚守大道之鸿儒,亦有恣肆无度之狂禅应运而生,南宋溃萎,既有朱熹、陈亮诸大理学家风云中立定精神,亦有鼓吹心性、招摇於市的轻薄儿跳腾杂沓于市,这就是历史不断重复的无情现实。

  • 读《文史通义·易教·书教》

    作者:來新夏 刊期:2009年第01期

    夫史之为用,亦大矣哉!上通千百年之事,下垂千百世之例。借事喻物,以明治国之大道;按制依度,以应乡里之琐事。至其使命,则为“究天入之际,穷古今之变。”史之为用,史之使命,既如此重大,故凡治史者,非据切实之学问,明慧之识见,干练之才器,不足以语此也。

  • “折衷”=儒家谱系≠大乘空宗中道观——读《文心雕龙.序志》篇札记

    作者:周勛初 刊期:2009年第01期

    《序志》篇是刘勰为《文心雕龙》所作的自序。他在文中阐明了书名寓意、撰述动机、全书体例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于此可见这一篇文章在全书中的位置。由於学术界对刘勰的思想与学术成就颇多争议,我为表明自己的看法,先後曾撰《〈文心雕龙〉书名辨》、《刘勰的两个梦》、

  • 先秦两汉的杂赋与小说《宋玉子》

    作者:程毅中 刊期:2009年第01期

    杂赋的名称见于《汉书.艺文志》的《诗赋略》,大概传承自刘歆《七略》。

  • 陶渊明书甲子辨——陶渊明诗文书国号、书年号、书天子、书甲子之考察

    作者:鄧小軍 刊期:2009年第01期

    陶渊明(365—427)的最后七年,是在刘宋时期度过的。齐沈约(441-513)《宋书.陶潜传》记载:“所着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这是说,陶渊明人宋后所着文章书甲于是表示不奉刘宋正朔(即不承认刘宋政权具有合法性)。自宋思悦《甲子辨》以来,

  • 回眸“如意袋”:Condom中国传播小史

    作者:謝泳 刊期:2009年第01期

    人类原初的智慧,往往体现在与他们日常生活最紧密的器物中,比如锅碗瓢盆,桌椅床橙一类,后世再变化,变化的其实主要是材质,造型和实用意义,一般不出原始智慧,而且这种智慧的显现总是具有凝固和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在相当多的人类活动中,有一种初始即成型的现象。因为简单的智慧其实就是最高的智慧,最切实用和最符合当时条件下所能达...

  • 王蘧常先生书信录

    作者:馮其庸 刊期:2009年第01期

    我是1946年春考入无锡国专的,当时抗战时迁到广西去的无锡国专本部还没有来得及迁回来,开学时的学生都是当年新招的。那时上海还有一个无锡国专的分部,唐文治校长委派王蘧常老师任教务长,同时也兼管新复课的无锡国专。当时在无锡的部份,记得临时负责人可能是蒋石渠先生。

  • 论“没意思”——关于荒芜的辍笔

    作者:舒蕪 刊期:2009年第01期

    重看邵燕祥先生文集《捕捉那蝴蝶》,中有《说“没意思”》一篇,这个题目就使我一惊:“没意思”三个字,不是亡友荒芜最后岁月里经常挂在口头,好象一个大黑洞,否定了一切的吗?

  • 宋代两位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与朱淑真

    作者:叶嘉莹 刊期:2009年第01期

    经过了前面几节的讨论,我们对于在传统性别文化中女性作者的艰难处境,可以说已有了相当的体认。早期歌辞之辞作为歌酒筵席中的一种艳歌,自非良家妇女之所敢轻易染指;但词之发展,在晏、欧、苏、秦诸家手中,既对其意境已有了相当的提升和扩展,使之超越了娱宾遣兴的歌辞之性质,

  • 人性善恶刍议

    作者:沈瑩瑩 刊期:2009年第01期

    关于人性之善恶,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对他之前学者的观点作了列举与总结。

  • 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陳平原 刊期:2009年第01期

    作为学者,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有两种策略,一是“小题大做”,一是“大题小做”.这有点像写论文,必须先设定读者:面对公众发言,你得干脆利落,越简单明了越好,不能云山雾罩,把听众绕糊涂了。但如果是面对同行,则不能为追求畅快淋漓而简化论证的过程,要讲清楚问题的复杂性,相信听众有独立审视的能力。今天在座的,

  • 求其是与求其古: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的方法启示

    作者:桑兵 刊期: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兴起的概念史研究,方法多向外洋求助,以新自谢。实则近代学人已有借鉴欧洲新法研治中国思想史的范例,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即个中翘楚。其研究对象与做法,与今日所谓概念史相近甚至相同,而其对欧洲相关学术方法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历代各类文籍材料和学人见识等木事的把握,则较今人更为深入贴切。从中吸取借鉴,

  • 公案总传疑:陈寅恪先生“恪”字之读法

    作者:張旭東 刊期:2009年第01期

    《石遣室诗话》卷一末云:“都下诗人,十余年来颇复萧寂,自余丁未入都,广雅相国入廷枢,樊山、实甫、芸子俱至,继而弢庵、苏堪、右衡、病山、梅庵、确士、子言先後至。”其中有“确士”者。

  • “书道”法自然

    作者:范曾 刊期:2009年第01期

    自然,自在已然的大存在,这是本人对自然的一个简赅而确切的定义。它是不藉外力的“自在的”存在。“自在”极言其无处不适宜,无处不合理,无处不恰到好处。在狄拉克看来,只有最精密的数学,庶几描绘其构成。“大存在”,言其空间广大无垠,时间无尽无休。一百亿光年,不可方其遥,一百亿年不可述其永。人类在这个大存在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