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

中国三峡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Three Gorges

杂志简介:《中国三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水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水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美丽长江、特别策划【永靖南下走洮河|王小忠】、水文化之旅、流域映像、专题策划、水的奥秘、江河美文、记忆、真视听

主管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长江三峡集团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6-6349
国内刊号:42-1786/TV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水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1.28
总发文量:2136
总被引量:1279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作者:田宗伟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一年前,在汶川地震爆发不久,人们将中国人民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表述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一年后,在汶川地震后全面重建过程中,中央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用"尊重自然"取代了"尊重科学"。

  • 灵感点亮生活:折出来的精彩

    刊期:2009年第11期

    最小体积,最大功用。一直以来,这都是人们在设计上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而在实践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方案就是折叠。

  •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作者:韩启德 刊期:2009年第11期

    准确预判新技术革命将在哪一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众多都很重要的领域,及早对人类下一次技术革命的突破点做出判断,将为我们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并能主动筹划与设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 应对危机 把握机遇 科学前瞻 创新发展

    作者:路甬祥 刊期:2009年第11期

    "科学的沉寂"至今已达60余年,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渐凸显,一些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出现。近代中国无缘以往的历次科技革命,沦为积贫积弱的的国家。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再也不能错失新的历史机遇,必须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 三峡库区能否实现山青水秀

    作者:时香丽; 于翔汉; 田宗伟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三峡库区生态如何保护,三峡库区能否实现山青水秀?在第十一届科协年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论坛和第十一届科协年会第八分会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讨会"上,专家们深入地探讨了这些问题。

  • 金鉴明院士:三峡库区必须进行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作者:金鉴明; 汪俊三 刊期:2009年第11期

    近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库区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思不断提高,但由于大型水库的修建必然会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受影响区域生态系统会反馈过来影响水库的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 魏复盛院士:对三峡地区水环境的15条建议

    作者:魏复盛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战略咨询"在中国工程院领导与有关省市政府的支持下,笔者作为该项目实施的组织者,组织数十位院士和专家深入现场调研,经过三年(2005年至2008年)的认真调查研究,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了两份阶段报告以及最终的总报告(报送稿),在分析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

  • 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影响有多大

    作者:王国庆; 张建云; 贺瑞敏; 刘翠善; 王小军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三峡水利工程将对库区气温、风速、蒸发等气象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河道两岸高山之间的数十公里范围之内,但目前还很难给出三峡水利工程对区域气候的定量影响。

  • 今日大渡河——大渡河水电开发专题报道

    刊期:2009年第11期

    千百年来,大渡河地区的人民在巍峨群山中过着几乎原生态的生活,他们居住在"云深不知处",在狭窄陡峭的山壁上种植作物、放养山羊,贫困而与世隔绝。随着水电开发的深入,大渡河地区人民正在逐渐改变着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 滔滔沫水润泽一方土地

    作者:刘启明; 谢毅 刊期:2009年第11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驱车行进于大渡河畔,方知古人所言不虚。山路起伏跌宕,两岸山壁重峦叠嶂,直插云天。我们一会潜入云端,5米外视线难及,一会驶入谷地,倾听大渡河奔腾咆哮,宛如声声怒吼,动人心魄。

  • 真情让库区移民走向新希望

    作者:刘启明; 谢毅 刊期:2009年第11期

    2007年5月27日,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最后一批外迁移民23户92人搬迁至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自2005年8月1日该库区首批外迁移民迁入成都邛崃市以来,共有190批9809户共计34901个移民安全、有序地迁至了成都、德阳、乐山、眉山、绵阳、雅安6市31个县。

  • 大渡河的绿色畅想曲

    作者:谢毅; 刘启明 刊期:2009年第11期

    四川乐山沙湾,是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的故乡。十多年前,随着铜街子水电站在这里建成,沙湾区又多了一个旅游景点。当我们顶着烈日来到铜街子电站时,库区怡人的风景使人顿感气温比市区低了许多。在长达30多公里的水电站库区内,湖面波光潋滟,水平如镜,群鸭嬉戏;两岸峰峦峭壁,悬泉飞瀑,鸟语花香。库区内数十座小岛如海螺嵌于水面,氤氲弥漫,风光明丽。

  • 大渡河激荡水电情

    作者:谢毅; 刘启明 刊期:2009年第11期

    大渡河,古称沫水,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大渡河,一条野性的河流。从"鹅毛投水见底沉"的民间俗语,到"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句;从乾隆皇帝打金川的惨烈战役,到石达开喋血安顺场的悲壮故事。无一不充满了铮铮血性。

  • 尹伟伦:双重危机下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必由之路

    作者:尹伟伦 刊期:2009年第11期

    新能源:世界未来的经济命脉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遭遇两个瓶颈问题,一个是环境恶化问题,一个是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有人说煤炭人类只可以再利用80-100年,石油只可以再利用20—30年,不管还可以利用多少年,这些资源都是没有再生能力的,肯定是越用越少的。这就是能源危机。

  • 柏丁顿:盲目发展生物燃料将致全球饥荒

    刊期:2009年第11期

    匆忙上马的生物燃料项目正在威胁全球粮食生产和数十亿人口的生活,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约翰.柏丁顿(JohnBeddington)说。英国政府的部长们曾承诺在未来数十年里大量增加生物燃料的应用,柏丁顿教授却与这些部长们的意见相左。柏丁顿认为,粮食短缺的潜在影响足以与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匹敌,但是现在成了"众所周知但却被故意忽略不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