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中国园林》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165/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题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生态、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文史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国际刊号:1000-6664
国内刊号:11-2165/TU
全年订价:¥ 811.2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4
复合影响因子:1.53
总发文量:3820
总被引量:45644
H指数:83
引用半衰期:5.7674
期刊他引率:0.9311
平均引文率:7.3353
  • 生态修复背景下城市绿心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东湖绿心为例

    作者:陈明; 孟勇; 戴菲; 刘志慧; 王运达 刊期:2018年第08期

    “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与城市建成区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绿心中,进行城市绿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该实践有别于常规的生态修复规划,针对生态条件优越的场地提出了生态修复与优化提升策略。通过学习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心的建设经验,探索城市绿心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术策略,并...

  • 修复革命圣地的绿水青山——延安生态修复工作实践探索

    作者:魏巍; 辛泊雨; 韩炳越 刊期:2018年第08期

    随着中国“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延安作为第二批双修试点城市之一,兼具黄土高原城市和革命圣地城市的双重属性。以风景园林师的视角,深入阐述生态修复规划在延安双修工作中的技术特点,通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落地规划3个层次的实践分析,探究新阶段生态修复的工作方向和价值导向。

  • 韧性城市研究的进程与展望

    作者:林沛毅; 王小璘 刊期:2018年第08期

    近世纪来,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影响,使得韧性城市相关问题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以1973—2016年中外文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韧性城市观念的形成和界定,分析相关研究的方向、方法与应用,目的在于梳理与研究框架与内容相关的问题,提供未来韧性城市研究课题和应用之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关于韧性城市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趋向多元化,并逐...

  • 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近郊湖库型景观生态修复实施途径探索——以淄博文昌湖环湖地区为例

    作者:宋雁; 应晨舟; 毛琳 刊期:2018年第08期

    以淄博市文昌湖环湖区域为例,研究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该区域在城市发展变迁中的建设、反思、重构和生态修复过程,由此分析、总结城市近郊区湖库型景观的生态修复实施途径,并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指标进行生态效益量化评估和反馈。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生态修复落实,实现了该区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风貌,切实实现了该区域作为城...

  •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实践——以新乡市水系连通生态规划为例

    作者:韩毅; 朴香花; 梁倩 刊期:2018年第08期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城市双修”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决定修编城市水系生态规划,以求解决黑臭水、河道生境恶化、洪涝灾害和水景观缺乏等水生态问题。从过去偏重中心城区重点河段、形象性的景观整治作法,改变为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政策思想,立足于长远,以城市水生态安全为重心,建立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主导,水利、市政、环保和规划专业...

  • 近郊型河流景观的生态修复——以德国德莱萨姆河为例

    作者:苟翡翠; 周燕 刊期:2018年第08期

    目前中国近郊型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内容聚焦于河流岸线形态、河流堤岸与坡面结构、缓冲带景观植物配置等具体的修复方法层面,综合性的景观修复参考案例较少。德国德莱萨姆河自2012年以来,以近自然修复理念为主导,计划并实施了针对防洪能力升级、河流形态改良、河流生态连续性修复等方面的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在显著提高河流防洪能力、提升河道及...

  • 设计结合自然——恩施大峡谷聚落式度假酒店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李保峰; 丁建民; 徐昌顺; 张卫宁; 祝佳 刊期:2018年第08期

    介绍了恩施大峡谷聚落式度假酒店的相关设计,从土家族传统聚落营造经验中汲取养分,梳理了山地建筑规划设计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包括山地聚落布局、山地道路设计、山地建筑形态、山地聚落的景观与观景、地域材料应用,以及山地基础设施景观化等。从方法论角度总结了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对建筑设计的启发。关于复杂地形下的建筑设计,地形学的观点对建筑...

  • 基于云模型的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作者:李英攀; 刘名强; 王芳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为准确评价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等级,考虑到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首先,确定海绵城市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其次,给出海绵城市绩效考核等级标准云模型与综合评价云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云相似度来确定项目绩效评价等级,以完成绩效定性评价值与精确...

  • 传统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挖掘与传承——以陕南柞水县凤凰古镇为例

    作者:张中华; 韩蕾 刊期:2018年第08期

    地方性是传统聚落景观的灵魂所在,它是自然、历史文化资料不断累积沉淀的结果,是地区人居环境行为文化体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表达的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根本所在。传统古镇聚落景观能够揭示人居环境营建文化在地方性知识上的差异。以陕南柞水县凤凰古镇为例,以人类学领域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为基础,系统阐释古镇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

  • 基于视觉吸引机制分析的长荡湖景观风貌优化策略

    作者:范榕; 王浩; 邱冰 刊期:2018年第08期

    如何从人的视觉生理和内心感受出发,对旅游度假区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风貌优化是风景园林学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金坛市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为例,深入分析了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景观空间视觉吸引三大机制类型,选取重要道路的景观节点、线形道路、湖体、植物、制高点标志物和主题园区等典型景观空...

  • 后农耕时代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

    作者:李畅 刊期:2018年第08期

    农业文化遗产是反映地域性农业生产体系的活态文化景观。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类型与特征、产生背景与演化进程的研究,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复合系统,它体现了地域性生活方式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进而在后农耕时代农业文化遗产粮食供给功能弱化的语境下,基于文化遗产视角总结出社区增权、生态...

  • 基于空间句法的南屏村失落空间探寻

    作者:陈铭; 李汉川 刊期:2018年第08期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出现了传统空间破坏、特色场所失落等方面的问题。从南屏村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入手,运用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手段,尝试传统村落中失落空间探寻的研究方法,探索南屏村在历史演变更替过程中传统空间、特色场所的生成机制和形态特征。围绕失落空间的保护与再生,从再生特色场所的原真生活、保护...

  • 景观意象下的诗化符号——基于符号学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特色探究

    作者:郑嫣然; 刘雷; 斯震 刊期:2018年第08期

    “从观物取象”到“境生于象外”正是景观符号的创造演变过程。一元素,一符号,一场革命,景观有了符号的叠加仿佛有了意境的环绕,就像清代叶燮说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通过景观意象下对符号进行诗化的解读,运用“错词造句”“倒装造句”“复合从句”这3种符号语言模式对景观符号的创作模式进行解读并整理出其表征...

  • 论当代纪念性景观中建筑的消隐

    作者:陈思佳; 张红卫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与传统纪念性景观中建筑体量高大、气势宏伟的特点不同,当代纪念性景观中出现了将展示建筑进行消隐、将环境作为纪念性景观的主体来塑造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人文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平民化纪念方式的变化,大众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艺术特色塑造的追求。按照展示建筑消隐形式的不同,当代纪念性景观中建筑消隐的方式可大...

  • 水生植物对广州湿地水体污泥的净化作用研究

    作者:姚睿; 曾小平; 张潇潇; 蔡锡安 刊期:2018年第08期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越来越多的河涌污泥,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泥进行修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湿地污泥植物净化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以广州海珠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4个季度的观察、数据采集,以及总氮(TN)、总磷(TP)和植物生理生态等关键指标测定,比较分析1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污泥TN、TP的去除效能,为课题下一阶段筛选适应性强、去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