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染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简介:《中华传染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6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基础论著 、论著摘要、临床经验、病例报告、综述、消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1000-6680
国内刊号:31-1365/R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8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2385
总被引量:19130
H指数:62
引用半衰期:4.5253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568
平均引文率:17.1053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激酶R的功能区域研究

    作者:颜学兵; 陈智; Delphine; BOUCREUX; Nicole; PAVIO; Christian; BRECHOT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并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病毒株:癌中心株(BT)、癌旁珠(BNT)、HCV-J及BT不同截短片段谷胱甘肽(GST)-核心融合蛋白;寻找核心蛋白(Core)与蛋白激酶R(PKR)相互作用区域,探讨它们在HCV持续感染及细胞癌(H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不同片段HCV核心蛋白基因,并将7个不同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诱导...

  • HepG2.2.15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定量检测

    作者:赵克开; 缪晓辉; 徐文胜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消化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2.15细胞,取1×106个细胞用小量质粒抽提试剂盒抽提细胞内的cccDNA,抽提产物用绿豆核酸酶酶切纯化,所得酶切产物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选择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用对数生长期前的细胞培养上清液、4份HBV DNA阳性和2份HBV DNA阴性的慢性乙型...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和基本核启动子联合突变的意义

    作者:雷春亮; 彭晓谋; 顾琳; 陈雪娟; 杨湛; 唐小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区G1896A突变和基本核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以及两者的联合突变对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40份HBeAg阴性、60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40份阴性对照血清,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CD-PCR)检测G1896A突变及A1762T/G1764A双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 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对比

    作者:蒋业贵; 王宇明; 毛青; 李奇芬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相容性细胞抗原(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EB病毒(EBV)体外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系(LCL);应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LCL分泌TNF的细胞毒活性.结果HLA-DRB1*0301、HLA-DQA1*0501、HLA-DQB1*030阳性组LCL分泌TNF的活性明显低于阴性组(t1=2.944,t...

  • 复方甘草酸苷对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杨宝山; 马英骥; 陈立艳; 毕蔓茹; 王岩; 高峰; 王福祥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SNMC)对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L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腹腔注射构建肝功能衰竭的小鼠模型,同时用SNMC对治疗组小鼠进行保护,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肝功能、各种炎症因子及肝脏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原位凋亡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

  • 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

    作者:芦桂青; 程浩; 张行; 沈建根; 岑建萍; 叶俊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DC)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探讨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联反应(PCR)鉴定尖锐湿疣病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 DNA和HPV11 DNA.人脐带血和外周血分离培养10 d的DC分别用尖锐湿疣病损组织和健康儿童包皮组织粗提蛋白刺激2次.另设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

  • 331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

    作者:朱芹; 尚世强; 华春珍; 李建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株的耐药性及青霉素耐药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E test法测定菌株对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以盒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指纹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临床分离得到肺炎链球菌331株,E test法测得55株(16....

  • HBsAg负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分子的变化

    作者:童华生; 张一; 袁铿; 胡银英; 袁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感染后,树突状细胞(DCs)抗原提呈功能下降,表现为成熟障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不同程度下调,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减弱[1-5].由于DCs不能有效地提呈抗原,无法激活正免疫应答,这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有关.

  • 拉米夫定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动态观察

    作者:张春平; 杜琼; 钟亚玲 刊期:2005年第01期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抗病毒机制是抑制HBV多聚酶的逆转录酶活性,有效阻止病毒核酸的复制合成,但它不能清除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多聚酶具有逆转录酶、DNA聚合酶、RNA酶H的活性,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HBV多聚酶有A到E共5个活性部位,位于多聚酶结构域C的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

  •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疫苗接种者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闻炜; 姚鹏; 胡大荣 刊期:2005年第01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机体可激发一系列针对HBV抗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1].为进一步了解HBV感染后体液和细胞免疫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及HBV清除中的作用和HBV感染致病过程,更好地了解HBV感染后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和HBV感染的慢性化评估,我们对急慢性HBV感染的患者及疫苗接种者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 重型肝炎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作者:张文中; 崔世昌; 王景泉; 郎振为; 朱仁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发病.一氧化氮(NO)由一氧化氮合酶(i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理病理作用,受到广泛重视.我们检测了重型肝炎肝组织中诱导型iNOS的分布,以期了解NO和重型肝炎的关系.

  • 新生儿单个核细胞表达CCR5受体及C-C趋化因子能力的观察

    作者:郑煜煌; 吴桐春; 刘海周; 周华英; 张春迎; 丁佩佩; 邹文; 李惠 刊期:2005年第01期

    研究影响新生儿对HIV-1感染的免疫特点对减少儿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阻断HIV-1母婴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亚型的HIV-1,在病程早期主要利用CCR5趋化因子受体入侵靶细胞,而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的3种C-C趋化因子:受激活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MIP-1β,可抑...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脑出血、肺出血一例

    作者:何敏; 何伟; 李君熹 刊期: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67岁.因"发热伴头痛、腰痛1周、少尿3 d"于2004年2月5日入院,入院时尿量200~300ml/24 h.体检:体温38.2℃,脉搏88次/min,血压90/60 mm Hg(1mm Hg=0.133kPa).双腋下可见散在瘀点,眼睑、球结膜水肿,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

  • 莱姆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一例

    作者:卢洪洲; 黄志基; 陈明泉; 潘孝彰; 翁心华; 曹天高 刊期: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热5个月"入院.5个月前,患者曾进入云南原始森林,被虫咬.当时局部有一枚皮疹,约黄豆大小,红色,不痒,轻压痛.3 d后皮疹消退,出现发热.开始体温38℃左右,呈间歇性.随病情发展,体温逐渐升高,最高体温超过39℃,呈稽留热,伴干咳.2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于当地医院行腰穿检查,压力高(60滴/min).第1次脑脊液检查:...

  • 牛链球菌脑膜炎一例

    作者:黄仁刚; 唐荣珍; 江南 刊期: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24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 d"入院,既往无中耳炎、副鼻窦炎、慢性肠炎、糖尿病、慢性肝病及心脏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8.4℃,神清,欠合作,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两侧瞳孔等大约0.2 cm,光反射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