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Tea

杂志简介:《中国茶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117/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综述、统计数据、试验研究、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150
国内刊号:33-1117/S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发文量:2474
总被引量:9888
H指数:29
立即指数:0.023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248
  • 茶的杀菌和抗病毒功效

    作者:陈宗懋 刊期:2009年第09期

    茶是人们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饮品。除了具有许多可以预防人体疾病的作用,甚至具有一定疗效外,茶还具有杀菌、抗病毒的功效。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许多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在早期的医书中有许多关于用复方配成的治疗痢疾和霍乱的方剂。本文对茶叶的杀菌和抗病毒效果和机理作一简单介绍。

  • 有机茶生产与认证(九)

    刊期:2009年第09期

    各种饼肥也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用吗? 国家注册有机产品认证高级检查员沈星荣答(下同):饼肥也称油饼,种类很多,有大豆饼、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向日葵饼、胡麻饼、茶籽病、桐籽饼、棉籽饼等,如大豆饼含氮(N)高达70g/kg,其他几种饼肥也达到30~60g/kg,是茶园的好肥料。广大茶区各种饼肥施用十分广泛,效果也十分好,

  • 茶色素的提取制备技术

    作者:张建勇; 江和源; 崔宏春; 尧渝 刊期:2009年第09期

    介绍了茶色素提取制备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以及新技术在茶色素提取制备中的应用,可为开发利用茶色素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 茶叶香型及特征物质研究进展(续)

    作者:袁海波; 尹军峰; 叶国注; 许勇泉; 汪芳 刊期:2009年第09期

    3.四大茶类的特征性香气物质 茶叶香气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茶类、不同产地的茶叶均具有各自独特的香气。如红茶的鲜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花香等。任何一种茶类所特有的香气是其所含芳香物质的综合表现,与茶类的特定品种、栽培技术、采摘质量、加工工艺及贮藏等因素密不可分。茶树品种对香气品质具有显著的影响,是决定香气物质...

  • 浙江茶叶产业60年回顾

    作者:罗列万 刊期:2009年第09期

    浙江茶叶从发现利用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唐代兴盛、宋代繁荣、元明技术进步等兴旺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清朝与民国的衰落时期。然而,令人欣喜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茶业这一传统产业创造了新的辉煌1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为17.4万hm^2,产量达16.2万t,产值达65.9亿元,出口16.7万t;比1949年的2万hm^2,0.66万t、0....

  • 开拓和保护出口茶叶名牌产品的效益

    作者:汪玲平 刊期:2009年第09期

    中国茶因名山而远扬,山又因名茶而增色,颇多佳话。但提起世界名茶品牌,我们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叶品牌。品牌是一种公信力,也是一种软实力,品牌的效益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千万不可小视。与中国茶业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不产茶,但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立顿茶年产值相当于中国茶业年产值的7成,这样的事实让人深思。

  • 不完全信息下茶叶生产者的销售博弈分析

    作者:陈东灵 刊期:2009年第09期

    茶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我国茶叶生产者的困境,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茶叶生产者的销售行为,并提出走出去、引进来及提升茶叶价值的建议。

  • 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张春; 黄伙水 刊期:2009年第09期

    日常检测或校准工作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的问题。参考实验室内部《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检验方法》,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含量,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探讨,以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质量,确定结果的可信程度。

  • 云南大围山野生茶树资源考察

    作者:蒋会兵; 王平盛; 虞富莲; 何青元 刊期:2009年第09期

    对云南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进行了考察,发现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在海拔1600~2100m地区,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出现子房有毛或无毛、花柱5裂或3裂、花朵大、花瓣数多、果实大、果皮厚、果皮紫红色或绿色等特征。文章具体阐述了大围山1号野茶、2号野茶、3号野茶和4号野茶的形态特征。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张氏肝细胞DNA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秀华; 张丹; 杨足君; 任正隆 刊期:2009年第09期

    采用MTT法、Comet assay(彗星实验)和RT—PCR法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DNA损伤剂卡莫司汀作用后张氏肝细胞的DNA损伤及相关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能阻止卡莫司汀所致张氏肝细胞的生长抑制,卡莫司汀单用对张氏肝细胞的IC50为43.31μg/mL,当用25μg/mL和50μg/mL的EGCG与卡莫司汀联用时,对张氏肝细胞的IC50...

  • 福建乌龙茶生产技术创新(续)

    作者:孙威江; 陈志丹; 董青华 刊期:2009年第09期

    5.干燥新工艺 乌龙茶干燥新技术掌握“低温、通气、薄摊”的原则。低温干燥有利于保持乌龙茶砂绿的色泽和高锐的香气;在乌龙茶干燥初期,应将烘箱的门半开,以利于通气,使烘箱内的水汽得以排出;干燥时茶叶的摊放不宜过厚,以保证均匀干燥,避免闷烘。一般优质茶用70℃,低档茶要去苦涩味,温度高一些,约80℃。前30min开箱让热风与冷风对流...

  • 有机茶园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作者:梅献山; 韩宝瑜 刊期:2009年第09期

    浙江省丽水茶区常发害虫有20~30种,以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 Watt、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a Voss)、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和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为害较重...

  • 茶树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作者:朱裕忠; 张春晓 刊期:2009年第09期

    “碧螺春”是我国著名的绿茶,原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因香气高而持久,俗名“吓煞人香”,后康熙皇帝赐名“碧螺春”。现洞庭山有产制“碧螺春”茶园面积3万亩,产量310余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档茶、明前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作为老茶区的洞庭山同样存在着品种混杂、采摘期晚等问题,高档茶、明前茶的产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4...

  • 唐代西南、江南地区茶叶地理分布特征比较

    作者:刘昌俊; 郑玉萍 刊期:2009年第09期

    我国自原始社会就开始采集和利用茶叶,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之说。据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出有芳药香茗。”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利用茶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西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的发祥地,三国时期,茶进一步在江南地区推广,当时东吴的上层社会已经在饮茶了。《三国志》卷65《吴书二十·...

  • 苏杭茶事比较

    作者:李荣林 刊期:2009年第09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个城市好有一番PK的。太湖滋养了苏州,园林是苏州文化的核心,而毫无疑问钱江之水哺育了杭州,西湖是杭州文化的灵魂。这两个城市依靠运河的千年流淌气息相通,文脉相连,又依靠江湖之水的滋养孕育成繁华之都,算起来苏州筑城的历史要比杭州更早,苏州春秋之时就已建成吴国之都,杭州成为越国之城则是战国后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