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Photographers

杂志简介:《中国摄影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3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特别报道、专题、年度中国摄影家、世界窗、史·论·评、青年十问、静观、国家文化公园、会员佳作、光影寻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7233
国内刊号:11-2830/J
全年订价:¥ 504.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822
总被引量:270
H指数:5
  • 新角度

    作者:CFP 刊期:2016年第09期

    2016年8月1日,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风景区第三条玻璃栈道—盘龙崖玻璃栈道开通,游客可体验惊险刺激的滋味。

  • 2016首届玛格南摄影奖揭晓

    刊期:2016年第09期

    玛格南图片社和镜头文化(Lens Culture)共同公布了首届玛格南摄影奖(Magnum Photography Awards)44位获奖者,其中,中国摄影师艾米·罗(Amy Luo)的《梦》系列作品获入围奖。该奖项为庆祝玛格南成立70周年创立,旨在发现、奖励、支持全球摄影人才,同时帮助摄影师在创造性和专业性上更进一步。

  • “印相·印象”铂金工艺摄影群展在京开幕

    刊期:2016年第09期

    2016年7月9日,由北京三影堂+3画廊主办、日本东京amanasalto公司协办的“印相·印象”铂金工艺摄影群展在北京三影堂+3画廊开幕.展出18位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参展艺术家有荒木经惟、安藤忠雄、具本昌、骆伯年、艾略特·厄威特、杨福东、帕特里克·格里斯、森山大道、森村泰昌、马修·皮尔斯伯格、杉本博司、敬田原等。展览持续至9月25日。amana...

  • “前线·焦点”新闻图片展香港开幕

    刊期:2016年第09期

    2016年8月4日,由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主办的“前线焦点”2015新闻摄影比赛颁奖典礼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获奖作品分别于8、9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浸会大学展出。此届比赛共收到67名参赛者,共计1361幅作品.评选出37幅(组)获奖作品。香港摄影记者协会由一群摄影师创办于1989年,初衷是:悔摄影记者组织起来,在社会中争取更广泛的认同,同时为...

  • 中德联合摄影艺术研创项目在清华大学启动

    刊期:2016年第09期

    2016年7月15日,主题为“重走大师路”的中德联合摄影艺术研创项目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启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教授和德国贝尔艺术中心代表皮艾尔·布兰科特博先生代表双方在现场签约合作协议,并分享了此次研创项目的精彩亮点。此次项目由中国课程模块及德国课程模块组成。研创项目成果将在中德两地通过展览对外展示。本次两所高...

  • 2016“影像的力量”中国(大同)国际摄影文化展启幕

    刊期:2016年第09期

    8月26日-9月4日,2016“影像的力量“中国(大同)国际摄影文化展在大同举行。今年展览的主色调为”大同蓝”和“影像蓝”.以突出本届展览关注自然生态、蓝色海洋文化的特色。“蔚蓝的海洋”影像展,旨在贯彻落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用光影折射海洋精神,用镜头聚焦海洋文明。“镜美华夏”主题展,通过追忆红色延安、科技力...

  • 展览

    刊期:2016年第09期

    沃纳·比肖夫回顾展 时间:2016.06.17-2016.12.18地点:奥地利克拉根福美术馆 瑞士摄影师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大型回顾展分为七个部分:1916—1945年苏黎世,1945—1950年战后欧洲,1951—1952年印度、日本、韩国,1952年印度支那和香港,1953—1954年南北美洲。展览展示了比肖夫从一名照相馆摄影师成长为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及其强烈的艺...

  • 出版

    刊期:2016年第09期

    罗伯特·勒贝克《直面镜头》 2016年9月,德国施泰德尔出版社(Steidl)推出了罗伯特·勒贝克(Robert Lebeck《)直面镜头》(Face the Camera)一书。在战后一代德国摄影记者中,勒贝克的非凡魅力和顽皮天性总能使他快速与拍摄对象建立良好关系。

  • “摄影于我是一场修行”——访王军

    作者:段琳琳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中国摄影家》:1992年你去海南,最初在海南拍了哪些题材? 王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拍了很多东西。我住的小区位于海口市龙昆南路上,1994年时整条路上都是,夜间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砸场子事件,我经常去拍,没人阻止。那时海南私人卖泛滥.与社会福利、体育同时开奖.奖号也一样,大把现金流入个人口袋。再就是成片的停建工...

  • 说、写、拍,“三把刀”

    作者:林萌; 王军 刊期:2016年第09期

    王军有三把刀:说、写、拍。有人说,他和写作强人拼摄影;与主持高人拼写作,像打乒乓球的赢了世界拳击冠军一样,自作聪明地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还有人说,在工作岗位上,他写新闻和文字记者比;主持节目和播音员赛;拍照片和同行拼。两种说法很“撕裂”。1992年9月—1997年12月,王军是海南经济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蚁子撞大炮》,与听众分享...

  • 在似是而非间,释放着阴郁——读“王军式”摄影

    作者:单正平; 王军 刊期:2016年第09期

    1992年9月,与王军相识。那时,他到海南不久,离开了《海南青年报》,在海南经济广播电台帮忙,没工资,电台也没给什么正式身份。我所在的公司要在电台特约一档交通节目,每个整点播报一次全省的交通状况。24年前,海南交通干道上没有实时监控系统,要想知道路况和其他交通信息,需到现场采访。电台一时没有人能做,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 “世界的变化总是吸引着我”——专访报道摄影师让-皮埃尔·拉方

    作者:段琳琳; 张锦兰; 让-皮埃尔·拉方 刊期:2016年第09期

    编者:今年9月,法国报道摄影师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 Laffont)将带着他《动荡的美国》系列作品来到中国,参加第16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4年9月,拉方《摄影师的天堂—动荡的美国1960—1990》(Photographer’s Paradise:Turbulent America 1960-1990)

  • “互联网杀死的是报道摄影市场,而不是这个行业”——专访知名图片编辑、策展人伊莱恩·拉方

    作者:段琳琳; 张锦兰 刊期:2016年第09期

    编者:伊莱恩·拉方(Eliane Laffont,以下简称伊莱恩),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在北非长大,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上学,后在巴黎完成学业,取得哲学和政治学双学位。如果不是遇到摄影师让-皮埃尔·拉方并嫁给他,伊莱恩应该会成为一名作家,但命运对她另有安排。

  • “摄影原作”那些事儿——从徐祎先生之所批谈起(中)

    作者:王瑞 刊期:2016年第09期

    “拍什么”与“怎么拍”:一起阴差阳错的理念误会“纯粹摄影”这个国人一直懵懂的美学流派,终于被摄影文化学者南无哀的一句阐释点透了:“无论拍什么,在‘形质之美’的基础之上,拍什么都是艺术品。”所谓“纯影派”的核心,就是照相机和化学感光材料结合生成的照片,在基于技术工艺美学特征“形质之美”的视觉造型意味上,构成了摄影作为独立艺术...

  • 影随心动

    作者:邬毅 刊期:2016年第09期

    我喜欢摄影,尤其喜欢风光摄影。作为一项爱好,摄影陪伴我走过了大半个人生,也带给我许多人生体验,摄影之路如同人生之路,失望伴随追求。背着相机行走天涯,送走余晖,迎来朝霞;仰观星空,聆听虫鸣;历经严寒,忍耐酷暑……拍摄的过程犹如一场修行,成为我沉静思考、感悟人生的旅程,更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过程。我学会了坚守,懂得了珍惜,参悟了舍得,内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