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杂志简介:《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42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笔谈、心脏起搏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病例报告、消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国际刊号:1007-2659
国内刊号:42-1421/R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发文量:1982
总被引量:11805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3.33
立即指数:0.0539
期刊他引率:0.7761
平均引文率:7.5809
  • 心房颤动转子概念的认识和发展历史

    作者:曾莉钧; 田颖; 石亮; 王彦江; 李学勋; 卢晓英; 刘兴鹏 刊期:2019年第06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机制,经历了局灶快速激动,折返环形运动到多发子波理论。现在由于标测技术的发展,从三维标测观察了心房激动的整体过程,发现为螺旋波或"转子"。由于各标测方式的不同,看到的现象有所不同,其关于"转子"的命名或描述也有差异。深入认识"转子"有利于认请房颤的维持机制,指导消融治疗。

  • 转子的光学标测技术及进展

    作者:王泽呈; 秦牧; 刘旭 刊期:2019年第06期

    近年来,转子被研究证实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维持的重要机制,对转子的消融能有效的终止房颤并提高消融手术的远期成功率。而光学标测技术作为一种能够记录细胞电活动的标测方法,很多年前就被运用于心脏电活动的研究中。光学标测通过将细胞的电位变化转变为荧光物质的亮度变化使细胞电活动能被成像装置捕捉到,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者们发现转子具有...

  • 转子的电生理特性及形成机制

    作者:秦牧; 刘韬; 林荣杰; 刘旭 刊期:2019年第06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转子机制是目前房颤机制研究的热点,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房颤过程中存在转子现象。转子是有别于传统折返机制的螺旋波式的电活动,其存在分裂、漂移及波长可变的电生理学特性。正是因为具备此类特性以致于导致了房颤不同时期的复杂的电生理现象。在研究转子的形成机制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依据计算机...

  • 转子导管标测技术

    作者:王泽呈; 秦牧; 刘旭 刊期:2019年第06期

    目前关于转子导管标测技术有如下6种:①腔内全景式电生理标测:通过在患者的左右心房分别放置两个64极篮网电极会同时接触心房内膜面记录电位而实现。②无创电生理成像:运用可穿戴的无创电生理成像技术实现对转子的标测。③主频率标测:通过高精密度标测整个心房的主频率找到局部主频最高的部位,并把该区域定义为心房颤动的驱动灶。④相位相似度标...

  • 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三维心腔内超声的标测与消融

    作者:李康; 丁燕生; 周菁 刊期:2019年第06期

    目的使用Soundstar三维心腔内超声导管和Carto三维标测系统重建解剖模型,结合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激动标测进行精准消融。方法17例室早/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49.53±12.79)岁。按照本中心总结的操作流程使用Soundstar三维心腔内超声导管进行三维重建心室及邻近结构的解剖模型,之后使用Tc或ST消融导管进行点对点激动标测,在心腔内超声直视下消融...

  •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再次射频消融术中靶点图特点分析

    作者:黄俊; 李宜富; 李腾; 梁建; 阮煥钧; 宾武刚 刊期:201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PVC)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并指导对RVOT PVC消融策略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使用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的RVOT PVC患者的手术资料,对复发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并分析其手术靶点的特点。结果共68例RVOT PVC患者...

  • A3DR01起搏器对高频心房事件的检出及干预评价

    作者:高稳; 罗心平; 朱颖华; 李剑 刊期:2019年第06期

  • DDD(R)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特点及预后

    作者:吴召娣; 陈学颖; 宿燕岗 刊期:2019年第06期

  • 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分析

    作者:凌天佑; 金奇; 潘文麒; 陈康; 谢玉才; 张凝; 林长坚; 谢运; 卫越; 吴立群 刊期: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结果。方法15例连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70.13±10.62)岁,全部完成半年随访,分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及随访数据。结果15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与前10例相比,后5例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48.4±22.56)min vs(23±5.10)min,P=0.03];1例患者术中发生动静脉瘘,至今未发...

  • 伊布利特对冷冻球囊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转复疗效

    作者:张浩; 夏雨; 方丕华; 李晓枫; 余森; 张澍 刊期:2019年第06期

  •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时功能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谷慧平; 卢周舟; 王连新; 谷阳; 徐琢 刊期:2019年第06期

  • 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龙才; 蔡天晶; 金陵应; 李伟龙; 杨波; 鲁志兵 刊期: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65例肥胖患者和175例非肥胖患者。分析比较肥胖及非肥胖两组患者伴发疾病,比较肥胖合并持续性房颤左房容积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在持续性房颤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在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孙华鑫; 张玲; 贾索尔·肖克热提; 芦颜美; 马嵋; 董震宇; 李锴; 周贤惠; 周祁娜; 汤宝鹏 刊期: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醒状态下应用废旧的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Reveal LINQTM)监测大鼠心肌梗死(简称心梗)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10只SD大鼠麻醉状态下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经胸骨左缘4~5肋间皮下隧道植入废旧的Reveal LINQTM,选用自动激活模式连续记录全天时段动态心电活动4周,根据事件触发个数手动统计3类室性心律失常总...

  • 病窦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阎霞; 徐臻龚; 洪葵 刊期:2019年第06期

    遗传性病窦综合征(SSS)可见于有或无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婴幼儿或儿童,有明显的家族性倾向,常呈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遗传模式。目前已报道10余个基因与本病相关。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寻找遗传性SSS的致病性变异,但通常不作为遗传性SSS的常规诊断检测手段。

  • 闭环刺激起搏在血管迷走性晕厥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梁燕; 刘彤 刊期:2019年第06期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指心血管反射异常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特征是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一般认为VVS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易造成身体伤害。目前暂无有效方法治疗VVS。起搏治疗的临床获益尚存在争议,仅用于晕厥反复发作和发生心脏停搏的患者。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表明闭环刺激起搏可减少直立倾斜试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