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a Entrepreneur

杂志简介:《中国企业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69/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观察家、封面故事、木兰论坛、商业故事

主管单位:经济日报社
主办单位:经济日报社
国际刊号:1003-5087
国内刊号:11-1269/F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512
总被引量:1509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92
期刊他引率:1
  • 关注江浙企业的“走出去”困境

    作者:牛文文 刊期:2005年第12期

    “国际化是个只有少数大企业关心的问题”,这种看法在纺织品贸易争端以前也许还有其道理。现在,一个最具本土特色同时又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家群落——江浙企业的国际化困境,因为眼前这场“世纪贸易战”,开始凸显在国人面前。

  • 把《中国企业家》当作兵书

    作者:李大飞 刊期:2005年第12期

    古人说,熟读兵书方能上阵打仗。而现实中,我读《中国企业家》杂志,是把贵刊所有的内容,包括案例,企业家的经营运作以及老总们的生活方式都当成兵书来研读,这些内容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虽然对最核心内幕,实际背景,可能不甚涉及,但《中国企业家》超码给了我们一些思考,给了我们一些体会。

  • 断占5-10年后由海外少帅接班似乎操之过急

    作者:李树华 刊期:2005年第12期

    “五年到十年后,中国企业的海外领军人物会集体性地执掌总部大权。”虽然《中国企业家》是借金蝶,用友前副总裁吴强,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朴智咨询副总裁罗畅之口,但信都明白,其实这正是贵刊的判断。

  • 《追寻海外少帅》

    作者:阿巫 刊期:2005年第12期

    读《中国企业家》越久.就越能体会这本杂志的定位。感觉《中国企业家》一直有一种终极关怀——关心中国企业的成长.并且有意识地引导中国的企业家关注应该关注的话题。本期封面文章中“80年代是国有企业分化的十年.90年代是国有和民营企业分化的十年.2010年开始,就到了围绕国际化能力分化的十年,

  • 商业中的赌性

    刊期:2005年第12期

    通过贵刊文章的介绍,看起来东盛药业的整体做得还不错,同时我得到一个感受,那就是,商业中其实是含有赌性的。

  • 向国产手机厂商建一言

    作者:小陈 刊期:2005年第12期

    贵刊的这篇文章,记者写得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假如中国有100个波导”的话被厂家说得太过。现在,国内常见的外国品牌也就十几个,可国产品牌却已经有几十个了,不知道这算是群英荟萃还是乌合之众。

  • 上任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三大保险集团高层换血;TCL通信更换掌门人;创维调整高管团队;交行更换独立董事;东风雪铁龙更换商务部副总。

  • 声音

    刊期:2005年第12期

  • 意外官司

    刊期:2005年第12期

    陈久霖及中国航油高管被捕;前大字总裁回国。

  • 离职

    刊期:2005年第12期

    华晨汽车董事长辞职;浏阳花炮众高层辞职;鞍钢新轧更换总经理;南京菲亚特总经理退休;“方便面之父”退休;保险“教皇”挥别保险帝国。

  • 神华受冷遇的信号

    作者:陆新之 刊期:2005年第12期

    六月中将在香港挂牌的神华能源所获得的超额认购率比2004年中国股市上出现的最低点还要低,一些西方媒体就此大胆宣称中国概念公司IPO已不再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追捧,但这种看法显然有点绝对了,几乎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以较少融资额19亿美元上市,在香港继续较快获得超额的认购。

  • 上证指数1000点祭

    作者: 刊期:2005年第12期

    最近,一位朋友把MSN名字改成了“2005年6月6日11点4分4秒”,以纪念上证指数跌到998点,再创8年新低。四年前许小年的“千点论”终归得到证实。据报载,当时不少营业部的散户大厅响起了掌声、欢呼声。4年前的6月14日,上证指数达到2245点的顶峰,至今已跌去50%以上。股价涨跌原本正常,但深沪股市的走势引起很大的争议。由于多数争论没有抓住...

  • “新生”故事能在中国重演吗?

    作者:丁伟文 刊期:2005年第12期

    看着今年三菱和日联银行合并成全球资产最大的银行集团(1.8万亿美元),新桥投资(Newbridge Capital)的单伟建也许遗憾和庆幸参半。遗憾的是,他未能再像投资韩国第一银行以及中国的深圳发展银行那样“创造历史”,庆幸的是,日本复杂而沉疴的金融改革并不欢迎外来者,其在政经媾和的力量下合并成的三大银行集团:三菱一日联、瑞穗、三井住友,整...

  • T&A解散的启示

    作者:罗清启 刊期:2005年第12期

    最近,中国与法国电子业的大型并购组合“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T&A)出现了比较大的经营困境而不得不解散,这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这类并购组合未来运营前景的担忧。笔者认为中国企业要盘活像阿尔卡特这类企业的难度之大难以想像。

  • “假期权”如何变“真激励”?

    作者:杜亮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一个可能让国有企业家群体再次产生躁动的文件正在酝酿之中。这个文件与不久前刚刚出台的给他们带来的郁闷“叫停大型国企MBO”的办法相比,应该算是一个利好。它就是国资委正在制定的《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办法》。从字面上理解,“办法”所谓的股权激励可能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个是管理层持股,另一个是股票期权。但就其针对“境外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