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杂志简介:《中国书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021/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_研究、学术_专家论道、经典_古代作品、经典_特别专题·书画里的党史、创作_往者风流、创作_大家风采、创作_当代艺术家、创作_研究、...

主管单位:经济日报社
主办单位:经济日报社
国际刊号:1672-2329
国内刊号:11-5021/J
全年订价:¥ 960.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5693
总被引量:1015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 197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何开始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古画收藏

    作者:谈晟广 刊期:2017年第08期

    《197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何开始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古画收藏》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古画鉴藏作了学理性的钩稽爬梳,从中可见西方对中国传统绘画保藏的不懈努力。书画现象在古代司空见惯,尤其知名画家尝乐于此道。《萧云从画作的人》对明末清初画家萧云从绘画的者作了初步探讨,并论证其者萧一芸的生平与绘画创作。《"神"与中...

  • 萧云从画作的人——萧一芸的画史价值与作品现状

    作者:王永林 刊期:2017年第08期

    萧一芸作为明末清初皖南门户芜湖的一位山水画家,在画史中算不上出名,但因其为伯(叔)父萧云从的这层关系(萧一芸是萧尺木亲笔题跋中唯一承认的人),让他在画史中有了一定的价值而被载入史籍,成为明末清初皖南遗民绘画史研究的对象,谈萧云从常常言及一芸。不过也只是言及即止,因为画史所记之萧一芸,只一句话三十字而已。萧一芸,字阁有,安徽芜...

  • “神”与中国绘画美学的融合

    作者:霍弘彦 刊期:2017年第08期

    一、"神"的美学内涵的生成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中,"神"经常被用于与"形"相对的绘画美学评论,常见的语词有"形神兼备""以形写神""传神"等。但是,"神"最初并不是绘画美学用语,它的含义也与绘画美学并不相关。按词源学的意义,神本义是指神灵,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说文解字》中注...

  • 石涛“一画论”的艺术创造理念

    作者:高译 刊期:2017年第08期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开篇即云:"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1])从哲学上讲,这是从宇宙观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的,这个宇宙观就是原始浑沌的存在,是对无限的感悟,是宇宙最单一的存在状态的表达。这个存在状态最初是"无法"的。"太朴"也是原始的、质朴的自然本性和秩序。石涛意在说明,中国画技法也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

  • 学书心得(八)

    作者:武春河 刊期:2017年第08期

    百花园内花千朵,姹紫嫣红自从容。牡丹封王乃俗事,魏紫姚黄孰为雄?植物园中的各色花卉正值盛开季节,观后有此四句顺口溜,由此想到书坛。书法是艺术,当然要以追求美为最终目的。然而,书法之美,因人而异。书家自以为美是一回事,观者以为美是一回事,收藏家以为美又是一回事。以上三者当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又确实不是一回事。于是便有了他以为是...

  • 自我建构与“画派”打造

    作者:黄宗賢 刊期:2017年第08期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笔者参加了"美丽南方——漓江画派作品巡回展"和"家园——黄格胜中国画巡回展"的开幕式与研讨会,深感在美术界"漓江画派"热持续升温,"漓江画派"在学界的认同度越来越高。由此,生发了对这些年画坛打造"画派"景观,再谈谈自己想法的念头。几年前,针对许多地方打造画派的热闹景象,笔者写了一篇《打造画派之举折射出来...

  • 微信时代的书法

    作者:薛龍春 刊期:2017年第08期

    每个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人,等于自己办了一份媒体,不仅图文并茂,兼之动画视频,而且随时更新,随时撤稿,不想发的时候转转人家的也行。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媒体老板、记者、编辑,同时又是读者、观众、评论人,身份交叠,随时转换。一圈一匾地漾开去,微信圈更将认识的、可能认识的、不太可能认识的全都圈在了一起,让我们自以为生活在一个朋友遍天下的...

  • 首都博物馆藏古代书画精品——风格陈列的尝试——首都博物馆“翰墨载情·丹青传心”展览记略

    作者:李文琪 刊期:2017年第08期

    编者按:近日,首都博物馆策划并主办了"翰墨载情·丹青传心——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书画"专题展览,展览以时间为主线,按照作品风格进行分区展示,在彰显风格的同时,使观者感受到首都博物馆馆藏之精、布展思路之新颖。在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在书法史、美术史上留下煊赫声名的名作,又有难得一见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人书画作品,

  • 潇洒梅花过客稀——首都博物馆所藏胡宗蕴书画

    作者:倪葭 刊期:2017年第08期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明代中书舍人胡宗蕴所作的《墨梅图》卷与《孝经》中第五章。梳理关于胡宗蕴的有限资料,可知传世作品甚少,所以首都博物馆所藏其书法与绘画作品可补画史不足,因而弥足珍贵。一、中书舍人胡宗蕴胡宗蕴,一作韫(1372—1461),原名景珙,号爱梅道人、好古道人,永嘉豫章村[1]人,胡襄[2]后。永乐初由黄淮举荐,由布政司吏征为中书舍人,

  • 袁江《骊山避暑图》与袁耀《巫峡秋涛图》

    作者:叶渡 刊期:2017年第08期

    首都博物馆的"翰墨载情·丹青传心——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书画"展览中,展出了清代画家袁江与袁耀的作品各一幅,这两幅作品是他们的代表作,画作展现出的高超画技,令人叹为观止。袁江、袁耀是清代著名的界画大师。所谓"界画",是指使用尺子辅助画直线的一种技法,多用于宫宇楼阁、车船等景物的描绘,线条工整细密,是中国画中别具特色的一个画种。...

  • 王宠与吴门书派

    作者:赵雅卓 刊期:2017年第08期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明代吴门书派代表书家之一,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门三家",或加上陈淳并称"吴门四家"。虽年不逾四十就英年早逝,但成就斐然。不仅在当世影响深远,有众多的门生和向慕者,还为后世留下大量作品,成为书法学人的楷模。其俊逸朴质的书风即是个人审美独特选择,也是在...

  • 黄宾虹的“国画民学”论

    作者:方辉 刊期:2017年第08期

    今年7月黄宾虹山水画《黄山汤口》以3.45亿元的天价拍出.足见黄宾虹绘画的轰动效应与导向作用。在没有资本推送的前提下,市场表现应该是黄宾虹作品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货币表现。黄宾虹是公认的山水画大师,其作品尤其彰显传统美学的内核——“内美”而独步古今。所谓内美,其实是笔墨之美,文脉之美,中和之美,学问之美。本期刊登安徽博物...

  • 江山本如画 内美静中参——黄宾虹的游历与山水画创作

    作者:李艳红 刊期:2017年第08期

    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北齐南黄"之说,前者指花鸟画巨匠齐白石,后者则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安徽歙县潭渡村,因村中有滨虹亭,因号滨虹,后改写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黄宾虹善绘山水,是中国近代山水画一代宗师。他总结中国历代山水画的传统精髓,并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提出...

  •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

    作者:刘华伟 刊期:2017年第08期

    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内在世界之间的平衡。"人对自然生态的亲和与审美是人的本性的重要表现",因此,生态美学关注的重点也就在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

  • 黄宾虹对“书画同源”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刘畅 刊期:2017年第08期

    "书画同源"最早由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讲述了书法与绘画同质异体的关系。书法的线条是绘画笔墨的造型语言,宋代文人画将诗、书、画密切结合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加强了绘画作品的书法和文学韵味。元代文人画更加突出书法用笔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自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