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09/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实践(特稿)、女性与法律、性别与家庭、性别与传播、女性文学与文化、妇女与历史、思政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国际刊号:1007-3698
国内刊号:11-3809/B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39
总发文量:1481
总被引量:4649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059
期刊他引率:1
  • 主持人语

    刊期:2017年第03期

  • 城镇女性二孩生育与就业典型相关分析

    作者:杨慧; 白黎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为探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城镇20—44岁已生育一个孩子的职业女性二孩生育和就业的相互关系,呈现部分职业女性不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在城镇职业女性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条件下,生育对减少收入的影响最大,对减少培训、提拔晋升与就业机会的影响次之,另有1/5的被访者为了工作而延迟二孩生...

  • 怀孕歧视现实亟待专门法律的规制

    作者:刘明辉; 郭永红 刊期:2017年第03期

    运用文献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职场怀孕歧视现象后,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出现了规避法律的新“招数”——降低业绩评估等级而暂时不降薪,诱导孕妇辞职。而对于这种怀孕歧视行为的认定与规制以及针对怀孕歧视的推定解雇,当前我国的法律尚存在漏洞,而且其学术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针对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怀孕...

  • 完善生育医疗保险待遇制度研究

    作者:唐芳 刊期:2017年第03期

    我国生育医疗保险待遇采取总额控制、定额制和限额制支付标准,与女性生育实际医疗费用支出差距较大,导致女性自行承担大部分生育医疗费用,不利于女性生育健康权的实现,与生育保险制度价值理念不符,也难以促进我国“全面二孩”人口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彰显生育社会价值,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管理体制下,我国有...

  • 女子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

    作者:张香忖; 石海玉; 宋立新 刊期:2017年第03期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女子院校是专门为女性提供高等教育的特殊的教育机构,女子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特色,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演进发展的规律性。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探析女子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和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对培养女性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女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缺失的四维因素剖析及对策

    作者:谢秀珍 刊期:2017年第03期

    女大学生认知特点与情绪特点的独特性、高校教育模式的僵化和教育内容的缺位、家庭教育观念的固化和教育方式的错位,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信息传媒的影响,四者构成了女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缺失的主要因素。开展系统、科学的生命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当前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

  • 社会融合对农民工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

    作者:任义科; 郭玮奇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城镇化背景下,社会融合对农民工社会性别意识具有深刻影响。利用2014年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对传统分工、有酬劳动、无酬劳动和生育决策方面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有利于农民工在生育决策方面形成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心理融合有助于促进传统分工方面的性别平等。但对女性农民工而言,经济...

  • 去“性别化”的社会主义性别建构:基于仫佬族婚姻形式变迁的思考

    作者:谢秋慧; 罗树杰 刊期:2017年第03期

    通过深入调查仫佬族聚居村落,在获得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社会性别作为研究视角,梳理出仫佬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入赘婚”、“嫁娶婚”、“两头走”的婚姻形式。同时探究不同婚姻形式下仫佬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话语权等,展现当下仫佬族两性的性别建构,预测出两性和谐平等观念的植入以及去“性别化”的社会主义性别建构更能促进...

  •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意愿研究综述——基于数量、性别和时间三个维度

    作者:田文静; 罗阳 刊期:2017年第03期

    从数量、性别和时间三个维度,在空间上分为全国性调查研究和地方性调查研究两大模块,在时间上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对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意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在意愿生育数量上,中国人群的意愿生育数量在1.6—1.9个的范围上下波动,大城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理想子女数的均值依次递增;在意愿生育性别上,性别数量双偏好(儿女双全)和...

  • 谁想要生二孩?——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

    作者:王淑娉 刊期:2017年第03期

    自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现大幅度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是妇女不愿意生育二胎。通过对高校女教师的调查,发现最想要二胎的是夫妻双方的父母,影响教师不愿要二胎的主要原因是:家务劳动负担过重、社会医疗保健和托幼服务不足以及教育成本过高等。对此,建议尊重妇女的选择,完善生育相关配...

  • 性别反串的再流行:从“朱碧石”走红说起

    作者:代黎明; 王蕾 刊期:2017年第03期

    2016年,一夜走红的“朱碧石”成为当下性别反串表演最为典型的角色之一。通过回顾“朱碧石”的走红历程,探析其走红背后的社会因素,反思其对性别观念和认知的影响,进一步认知性别反串表演的现状与趋势。性别反串表演本质是一种跨界行为,其流行背后是群体对于越界快感和思想解放的诉求。性别反串表演在模糊性别边界的同时,加固性别边界;在模糊美...

  • 沈从文小说对民间文化资源之利用及女性形象塑造之贡献

    作者:李莉 刊期:2017年第03期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肯定女性才貌、智慧、品德和贡献用力最勤、成果最多的作家。他塑造女性形象,总是将其置设于广阔的民间社会语境中,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具体的人和事,在生命的流动中展示女性的身心状态和精神风貌。他笔下各色各样的城乡女子,为女性画廊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构筑了沈从文小说鲜明的美学特色...

  •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以“童心”铸就的“纯真”美者

    作者:陈娇华 刊期:2017年第03期

    沈从文以仁爱之心和赤子情怀主要铸塑了纯真的少女、赤诚的妓女和良善的妇人等三类“纯真”女性形象,她们承载着作者的理想之梦,寄寓着他独特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是其自身人格和性情的艺术呈现。这些女性形象发散出一种素朴、纯真的人性美光泽,给读者带来一种别样的审美感受,但与当时现实女性的生存境遇存在一定距离,她们更多是承载了作者的审美...

  • 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现状及启示

    作者:陶冶 刊期:2017年第03期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专门领域,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通过结构化文献综述发现,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动机是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主题。已有文献从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捐赠情况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国女性慈善的现状。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包括女性在家庭慈善决策中的作...

  • 法律精英“她世界”的困境与反思——以美国女性法官职业现状考察为中心

    作者:夏燕; 孙爽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曾是法律精英典型象征的女性在现代法律社会遭遇截然不同的命运。通过考察美国女性法官职业现状可知,司法“金字塔”男女失衡,法律精英“她世界”困境重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性别观念将法律精英视为男性,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固定范式,社会性别理论虽然阐释了法律精英“她世界”困境产生的原因,却掩盖了女性大规模进入公共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