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

杂志简介:《中国农资》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48/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报道之二、寻找农资牛人共铸“三牛”精神、焦点、把党旗插遍沃野田间“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报道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单位:中国合作时报社
国际刊号:1005-9806
国内刊号:11-5348/S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4971
总被引量:1113
H指数:10
期刊他引率:1
  • 中农控股将进一步强化西部网络布局——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11年第三届西部农资双交会

    作者:阴剑锋 张高科 刊期:2011年第10期

    目前,第三届西部(杨凌)农资交易暨信息交流会(简称“双交会”)在陕西杨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由陕西省农业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控股”)联合主办,由陕西中农盛源农资有限公司、杨凌示范区展览局等4家单位负责承办。

  • 财政部:尿素淡季出口基准价不含税

    作者:张涛 刊期:2011年第10期

    3月23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会同中石油、湖北宜化、中化化肥、鲁两化工有关负责人赴财政部、发改委反映当前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淡季尿素出口基准价偏低的问题。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认真听取了汇报.表示非常理解目前行业面临的困难。

  • 国务院提出保粮七措施

    刊期:2011年第10期

    本报讯日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决定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 两部委:加强种子价格和质量监管

    刊期:2011年第10期

    本报讯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近日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种子价格和质量监管工作,明确必要时可采取规定最高限价等干预措施,防止种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 农产品种植结构“三增两减”

    刊期:2011年第10期

    本报讯农业部近期全国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今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呈现“三增两减”态势,即粮食、棉花、蔬菜面积增加,油料、糖料面积持平略减。

  • 数字新闻

    刊期:2011年第10期

    491.1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月份我国共生产化肥491.1万吨(折纯),环比1月份的459.2万吨增长7%.同比去年2月份的451万吨增长8.9%。1—2月份累计生产化肥950.4万吨.比去年同期896.9万吨增长6%。

  • 尿素缺乏降价基础

    作者:坤哥 刊期:2011年第10期

    最近一段时间内.全国大部分地区.雨也下了.雪也下了,尿素市场不仅摆脱了干旱里.而且兴致勃勃地打算迎接春天里。进入3月份.我国从南到北陆陆续续地进入了春耕春种的阶段。华南早稻主产区已经开始播种育秧.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部分地区进入适播期.海南省早稻进入了返青分蘖期.黄淮海冬小麦依次进入了返青、起身、拔节阶段。

  • 有机肥不必补贴

    作者:郭兆熊 刊期:2011年第10期

    经常有“专家”提出。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为了培肥土壤、为了生态环境。要大力推广有机肥,要给有机肥补贴。从农业的发展、环境的要求来看.这似乎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但是这些人只是研究农业.研究环境的专家.他们不是市场推广专家。所以.推广手段采用补贴的方式非常不妥。

  • 从农业产业链视角破解农资赊销

    作者:周文俊 刊期:2011年第10期

    每到春耕时节.赊销就会成为农资行业内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近日。一位基层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外面赊欠了他十几万的账,资金供应已出现困难。但他同时也无奈地表示,农民手上确实没钱,赊还是不赊让他进退两难。

  • 新型肥料正当时 把握市场需实力——第二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作者:刘学胜 师蓉 刊期:2011年第10期

    3月16日,由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型肥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由于食品安全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新型肥料的发展迎来机遇期.不仅要将通过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需要做好新型肥料的推广.真正...

  • 做新型肥料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作者:孙立新 刊期:2011年第10期

    由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了中国农资传媒与大家每年定点、定时相约见面、沟通的桥梁与契机。

  • 化肥行业“硬投入”转向“软扩张”新型肥料迎来机遇期 配套体制亟需完善

    刊期:2011年第10期

    戴立根:新型肥料的推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顺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潮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新型肥料的推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参与,作为我们流通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大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广开新型肥料的销售渠道,共同促进新型肥料的普及。共同迎接新型肥料春...

  • 新型肥料答疑解惑

    刊期:2011年第10期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褐煤的腐植酸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酵形成的.有机肥发酵的腐植酸是生物的作用形成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 农业发达国家更注重精细化施肥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中国农资》记者:您来自德国,但作为农业专家,您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国农业的发展特点.请您谈谈对中国农业的认识以及德国施肥的先进理念。

  • 定向研发,缓控释方能稳步前行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中国农资》记者:缓控释肥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兆辉:对于缓控释肥料的发展方向,首先要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定向性地开发产品。特别是我国针对大田作物开发缓控释肥产品,应在不同作物例如小麦、水稻、玉米甚至蔬菜上施用专门的缓释或控释肥料,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一旦缓控释肥真正广泛运用到大田,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