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Policy Review

杂志简介:《中国经济报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82/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专题、全局与战略、宏观经济、产业与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与区域、世界经济

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经济年鉴社
国际刊号:1673-3738
国内刊号:11-5382/F
全年订价:¥ 688.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93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3528
总被引量:2911
H指数:18
立即指数:0.0112
期刊他引率:1
  • 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前高后低”

    作者:余斌 刊期:2010年第01期

    准确预测经济数据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2008年底,我们预测的2009年经济指标,与实际结果偏差非常大。比如出口,我们曾经预测2009年比2008年增长8%左右,但实际情况是2009年全年出口下降16%。另外,当时预测2009年的CPI应该在3%以内,但2009年全年几乎都处在通缩的状态。

  • 城市化——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作者:王建 刊期:2010年第01期

    次贷危机的爆发中断了新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也把中国经济推出了原有增长轨道,由于全球化的修复将会需要较长时间,如果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 《财富》主编安迪首次接受中国媒体专访——中美关系与谷歌事件

    作者:孙超 刊期:2010年第01期

    《纽约客》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亚加亚有荷马,西班牙内战有海明威,美国加州有海滩男孩,我们亢奋的股票市场有自己的诗人歌手”。

  • 113个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初评

    刊期:2010年第01期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完善中国环境治理机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际经验表明,扩大环境信息的公开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更为系统地评估各地政府部门对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同时也为了明确信息公开元年的基准线,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共同开发了...

  • 环境信息公开的国际经验

    刊期:2010年第01期

    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针对政府披露与企业环境绩效有关的信息的表现进行评估。事实证明,信息披露在大幅削减污染方面卓有成效,且成本低廉,还能够减轻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负担。利用环境信息公开削减污染能够产生多重效果,包括促使企业自我改善,加强其他利益相关方(如地方社区、民间社会、投资者、购买者和消费者)的监督。

  •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金亮 刊期:2010年第01期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概念,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消费也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一些名词,但是,一具体到自己,许多人会有点茫然: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 充分发挥科技在节能减排中的关键性作用

    作者:胥和平 刊期:2010年第01期

    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是提高经济体系的技术素质 十七大特别强调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最热门、最严峻的话题。对此问题可以给予多方面的讨论。我想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的背后是生产体系的技术结构和技术素质问题。

  • 碳税开征建议:2012年10元/吨CO2

    作者:苏明; 傅志华; 许文; 李欣; 王志刚; 梁强 刊期:2010年第01期

    我国现阶段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可确定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CO2。 建议将碳税的征税环节设在生产环节。具体来看:对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由资源开采企业缴纳;对于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由石油的精炼、加工企业缴纳。 对于个人生活使用的煤炭和天然气排放的CO2,暂不征税。 碳税开征税率的初步选...

  • 为什么要发展“绿色基金”?

    作者:龙黎明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一、“绿色基金”的形成与发展 绿色产业基金,专指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事业发展的公司股票的共同基金。绿色基金的投资理念是:环境保护与金融投资的目标融合,绿色基金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在一起。它不是追求纯粹物质利益的最大化...

  • 推进碳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

    作者:王增武; 袁增霆 刊期:2010年第01期

    全球气候变暖的信号已经持续数十年,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8年11月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1990年的首次评估报告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同年,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的谈判,目的在于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

  • 中国要引导和实现“低碳消费”

    作者:张勇 刊期:2010年第01期

    2004年以来,关于“低碳经济”的讨论不断升温,短短五六年时间,便已成为八国峰会、G20、联合国大会等国际首脑会议核心议题之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苦而喻。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当前面临的已不仅仅是如何顺应这一国际潮流的问题,而是怎样通过切实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生产领域要加快淘汰高...

  •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低碳经济形势

    作者:庄贵阳; 张磊 刊期:2010年第01期

    备受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已曲终人散,此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对全世界做了一次应对气候变化的总动员。气候变化博弈的实质是排放权与发展权的争夺,谈判的结果会对世界各国在维护气候安全背景下的发展模式进行制约或重新定义。虽然谈判各方没有就关键问题做出妥协,大会只通过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但哥本哈根会议却是全球范围积...

  • 全球治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模式

    作者:陈小洪 刊期:2010年第01期

    哥本哈根没有产生有法律约束意义的成果。国际上有舆论因此指责中国,因为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反对某些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无理要求,同时承诺本国的减排目标和义务。根据会前各方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中的。那么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去参加,并在一个可能无结果的会议上将会讲什么,就成了当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作者:周宏春 刊期:2010年第01期

    “低碳经济”发端于能源战略,目的在于应对气候变化,并成为一系列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研究报告的主题,也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议题和舆论焦点。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以来,已被“巴厘路线图”所采用;联合固开发署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转变传统...

  • 美国立法促低碳变革

    作者:庄琪 刊期:2010年第01期

    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正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而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国际合作,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应尽的责任。为了详细了解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中国经济报告》日前专访了美国驻华使馆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