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杂志简介:《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42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笔谈、心脏起搏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病例报告、消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国际刊号:1007-2659
国内刊号:42-1421/R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发文量:1982
总被引量:11805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3.33
立即指数:0.0539
期刊他引率:0.7761
平均引文率:7.5809
  • 本刊2011年起实施优先数字出版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为了适应信息发展和传播的需要,本刊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在“中国知网”上创建了“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数字出版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发行、传播和阅读论文。投予本刊经定稿的优秀论文,可以通过该平台优先于纸质版期刊出版之前发表,提升科研的首创价值及推广的及时性。

  • 干预心脏自主神经治疗心房颤动的思考

    作者:侯月梅 王洪斌 周祁娜 刊期:2011年第03期

    心房颤动(AF)具有多发、高致残、高病死率和疗效不佳的临床特征。随着AF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措施已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心脏自主神经介导AF的研究表明,干预心脏自主神经可以显著改善AF的治疗效果,但仍存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等问题,因此确立干预心脏自主神经治疗AF的靶点、终点和干预路径,以提高AF治疗的有效率、降低AF复发率和治...

  • 交感神经活动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周祁娜 侯月梅 刊期:2011年第03期

    自主神经系统平衡对心房颤动(AF)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心房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交感神经不均一性可以触发AF。药物干预或神经节(丛)刺激/切除干预交感神经,均对AF的诱发率或心房的电生理特征产生影响。交感神经刺激可通过诱发后除极使触发活动增强,也通过改变兴奋性和传导性影响折返的发生,从而诱发AF。然而,交感神经促使AF发生的确切机...

  • 心房颤动基因组学的研究状况

    作者:姚艳 杜昕 马长生 刊期:2011年第03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和家族聚集性,可分为家族性房颤和散发性房颤。目前已发现了10种房颤的致病基因和20余种房颤的易感基因。不仅离子通道基因多态性与房颤关系密切,非离子通道基因的遗传变异也参与了房颤的发生。房颤的发生不仅与基因异常有关,而且也与环境、年龄等外部因素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

  • 心房颤动和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才杰 陈晓敏 刊期:2011年第03期

    利用基因相关分析及基因定位克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病与多个基因的多态性有关,这些基因主要包括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基因,包括钾离子相关通道KCNN3和Ik-Ach基因,钠离子相关通道SCN5A基因和钙离子相关凋控蛋白SLN基因。还发现一些非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基因、炎症相关基因、N...

  • 慢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比较

    作者:王新华 刘旭 施海峰 谭红伟 姜伟峰 王远龙 杨国澍 刘玉岗 周立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环肺静脉隔离﹙CPVI﹚基础上采用心房碎裂电位﹙CFAEs﹚消融或﹙和﹚线性﹙Linear﹚消融进行心房基质改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6 例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病例,房颤病程 2. 5 ±2. 3 年,左房内径 42. 4 ±4. 5 mm。根据消融术式改进分为三组 CPVI + CFAEs、CPVI + linear 和 CPVI + CFAEs + Linear 组。比较消融术中...

  • 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及电生理作用的差异

    作者:孙超 刘书旺 郭静萱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对心房和心室电生理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入选房颤持续 1 4 d 的患者 37 例,随机进入伊布利特组﹙n =17﹚或普罗帕酮组﹙n =20﹚。两组分别静脉注射伊布利特 1 mg 或普罗帕酮 70 mg,给药时间 10 min,给药结束后 10 min 未转复窦性心律...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张超群 王志荣 程明月 徐晤 杨煜 吴建东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荧光法检测16例持续性房颤及14例窦性心律患者右心耳心肌组织中三种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第16位点丝氨酸磷酸化的受磷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1型、2A型和2B型丝/苏氨酸蛋白...

  • 心脏病外科术后右房房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及射频消融

    作者:张劲林 苏晞 唐成 张勇华 韩宏伟 李振 蒋萍 程光辉 邓成刚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病外科术后右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标测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共入选27例心脏外科术后持续性右房房速患者,在心动过速状态下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建立右房激动标测图和电压图,标示出疤痕区及双电位区,并揭示心动过速的机制。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心动过速的关键峡部或起源点进行消融。结果心动过速机制分为以下几种...

  • 单纯左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徐乐 邱春光 韩战营 卢文杰 陈晓杰 秦石诚 张瑞芳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单纯左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窦性心律、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QRS波时限≥120ms的CHF患者36例,成功植入心脏再同步化(CRT)起搏器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先以右房左室起搏模式治疗(LV起搏模式)7天,然后以右房双室起搏模式治疗(Biv起搏模式)...

  • 院外儿童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原因及复苏效果

    作者:高劲松 匡欣薇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试图全面地研究儿科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病率及在儿科总死亡率中所占比率,小儿OHCA的原因,以及小儿OHCA复苏的效果。

  • 血清肌酐水平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冬梅 韩雅玲 臧红云 于海波 张东红 王守力 王祖禄 荆全民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患者血清肌酐(SCr)水平与CRT疗效的关系。方法91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根据术前SCr定量分为3组,I组:33例(sCr≤1.0mg/d1),II组:35例(1.0mg/dl〈SCr≤1.5mg/d1),III组:23例(1.5mg/dl〈SCr≤2.5mg/dl)。比较3组CRT植入前及植入后6,12个月的NYHA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T)、...

  • 起搏器植入术中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参数的比较

    作者:张旭东 李京波 刘铭雅 潘晔生 张庆勇 黄冬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起搏器植入术中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的参数。方法共入选117例患者,术中共植人78根心房双极导线和117根心室双极导线,以Medtronic5318起搏分析仪测试起搏参数,固定脉宽为0.42ms。结果术中双极导线单极模式与双极模式的起搏阈值无差异(P均〉0.05);双极模式的P/R波振幅高于单极模式(P均〈0.01);心房、心室双极模式的阻抗均大...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闫迎川 张凤祥 李小荣 宋桂仙 张健 倪萍 杨兵 陈明龙 曹克将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血糖水平与院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急性心梗临床病例资料1118例,根据人院后空腹血糖水平将心梗患者分为三组:血糖〈6.99mmol/L(A)组,7.00-11.09mmol/L(B)组,≥11.10mmol/L(C)组,按入院时有无糖尿病史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再将两组按血糖水平(标准相同)分...

  • 用个体-特异的多能干细胞模型治疗长QT综合征

    作者:余国膺(摘译) 刊期:2011年第03期

    背景 长QT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由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猝死危险增加。1型长QT综合征,KC—NQl基因发生突变,它编码再复极的钾通道,介导延迟整流钾电流(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