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

中国司法杂志 部级期刊

Justice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司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10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全面依法治国论坛、厅局长论坛、法治政府建设、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专栏、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监督、普法依法治理、刑事执行、公共...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9-329X
国内刊号:11-4102/D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1
复合影响因子:0.63
总发文量:3530
总被引量:6179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4231
立即指数:0.0206
期刊他引率:0.9453
平均引文率:1.7457
  • 叶竹盛:编纂民法典当扎根中国土壤

    刊期:2016年第11期

    民法典扎根中国土壤,意味着中国民法典应指引和规范中国实践。编纂民法典在许多国家都是立法的大成之作,集多方力量,经年累月方有所成。编纂中国民法典,固然离不开一般性民法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外国民法制度、实践和理念的借鉴,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避免过度理论化的倾向。中国民法典应着眼中国,而不是一味着眼于理论和体系化。当然,民法...

  • 卞建林:扎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刊期:2016年第11期

    "以审判为中心",其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方面:强调法官在定罪科刑方面的唯一性和权威性,法治国家唯有法官有权对被告人定罪并科以刑罚;强调审判特别是庭审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建立公开、理性、对抗的平台,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在证据审查的基础上对指控进行判定,实现追究犯罪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强调法庭审理的实质意义,一切与定罪量刑有关...

  • 王利明:民法对人格尊严的保障应提到更高位置

    刊期:2016年第11期

    民法应当把人的尊严、自由的保障提到更高的位置,可以考虑把它作为一项民法的原则加以规定,因为对人格尊严的保护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人格权利的领域,它还广泛地适用于有关物权、合同等领域里面。民法里的人格权位阶过低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互联网的时代,代孕、器官移植、克隆等技术的发展,对于人格主体性的地位形成越来越多的挑战,对人的尊严...

  • 龚云飞:证人、鉴定人出庭之完善思路

    刊期:2016年第11期

    证人、鉴定人出庭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直接言词原则的切实落实。直接言词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遵从的一项刑事诉讼庭审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诉讼参与人亲自到庭参与诉讼、裁判者必须是直接接触并审查证据的主体,且法庭审理活动必须以言词形式进行,非以言词形式提出和接受审查的言词证据不产生证据法上作为裁判依据的效果...

  • 喻中: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刊期:2016年第11期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必要理性看待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的不同声音。法官、律师、学者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看法不同,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即使是一个合议庭,在二三个或五个法官之间,针对同一个案件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意见,这是一种常态。因此,针对某个特定的法律问题,法官、律师、学...

  • 徐隽:追求公正不容“留有余地”

    刊期:2016年第11期

    司法机关1%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讲就是100%的不公。"留有余地"的错误判决,给当事人带来的有可能是数年甚至更久的"铁窗生涯"。走出"公安做饭、检察端饭、法院吃饭"的怪圈,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就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让审判这一司法环节的腰杆硬起来,让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推...

  • 深入开展律师参与信访工作 服务于将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作者:赵大程 刊期:2016年第11期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对信访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有效举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 以社会保护为重点的安置帮教工作改革探索

    作者:柳玉祥 刊期:2016年第11期

    安置帮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刑满释放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以司法行政为主的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刑满释放人员融入社会、自力更生,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项工作既面临着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压力,也面临着传统...

  •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

    作者:马燕 刊期:2016年第11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着力点,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浅谈统筹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的认识、思路和方法。一、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为推动首都人...

  • 责任清单路径下的浙江法治宣传教育创新

    作者:马柏伟 刊期:2016年第11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浙江省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以责任清单抓普法,打造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 由“六五”普法经验看“七五”普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北京市民法律素质评估报告为例

    作者:王超军; 邓锦云 刊期:2016年第11期

    社会指标是一种量化的社会研究工具,是描述和评价社会整体及其各方面存在和运行状况的关键性、具有战略意义或概括性的度量(1)。通过市民调查问卷的形式,科学设置评估项目,收集整理实时数值,可以反映一定区域或一定阶段普法工作状况,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一、北京市民法律素质评估项目背景及概况(一)项目背景和目的自2011年起,北京...

  •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西省为例

    作者:江西省司法厅课题组 刊期:2016年第11期

    我国法律顾问制度是随着法治建设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的具体行动。一、江西省法律顾问制度的现状及问题(一)法律顾问制度的现状1.推进党...

  • 关于“一带一路”法制建设和法律风险防范的思考

    作者:北京市律师协会外事委员会课题组 刊期:2016年第11期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者,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需要进行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同时,也需要通过和沿线各国的交流合作,共同防范因"设施联通"而带来的国际恐怖主义输入风险及其他国际刑事犯罪风险等。

  • 新《行政诉讼法》背景下司法行政机关败诉风险控制探析——以2006~2016年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为样本

    作者:叶建丰; 江传堤 刊期:2016年第11期

    2015年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研究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6~2016年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数据(1)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查找司法行政机关在败诉案件中实体和程序失范行为,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依法行政有所裨益。

  •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法律援助工作研究

    作者:王晓光 刊期:2016年第11期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借鉴供给侧改革理论,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总结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走过的历程,研究探讨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一、法律援助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法律援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一样,都存在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法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