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杂志 北大期刊

Chinese Theatre

杂志简介:《中国戏剧》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76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关注、打开封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戏剧遗产、戏剧论坛、戏剧沙龙、名角风采、剧作家、经典回眸、梅韵馨香、群星灿烂、剧...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1-8018
国内刊号:11-1767/J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3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4387
总被引量:3450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031
期刊他引率:0.9868
平均引文率:0.2385
  • 她向命运挑战 崔光丽与川剧

    作者:廖全京 刊期:2017年第07期

    在我的心目中,优秀的戏曲演员是这样一群人:他(她)们酷爱戏曲艺术,经历千辛万苦,百折不回,始终保持着一股借助社会价值形式去实现自我的生命的冲动。在这群人身上,除了与常人一样葆有基本的生物潜能,还孕蓄着、活跃着不同于常人的特有的心理潜能。

  • 川剧《铎声阵阵》的得与失

    作者:安志强 刊期:2017年第07期

    我喜欢川剧。因为它有十分鲜明的剧种个性。只要听到它的锣鼓声,就会知道,这是川剧,旁的剧种没有这个声音。俏皮、激烈,轻重缓急,悠然自得。它似乎会说话,同舞台上的表演相互呼应,天衣无缝,衬映着高腔的旋律在高空中回旋荡漾。川剧《铎声阵阵》让我得到了川剧特有魅力的享受。

  • 警世木铎传递文化绝响 四川省川剧院《铎声阵阵》随记

    作者:吴戈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一、文本三叠的演出解析 四川省川剧院改编自李一清的长篇小说《木铎》的《铎声阵阵》上演了,在对小说、剧本、演出的三重阅读中,心里暗暗称奇,感到每一重都是凝聚心血的创造: 小说写故事,剧本编故事,剧目演故事。

  • 川剧《铎声阵阵》:唱响民族文化的长歌

    作者:潘乃奇 刊期:2017年第07期

    “太阳出来嘛照大江啰,照得江水噻蓝汪汪啰。今天是个嘛好日子哟,又该哪家噻娶婆娘啰……”伴随着嘉陵江号子的唱响,四川省川剧院新编现代川剧《铎声阵阵》拉开帷幕。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崔光丽担纲主演,雨林、里程、安庆云担任编剧,查明哲执导,经过几轮试演及修改提升之后正式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

  • 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暨国际传统戏剧论坛

    作者:本刊记者 刊期:2017年第07期

    7月5日,伴随着闭幕大戏京剧《向农》的演出,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在塞上江南宁夏银川圆满落幕。

  • 第二十二届曹禺剧本奖在广州颁奖

    作者:小朱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17年5月22日,第二十二届曹禺剧本奖颁奖仪式在广州市广州大剧院举办。

  • 国际戏剧协会(ITI)第35届世界代表大会在西班牙召开 季国平连任副主席

    作者:王岭 刊期:2017年第07期

    国际戏剧协会(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第35届世界代表大会于2017年7月16日至22日在西班牙名城塞哥维亚市隆重召开,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和戏剧家与会。经过大会的激烈竞选,季国平代表中国,再度高票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剧协执委会委员,并连任国际剧协副主席之职。

  • 第二十一届小梅花荟萃集体项目展演印象

    作者:濛濛 刊期:2017年第07期

    小梅花荟萃自上一届开始增加了集体项目,此届在张家港举办了第二次集体项目的展演。小梅花以往全都是个人项目,集体项目的出现,使得整个活动变得创意非凡。编排类的节目最多:一段传统的或经典的节目,只因增加了参加的人数,便变得别有洞天,气势如虹。如唐山艺星评剧传习班演出的《成兆才》中“青灯照白头”一段唱,几十个小娃娃煞有介事地唱出古...

  • 好一曲“绿水青山”的热忱礼赞 喜看黄梅戏《青山鉴》

    作者:康式昭 刊期:2017年第07期

    酷暑中的七月十三日晚,长安大戏院。热情的观众齐集一堂,欣赏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剧团献演的新创现代戏《青山鉴》。这是、文化部主办的2017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长安大剧院的首场演出。果然,不负众望,剧场内掌声阵阵,反响强烈;演出结束,观众涌向台口,久久不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演出实现了“开门红”。本人参加了现场点评,也是喜自内心,称赞不...

  • 展戏曲古典风貌 扬人性善良之美 观闽剧《双蝶扇》

    作者:姜志涛 刊期:2017年第07期

    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好戏连台,尤其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演出的《双蝶扇》,以传统的样式、诗画的品格、现代的意涵、完美地呈现征服了观众。这个戏内容貌似写才子佳人生死相恋的老故事,手法似乎也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三角恋的老套路,但是青年剧作家王羚在老故事中植入新观念,用老套路演绎新思维。

  • 《兰陵王》 从戏曲母体“拿来”,走进当下

    作者:张之薇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中国戏曲传统是座巨大的金矿,如何把它开采出来,将它转化成为我所用的金子,是当今中国很多戏剧导演都在思考的问题。而王晓鹰导演近十年的创作追求就是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戏曲的元素、手段、甚至美学精神应用到中国话剧的舞台中,让它们产生“合璧”之美,以践履他对“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理性追求。

  • 追求戏剧应有的高度 访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夏力薪

    作者:由芳馨 刊期:2017年第07期

    走下舞台的夏力薪美丽依旧,却低调、谦和,她衣饰素雅毫不张扬,神态从容,言笑晏晏,举手投足间和风细雨,完全感受不到《兰陵王》舞台上齐国王后雍容华贵的凌人盛气。

  • 高飞海燕红云近 记安徽省话剧院院长朱海燕

    作者:吴海肖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16年9月,话剧《淮河新娘》首演告捷。将近150分钟的时长,台下观众自始至终凝神聚气与剧中人同甘苦共命运。演出结束主创谢幕,观众全体起立,多次鼓掌欢呼。《淮河新娘》的成功归于编剧李宝群与导演查明哲这对好搭档自不待言,河妹子的饰演者朱海燕的出色发挥无疑为此剧锦上添花。她深情拥抱舞台,以精湛的表演和饱满的激情征服了在场观众。

  • 话剧《大讼师》未尽语

    作者:郭启宏 刊期:2017年第07期

    话剧《大讼师》上演后,有朋友问我,从话剧到戏曲,历来触目多有,从戏曲到话剧,似乎此前未之闻,《大讼师》是第一部吧?我答,也许?我没认真查阅过,就我所知,恐怕是孤例个案。便如此,从理论上说,孤证不存在普遍意义,只是一种借鉴或参考,我把它称作一次另类创作模式的尝试。

  • 始于成法 终于无法 浅论京胡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

    作者:梁秀秀 刊期:2017年第07期

    我学习和从事京胡演奏已有二十多年,我的妈妈和舅舅都从事京胡演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京胡,对京胡演奏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和一份特殊的爱,把它作为自己挚爱一生的事业来做。我正式学琴是从8岁开始,先后学习于烟台戏校、北京戏校、中国戏曲学院,师承周志强、王鹤文、迟颜春、曹宝荣、王彩云、姚利、万瑞兴、杜凤元、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