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a Medical Herald

杂志简介:《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539/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报道、论著、基础医学、综述、医药教育、临床研究、麻醉与疼痛、中医中药、影像与介入、护理研究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3-7210
国内刊号:11-5539/R
全年订价:¥ 984.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
复合影响因子:2.41
总发文量:25318
总被引量:169269
H指数:68
引用半衰期:4.6234
立即指数:0.094
期刊他引率:0.7099
平均引文率:3.9901
  • 向国际一流看齐,打造过硬的质量管理体系——访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质量管理处处长张河战

    作者:王霞 刊期:2015年第16期

    长期以来,各级检验检测机构在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作为部级的检验检测机构.起着行业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中检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直属的事业单位,依法从事食品、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制品的检验工作。

  • 纳秒脉冲电场消融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贵林; 陈璐艳; 陈新华; 温浩; 陈新梅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纳秒脉冲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的治疗效果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纳秒脉冲电消融乳腺癌细胞及荷瘤小鼠后,检测接受纳秒脉冲治疗(实验组)及未接受纳秒脉冲治疗(对照组)的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指标,观察肿瘤的体积、生长形态及速度等的变化。结果纳秒脉冲在体外可以显著降低细胞活性,诱导细胞凋亡,表现为实验组...

  • 单细胞聚团拟胚体形成诱导人多能干细胞造血分化的技术优化

    作者:徐鉴城; 段永娟; 孙仪; 杨洋; 胡晓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优化利用单细胞聚团拟胚体(Spin-EB)培养诱导人多能干细胞造血分化的方式。方法采用AggreWellTM800及v-96孔板两种培养板形成Spin—EB,在骨形成蛋白-4(BM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组合培养基中诱导造血分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化条件下CD34+细胞的比例;选取CD34+细胞比例高的拟胚体(EB)...

  • 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作者:谷潇; 韩琤波; 王海龙; 李凯; 邹华伟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GO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VIP、WanFangData、CNKI和CBM等数据库的文献,手工检索《中国肺癌杂志》等9种杂志。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12月。对满足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

  •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亚华; 祝永明; 吴晓燕; 宋秀兰; 李旭梅; 陈松劲; 冯雪君; 邵平扬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2012~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及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2012年1月~2013年12月嘉兴地区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以痰液最高,分别占68.35...

  • 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荟萃分析

    作者:雷学恒; 吴涯雯; 张双全; 谭秀华; 陈戟; 陈友权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索骨科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Oviddata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10月31日.收集研究骨科手术中分别应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_3软件对...

  • IL-17、IL-33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玉高; 李岳平; 李玉华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在儿童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82例,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和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健康组)。比较三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及炎症细胞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

  • 兔泪道置管术拔管后的临床及病理变化

    作者:白蒙; 胡文学; 付新录; 姜健; 莫莉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兔泪道置管术拔管后的鼻泪管组织的临床病理变化,探讨拔管后阻塞复发的机制。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一侧为实验组,制作成鼻泪管阻塞的模型,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行鼻泪管置管,28d后拔管,观察鼻泪管阻塞的模型及拔管后的临床表现,拔管当天(0d),拔管后3、7、14、28d时鼻泪管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管壁相对厚...

  • 本刊基础医学栏目征稿启事

    刊期:2015年第16期

    本栏目要求具有医学领域基础研究性论文,选题严谨,论点明确,数据准确可靠,结论科学,表格设计合理。要求实验方法具有可行性、稳定性、可重复性。来稿要求8000-10000字符,参考文献不少于20条,同时须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英文表达要规范准确,符合医药英文学...

  • 异氟醚对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RhoA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文超; 王庚; 胡中华; 段开明; 欧阳文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大鼠海马CA3区RhoA蛋白表达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出30只健康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麻醉组I组(n=10)和Ⅱ组(n=10)。麻醉组以3%的异氟醚诱导,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建立老年大鼠吸入麻醉模型,并以2%异氟醚维持麻醉2h。C组大鼠不给任何麻醉药.只置于麻醉箱中吸入氧气2h,氧...

  • 响应曲面法优化人参皂苷及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作者:李娅丽; 张越非; 刘哲; 刘迪; 池汝安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筛选人参皂苷及多糖最优化微波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确定人参皂苷及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人参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40,乙醇浓度为55%,微波提取时间为4min,微波提取温度为60℃;人参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50,微波提取时间为2min,微波提取温度为90%。按照优化后工艺条件...

  • 响应曲面法优化附子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

    作者:朱盛林; 郑玲利; 袁明勇; 赵霞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微波提取附子中多糖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微波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多糖提取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附子多糖提取率为16.1...

  • 柴苓护肝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莫国栋; 杨瑾; 周再生; 宋凤兰; 曾维国; 李嘉良 刊期: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柴苓护肝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苓护肝颗粒中总多糖的含量,以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k(3^4)正交设计对加水倍数、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醇沉浓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柴苓护肝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5h,提取3次,每次提取2h,加水量为10倍,醇沉浓度为5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去乙酰化对核因子κB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依慰; 李伟彦 刊期:2015年第16期

    RelA/P65是核因于KB(NF—KB)的一个亚单位,其翻译后修饰能够精细地调控NF—KB的转录活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是一种重要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可以去乙酰化RelA/P65。SIRTl直接降低NF—KB亚单位P65/RelA乙酰化水平,抑制NF—KB信号激活,参与调节炎症、肿瘤、代谢以及免疫应答等重要的生命活动。同...

  •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贾意国; 王虹; 王慧; 曲宝戈 刊期:2015年第16期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菌株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尚无一致结论。目前大量研究认为其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导致炎症损伤、血脂代谢紊乱、免疫反应和直接作用等多种途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演变过程。但亦有一些研究持相反的观点,认为CagA+Hp菌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