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ars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中国岩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157/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水文地质、生态地质、油气地质、灾害地质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4810
国内刊号:45-1157/P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5
复合影响因子:1.37
总发文量:1096
总被引量:14270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7.3707
立即指数:0.0588
期刊他引率:0.8689
平均引文率:21.0294
  • 南方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点分析

    作者:夏日元; 邹胜章; 唐建生; 梁彬; 曹建文; 卢海平 刊期:2017年第05期

    通过总结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6个方面成果,得出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具有10个特性:岩溶发育受层组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格局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的综合性,岩溶地下水分布的非均一性,岩溶含水介质由孔、隙、缝、管、洞构成的多重性,岩溶地下水流运动的多相性,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剧变性,岩...

  •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不同类型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作者:曹建文; 夏日元 刊期:2017年第05期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复杂,给地下河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在近年来西南岩溶区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不同岩溶地貌类型区地形地貌条件、岩溶发育特征,提出了6种典型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1)峰丛洼地区地下河溶洼成库模式;(2)岩溶深切河谷区地下河堵洞成库模式;(3)岩溶槽谷区地表-地下联合成库模式;(4)岩溶垄脊褶皱...

  • 广西岩溶峰林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及钻探成井模式

    作者:覃小群; 宋开本; 黄奇波; 蓝芙宁; 黄春阳; 黄辉 刊期:2017年第05期

    通过梳理广西岩溶峰林区近年来抗旱找水成井的钻孔资料,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与成井的关系,结果表明:构造、岩性和岩溶发育层位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断层破碎带、向(背)斜以及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接触带等蓄水构造为有利的成井位置;石炭系地层(C1、C2)和上泥盆系地层(D3)为主要的成井地层,占成井总数的55.24%,平均单井出水量为261...

  • 滇东南岩溶区找水打井经验——以云南省广南县珠琳地区为例

    作者:张贵; 周翠琼; 王波; 顾维芳; 戴文敏; 张文鋆 刊期:2017年第05期

    以1996-2012年期间抗旱打井实例,总结了找水技术方法、勘查工作流程,提出了滇东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区找水要点:分水岭弱径流带,主要目标是在古溶蚀台面上接近区域分水岭的地段、规模较大的溶蚀洼地中的扬起端寻找浅层岩溶水;缓坡区较强径流带,主要目标是寻找面积较大、产状较平缓的悬托弱透水层之上的滞水型岩溶水;斜坡区强径流带,主要应寻找暗...

  • 山西娘子关泉水及污染成因再分析

    作者:梁永平; 赵春红; 唐春雷; 申豪勇; 王志恒; 郭芳芳 刊期:2017年第05期

    山西娘子关泉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水之一,也是世界著名大泉,上世纪80年代前多年平均天然流量12.6m-3/s。文章利用1∶5万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勘探调查成果,对以下2个问题开展再分析:(1)娘子关泉水的成因,勘探等资料表明绵河南岸五龙泉、苇泽关等泉组主要接收下部中、上寒武统含水岩组岩溶水的补给,而非前人研究来源于...

  • 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探讨

    作者:赵春红; 梁永平; 王维泰; 唐春雷; 申豪勇 刊期:2017年第05期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以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循环,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结构模式及其水资源的重要性等,在北方具有代表性。文章主要以北京西山鱼谷洞泉域岩溶水系统、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玉泉山泉域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岩溶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循环、地质构造等方面,总结出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主要为:双层含水层结...

  • 桂林毛村地下河流域雨季与旱季定量示踪分析

    作者:黄芬; 尹伟璐; 胡晓农; 曹建华 刊期:2017年第05期

    以典型岩溶地区广西桂林市毛村地下河流域为例,基于在线高分辨率监测进行雨季与旱季定量示踪试验,精细刻画流域内含水介质特征。根据示踪试验研究及毛村地下河系统内地下水的径流和分布特征,可将毛村地下河系统划分为社更岩、扁岩地下河系统,大冲里-背地坪系统和大岩前落水洞-毛村出口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布于毛村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示踪剂浓...

  • 桂林甑皮岩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作用

    作者:王紫燕; 姜光辉; 郭芳; 苑晓雨; 曾莘茹 刊期:2017年第05期

    桂林甑皮岩遗址地处典型的峰林平原区,面临地下水运动破坏遗址区稳定性的问题。为掌握水塘岩溶渗漏过程特征,揭示遗址保护区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保护遗址区的稳定性,分析了遗址保护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位动态特征,并根据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的水均衡要素建立水箱模型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水塘水位衰减方程,将模拟水位与实际水位对比分...

  • 广西百朗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段金属元素沉积记录

    作者:孔祥胜; 栾日坚; 洪涛; 覃小群; 祁士华 刊期:2017年第05期

    研究测定了百朗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段沉积柱芯中金属元素和沉积有机质(SOM)浓度,结合-(210)Pb定年和历史事件记载,恢复了1932-2007年间百朗地下河流域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河沉积柱中主要有毒重金属Cd、Hg分别超过广西土壤背景值3.4和0.6倍,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11.2和2.7倍;1932年至2007年间;总体上沉积柱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趋...

  • 新田县地下水锶富集环境及来源分析

    作者:苏春田; 黄晨晖; 邹胜章; 谢代兴; 赵光帅; 唐建生; 罗飞; 杨杨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为掌握新田县地下水锶富集环境及来源,对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及对相应地质剖面岩样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富锶地下水赋存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地层中,地下水锶元素含量具有泥盆系佘田桥组(D3s)〉石炭系岩关阶(C1y)〉泥盆系锡矿山组下段(D3x^1)〉泥盆系棋子桥组(D2q)的规律;下降泉、机井中锶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76.57μg·L^-1、2756.87μg·L^-...

  • 岩溶地下水样品Ca^2+、HCO3^-野外测试值与实验室测试值对比研究

    作者:周长松; 邹胜章; 朱丹尼; 谢浩; 陈宏峰; 俞建国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为了阐明岩溶区地下水中Ca^2+、HCO3^-质量浓度野外测试与实验室测试结果间的差异,于2011年至2013年先后在遵义、河池、娄底3个城市采集枯、丰水期地下水样品85组,通过比值法对3个地区干湿季节岩溶地下水样中Ca^2+、HCO3^-质量浓度野外与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5组样品中有88.2%的采样点存在Ca^2+野外值(CaY)大于实验值(CaS...

  • 南川黄泥垭隧道工程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

    作者:曹锐; 吕玉香; 裴建国 刊期:2017年第05期

    隧道工程建设无疑对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带来巨大冲击。文章以重庆市南川区黄泥垭隧道工程为实例,采用地面调查、示踪试验、长观监测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剖析隧道工程对隧址区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泥垭隧道工程改变了隧址区的地下水流场,疏干地表地下水、加剧干旱缺水程度,并随之出现新的人工水点——隧道涌水;同时隧道...

  •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樊连杰; 裴建国; 邹胜章; 杜毓超; 卢丽 刊期:2017年第05期

    以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地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内149件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常规分析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HCO3-Ca和HCO3-SO4-Ca型为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HCO3--、SO4-(2-)、Ca-(2+)和Mg-(2+)浓度均表现出与含水岩组相对应的关系,即碳酸盐岩类...

  • 城镇化进程下裸露岩溶区地下河水质变迁——以贵阳上寨地下河系统为例

    作者:罗维; 杨秀丽; 邹胜章; 宁黎元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为查明城镇化进程中裸露型地下河系统水质变化特征,以贵阳上寨地下河为例,基于历史水质监测数据,对比研究区城镇化进程,分析总结水质变化情况与成因。结果显示:上寨地下河水质随城镇化进程呈明显阶段性变化,1987年前基本未受影响,1988-1995年仅轻微影响,1996-2014年即城乡结合部期间污染最严重;无机超标组分历年贡献率以锰、氨氮、氟化物和亚硝...

  • 贵阳市岩溶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浅析

    作者:杨秀丽; 罗维; 裴建国; 犹俊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为了解长时间尺度岩溶地下水的水质变化特征,本文以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选取1984年和2014年48组原位取样点的丰季水质数据,并结合地下水赋存环境和城市发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整体有恶化的趋势;1984年仅有9处地下水水质超标,多数超标点为原生背景成因,2014年有14处水质超标,多数超标点为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