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

中国三峡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Three Gorges

杂志简介:《中国三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水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水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美丽长江、特别策划【永靖南下走洮河|王小忠】、水文化之旅、流域映像、专题策划、水的奥秘、江河美文、记忆、真视听

主管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长江三峡集团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6-6349
国内刊号:42-1786/TV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水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1.28
总发文量:2136
总被引量:1279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墨脱:谁来擦亮你莲花的灯芯

    刊期:2015年第10期

    如果不写,记忆中的墨脱就会模糊起来,就会一点一点丢失细节,最终变成叫做见闻的东西。

  • 浙中水车号字的地名活用现象

    作者:杜晓波 刊期:2015年第10期

    嵌含地名的水车号字源远流长,覆盖广袤,雅俗共赏,历来为浙中人民所喜闻乐见。通过对号字作品的吟读、赏识与探讨,浙中乡民开阔了眼界,深化了勤于农耕、不误农时的观念;通过对联和号字的艺术雅韵,人们既辨析真善美,又提升了文化素养,铸造了品性和情操。

  • 临沧俐侎人——远方,远方

    作者:吴冠宇; 黎明; 许文舟 刊期:2015年第10期

    回归路上这条身份不明的江,也许正是俐侎人古调中所唱的仓皇出逃时自制竹筏横渡的那一条,它是一道路标,指明了回家的方向。来时与归去,俐侎人的灵魂都要经过它。

  • 俐侎人影像志

    作者:程新皓 刊期:2015年第10期

    作为一个云南本地人,我对这里众多民族杂居所形成的丰富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曾经短暂的记者生涯中,对云南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其中的未识别民族的拍摄记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选题。俐侎人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族群。它被归属于彝族支系,整个族群有两万六千余人。

  • 故乡的阿朵

    作者:许文舟 刊期:2015年第10期

    深山环绕的乌木龙,“阿朵”并不是一朵花,它是一群天真淳朴的俐侎女孩,是俐侎女孩年满13岁前统一的名字。淡淡的微笑浮在她们红润的脸上,似有朵朵把春天送回人间的山花正在盛开。阳光下的康家坝河闪动着奇异光泽的鳞影,偶有花瓣顺着流水飘荡。岸上阵阵口弦吹皱一池涟漪,流年间的阿朵,懂得任尔抚弦入韵,让生活的烦恼被情人谷的河水涤荡。

  • 乌木龙访茶

    作者:许文舟 刊期:2015年第10期

    离开家乡的俐侎人,总是会带上一些采自乌木龙云遮雾绕的群山间的茶,只有茶才能让离家的俐侎人一解乡愁。从远方归来时,也是一罐茶,路途的颠沛、人生的艰辛都随着茶一饮而尽了。生活在乌木龙的俐侎人不用考虑合约、月供、物价指数等一系列让居于城市的现代人心慌又终日疲于奔波的数字,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交给一碗茶。茶在有着古老而悠久的种茶和制...

  • 古调泅渡的传说与现实

    作者:许文舟 刊期:2015年第10期

    掸落周身疲惫,俐侎人给你的是三天三夜的古调,他们唱苍鹰翱翔,也咏白驹过隙,他们唱现实艰辛,也为逝者指路。有些古调让人恍惚,有些古调让人彻悟。葫芦笙抱在怀里,张金保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才到达北京。差不多是没好好睡过,他不是怕他包中的那点钱被小偷觊觎,而是怕自己心爱的大葫芦笙被别人撞坏。

  • 北京俐侎人

    作者:程新皓 刊期:2015年第10期

    2013年11月,我到北京参加国际摄影双年展。而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采访在北京打工的俐侎人。半个月前,我和朋友还在南方大地上的俐侎人村寨采访。两三天的行程,我们把乌木龙乡附近的俐侎人村子几乎走了个遍。采访最终收获很多,但却总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

  • 伊犁草原亲历记——哈萨克邻居家的牧场

    作者:李之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在盛夏,在傍晚的寒凉时间中,我坐在帐篷的炕上,看门帘外的马儿雨中散步,奔腾的哈什河河水哗哗响在正前方。松林排列半山,马群在蒙古包后面的草滩上聚集。住在这样纯自然的天地,与马牛羊一起,与山川河流草木一起,生活,一定感觉是震撼的。

  • 蒙古包里的生活

    作者:李之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有的哈萨克蒙古包在顶上还挂着几缕彩色毛刷,悬挂上方,宛若风铃,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这更突出了哈萨克人与马的情结,马的高贵贞洁统领家族,让其更加兴旺,更加牢靠。不能老这么在雨中呆着吧。热情的主人邀请我回蒙古包喝茶,自然是喝奶茶了,喝马奶子煮的热茶,这是哈萨克人的日常饮料。我走进蒙古包后,他们客气地招呼我坐上席。作为半个养生专家,在这...

  • 伊犁天马

    作者:李之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李白曾为乌孙马作《天马歌》云:“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脯秣越,神行电迈蹑恍惚。”可见那时乌孙马在人们心目中是何等神骏!牧场的一切都那么吸引我,而马儿的生命本身是我最为关注的。要说今次归来最多的闲暇时间,就是为这些与人关系密切的动物发呆,牛和马占用了我沉思的大多数空间。牧民为生存,必然要以侵占和控制动物的身体和自...

  • 大河奔腾

    作者:李之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新疆作为亿年前的海洋,这里地上的每一块石头都经历了无数的冲刷和淘洗,哪怕是普通的石头也是形态各异,色彩多样,实在让人无法不去观察,收集。以致我每次走到石头路上,都会低头慢寻,生怕错过每一个“珍品”。沿着哈什河的上中游,牧民逐水而居而牧,都在河流的两岸扎下营寨,一去几十年,上百年,世代不变,如果不被现代文明影响的话。但这个问题在哈...

  • 昭苏行

    作者:李之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临近格登山,大山在远处,小山在近处,白皑皑的雪山在北边,南山的草地泛着青光,在近午的日光中,一切安静得像是睡着了,所谓旷远、静谧、幽深,正在此情境中。昭苏草原,天马故乡。一望无际,在天之边。寒凉之地,世外家园。若信得真,自可亲往。汗血宝马,驱驰逍遥。这是我在微信发昭苏行图片时写的几句所谓文辞,也能对昭苏有个简单的概貌性印象了。昭苏...

  • 芒康,澜沧江畔妙善地

    作者:刘小方 刊期:2015年第10期

    旅行中,有些地方说再见其实就是永别,有些地方一定得走两次以上才有感觉。芒康显然属于后者,八年前的一个傍晚来到芒康。正值昌都地区“茶马古道国际旅游节”在此举办,县城里里外外一片欢乐沸腾,宾馆里摆满了新增的床位。

  • 鲸的方程式(一):一颗牙齿重建的进化

    作者:卡尔·齐默; 靳萌 刊期:2015年第10期

    如果他们找到了一颗裂开的、风化的牙齿,凭着这块仅有的来自数百万年前的哺乳动物的一部分,他们就能宣布那是一只虎,一只懒猴,一只有袋动物,还是一个原始人类。从一开始,鲸的牙齿就已经在帮助古生物学家发现它们真实的历史。生物是其进化历史的产物,在它们互有关联的历史上由于受到胚胎成长方式的约束,它们之间可能保持着一定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