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

中国三峡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Three Gorges

杂志简介:《中国三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水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水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美丽长江、特别策划【永靖南下走洮河|王小忠】、水文化之旅、流域映像、专题策划、水的奥秘、江河美文、记忆、真视听

主管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长江三峡集团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6-6349
国内刊号:42-1786/TV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水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1.28
总发文量:2136
总被引量:1279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新刊,你好!

    作者:田宗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1994年,伴随着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服务三峡工程建设为宗旨的《中国三峡》(创刊初名《中国三峡建设》)在湖北宜昌问世,时任总理的李鹏亲题刊名。

  • 历程

    刊期:2014年第01期

    1994年12月,杂志随三峡工程主体建设开工而创刊,原名《中国三峡建设》,双月刊;时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陆佑楣院士将《中国三峡建设》定性为“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的综合性刊物”,集工程技术、

  • 编辑的话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从1994-2014,一份刊物,一种包容,一纸承载,一路未来……每一次选题策划,每一次编前例会,每一次印刷,每一次出刊……从我们的手中,到你们的手中,《中国三峡》在一双双手中传递……

  • 癸未三峡记

    作者:于坚 刊期:2014年第01期

    昔日,造物主创造世界的时候,把大地搞得非常复杂,深切的峡谷、入云的高山、广阔的平原、坝子、沙漠、大海、冰川、火山……复杂多样的大地使得人类的组成也很复杂,使人群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民族、语言。

  • 在水一方:既是拟像,又是现实

    作者:海杰 刊期:2014年第01期

    现代旅游的狂潮、促使日常生活的此地变得令人烦扰,而他方或远方值得期待和遐想,所谓“在水一方”,从视觉意义上,首先分解了大众的日常庸扰,成为一种“优雅”的特权,它也暂时性地成为现实贫乏的精神委托之处。

  • 三峡再读——黄牛岩下,长江曾在此“背靠背”

    作者:方龄皖 刊期:2014年第01期

    很惭愧,我走神了,目光一再从摊开的地质地图上挪开。在三峡工程坝区黄牛岩下,两位地质专家在田野调查的现场给我科普,长江三峡是如何形成的。

  • 黄陵庙后,邂逅8亿年前的“石蛋”

    作者:方龄皖 刊期:2014年第01期

    黄牛岩下,我们与一枚巨大的石蛋不期而遇,圆不溜秋的,估计有几吨重。也不知在此几万年或者几亿年。正午时分,我们沿黄陵庙东墙根下的一条小路向山上走,黄牛岩远远地在头顶上,裸露着岩体,默然无语。我们在村舍间穿来绕去。日光把树木的影子打到粉墙上,风一过,忽明忽暗,放电影似的。

  • 缩微在凤凰山上的峡江秘境

    作者:方龄皖 刊期:2014年第01期

    2003年5月,三峡大坝首次下闸蓄水135米。彼时,几乎全球的记者都云集三峡,除工程报道外,古老峡江里的人文胜迹是最大的热点。最近两年,我常在峡江走动,神秘凶险的三峡已经不再,鲜有人有兴趣再去讲一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 那次惊艳的发掘 未能消解三峡悬棺之谜

    作者:方龄皖 刊期:2014年第01期

    梅云来从事文物工作二三十年,发掘兵书宝剑峡,是他经历的“最大的事”。当时,他是秭归县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发掘工懈由他组织的。回忆那次令世界惊艳的发掘,这位老人感慨万千。

  • 平善坝:被时光抛弃的峡江小村

    作者:方龄皖 刊期:2014年第01期

    “大凡逆峡而上的人,都要向这里的海关出示在宜昌英国领馆申领的护照,而且船只必须接受检查。”中山孤野在书中抱怨,“中国公使的护照及汉口道台的护照在这里一文不值。”当年,他是应四川总督锡良之请,赴成都担任教习,对平篱坝的景色,这位年轻的日本人大加赞赏。

  • 依稀的峡江旧貌,在峡江号子里忽隐忽现

    作者:方龄皖 刊期:2014年第01期

    我们想给你呈现古老的峡江。那些滩、恶浪、木帆船,还有光着脊背从悬岸边走过的拉纤人… 这些依稀的峡江地理和峡江号子一样,随滩生而生、滩灭而灭。都是些旧景象。其实,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新风景,而是新眼光。

  • 川江,坐着轮船去旅行

    作者:陶灵 刊期:2014年第01期

    第一次乘坐川江轮船是1980年的夏天,我马上要读高中了,跟父亲的同事马叔叔,从云阳到万州(那时叫四川万县市,万县地区行署所在地)去验光配近视眼镜,马叔叔没买到舱位票,去四等舱找熟人挤了一晚上。我没有地方睡觉,加上第一次坐船很兴奋也睡不着党.和一同上船的同街伙伴在船尾耍了一整夜。

  • 当鱼鳔消失以后(四)热气球的奇遇:最早登上陆地的人类祖先

    作者:卡尔·齐默; 靳萌(译) 刊期:2014年第01期

    当他观察这些头盖骨碎片时,他仿佛能想像出这些骨头所拼成的是一只肉鳍鱼的形象。它有长鼻子和其他早期四足动物的特征。他意识到,他发现了最早的四足动物。于是,他将它命名为鱼石螈(Ichthyostega)。这个名字是根据它扁平的头骨所取的。

  • 三峡工程与长江的生态文明建设

    刊期:2014年第01期

    2013年12月6日,由三峡传媒公司主办的清洁能源沙龙在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三峡工程与长江的生态文明建设”,邀请各界专家作主题演讲,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交流,以达到本次活动介绍三峡工程与长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宣传三峡工程的生态效益,促进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 王儒述: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巨大

    作者:向阳 刊期:2014年第01期

    水电专家、三峡工程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王儒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水电对节能减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工程是一项生态环境效益巨大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