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Oils and Fats

杂志简介:《中国油脂》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99/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论述、油脂加工、油脂化学、油脂化工、油料蛋白、油脂安全、油料资源、应用研究、生产实践、检测分析、广告·微论、广告·书评

主管单位: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3-7969
国内刊号:61-1099/TS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0.91
总发文量:3876
总被引量:35171
H指数:58
引用半衰期:4.6126
立即指数:0.0719
期刊他引率:0.8283
平均引文率:6.8156
  • 油茶籽储存时间对水酶法提油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宗成; 王珊; 陈丹; 李治章; 罗小芳 刊期:2018年第11期

    以pH 5. 0、料液比1∶5、α-淀粉酶用量1%、纤维素酶用量1%、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0℃为基本条件,研究了油茶籽储存时间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提取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时间对油茶籽油提取率及油茶籽油品质影响显著,建议油茶籽在储存时间1~3个月内处理,其中使用储存时间为1个月左右的油茶籽最佳,油茶籽油提取率为91. 6%;所制备的油茶...

  • 酸热法提取山葡萄籽油工艺优化及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

    作者:吕慧威; 郭航; 吴秋燕; 王艳丹; 纪熠男; 宋金朔 刊期:2018年第11期

    对酸热法提取山葡萄籽油工艺进行优化。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盐酸浓度、料液比、酸热时间、酸热温度和浸提时间对山葡萄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盐酸浓度4. 09 mol/L、酸热时间59. 37min、酸热温度75. 85℃、浸提时间1. 99 h,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26. 005%;...

  • 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鹏; 张桂雨; 陈永军; 李龙成 刊期:2018年第11期

    以在超级脱胶结合白土预脱色-复脱色以及双塔脱臭脱酸工艺生产线上取样的玉米毛油、脱胶油、脱蜡油、脱色油、脱臭油为研究对象,对其游离脂肪酸、磷、金属离子、色素、生育酚含量及过氧化值进行测定,考察精炼工艺对玉米油微量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塔脱臭脱酸工艺可以明显降低玉米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超级脱胶工艺可去除玉米油中约95%的...

  • 煎炸棕榈油的理化性质及其中的极性组分对HepG2细胞的影响

    作者:程亚军; 刘滢; 曹培让; 刘元法 刊期:2018年第11期

    研究棕榈油在高温煎炸过程中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从煎炸50 h油样中提取的极性组分对HepG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茴香胺值均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碘值、氧化稳定性指数逐渐降低,且极性组分含量在煎炸过程中持续增加,在煎炸45 h时已超过25%; MTT实验结果显示,极性组分处理HepG2细...

  • 模拟家庭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衰减的研究

    作者:杨胜楠; 李祥; 王慧; 闫勇; 程静; 王浩 刊期:2018年第11期

    为研究家庭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衰减情况,将5种花生油模拟家庭存储方式存储6周,测定其在存储期内酸值、过氧化值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采用HS-SPME-GC/MS进行风味成分含量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存储时间延长,5种花生油酸值没有明显变化,且始终低于国标限值;过氧化值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5种花生油...

  • 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作者:王寒; 罗庆华; 魏梦雅; 王建文 刊期:2018年第11期

    以过氧化值与保存率为指标,考察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化可以延长大鲵油的保存期限,大鲵油微胶囊过氧化值在25℃时高于4℃时,在有氧条件下高于无氧条件下,光照条件下高于无光照条件下;此外,大鲵油微胶囊中油脂、DHA、EPA保存率为4℃高于25℃,无氧状态高于有氧状态,无光照条件高于光照条件。大鲵油微胶囊宜在低温、真...

  • 制备芝麻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筛选

    作者:芦鑫; 姜梦楠; 张丽霞; 孙强; 宋国辉; 黄纪念 刊期:2018年第11期

    研究了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2709和Alcalase蛋白酶分别酶解芝麻蛋白制备芝麻抗氧化肽,测定多肽产率、水解度并评价抗氧化活性,以多肽产率和抗氧化活性为参数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酶解物进行排序,确定适宜制备芝麻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结果表明:蛋白酶品种差异会显著影响芝麻抗氧化肽的制备效果;在加酶量相...

  • 蛋白质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研究进展

    作者:宋莲军; 余留印; 黄现青; 乔明武; 赵秋艳; 张平安; 李宁 刊期:2018年第11期

    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可提高其功能性质,介绍了蛋白质通过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修饰的优点,综述了其反应机制、糖基化蛋白主要功能性质变化及结构变化,并讨论了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的发展前景。

  • 不同制备方法对米糠油品质影响及米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作者:肖竹钱; 赵优萍; 范煜; 姚刚; 沙如意; 蔡成岗; 毛建卫 刊期:2018年第11期

    米糠油制备工艺中,温度控制对米糠油中功能性活性组分的保留至关重要。以米糠为原料,分别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螺旋压榨法和液压压榨法制备米糠油,分析了制备方法对米糠油中功能性组分含量的影响,比较了液压米糠油与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米糠油含有的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二十碳烯酸、...

  • 小桐子油气相催化裂化制备生物基燃油的试验研究

    作者:崔君君; 苏有勇; 王朝玮; 徐天宇; 孙浩伟 刊期:2018年第11期

    以小桐子油为原料、HY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实验室自制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开展油脂气相催化裂化的研究,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及质量空速对小桐子油气相催化裂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50 g、催化剂15 g时,气相催化裂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75℃,质量空速6. 99 h-1。在最佳条件下,小桐子油的转化率为54. 36%,液体产物的酸值(KOH)为14. 06 mg/g...

  • 脂肪酸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程瑾; 李澜鹏; 罗中; 曹长海 刊期:2018年第11期

    脂肪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量大,混合脂肪酸的分离提纯技术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肪酸分离技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高速逆流色谱法、分子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脂肪酶辅助法等新型分离技术,同时比较了各种分离技术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 餐饮废油脂亚临界水解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法香; 孔永平; 张环平 刊期:2018年第11期

    对餐饮废油脂在亚临界水中的水解反应及其动力学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水油体积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油体积比3∶1、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 h条件下,餐饮废油脂水解为脂肪酸的转化率高达98. 3%。根据二级动力学方程对本试验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出餐饮废油脂在亚临界水中的反应活化能为35. 47 kJ/mol。

  • 吸附法脱除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研究

    作者:刘玉兰; 任我行; 马宇翔; 王风艳; 王满意; 黄会娜 刊期:2018年第11期

    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了吸附剂种类、添加量对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的脱除效果和吸附剂种类、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大豆油中缩水甘油酯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附剂对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的脱除效果依次为H-1号活性炭〉活性白土〉 H-2号活性炭〉普通活性炭〉凹凸棒土,所有吸附剂对3-氯丙醇酯的脱除率均较低,脱除效果相对较好的H-...

  • 基于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压榨油茶籽油与浸出油茶籽油的研究

    作者:王泽富; 吴雪辉 刊期:2018年第11期

    为规范油茶籽油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压榨油茶籽油和浸出油茶籽油的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大量压榨油茶籽油和浸出油茶籽油样品进行扫描,提取特征波段数据,运用Savitzky-Golay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一阶导数(FD)和二阶导数(SD)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结合偏最小二乘法(...

  • 不同制油工艺及去除红衣对花生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作者:张东; 李秀娟; 李晓宁; 薛雅琳; 王雅朦; 郭咪咪; 朱琳 刊期:2018年第11期

    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黄曲霉毒素迁移的影响以及去除红衣对花生黄曲霉毒素削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浸提法制取花生油时,约3%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B2(AFB2)迁移至油中,而剩下的97%迁移至粕中;采用水酶法制取花生油过程中,约10%的AFB1、0. 1%的AFB2迁移至油中,AFB1、AFB2分别有69. 25%、77. 70%迁移至液相中;采用压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