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循环

中国微循环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Microcirculation

杂志简介:《中国微循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73/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综述、背景介绍、新书介绍

主管单位:江苏省科委
主办单位:江苏省微循环学临床应用实验培训中心;中国微循环学会;锡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国际刊号:1007-8568
国内刊号:32-1473/R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68
总被引量:3833
H指数:25
期刊他引率:1
  • 缺氧后处理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差异表达

    作者:徐菲菲 孙胜 刘秀华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缺氧后处理(hypoxic postconditioning,H-postC)与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差异表达,旨在从内源性蛋白表达变化的角度阐明后处理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均n=4):(1)缺氧/复氧(H/R)组:将细胞置于缺氧仓内,通入95%N2-5%CO...

  • 腹主动脉狭窄致大鼠心肌肥大后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振英 刘秀华 孙胜 荣飞 郭晓笋 胡维诚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狭窄诱导大鼠心肌肥大后心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模型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对照组仅分离腹主动脉不行缩窄术。术后4周结束实验并提取左心室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心肌组织蛋白质,分析差异显示的蛋白质并选取9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点进行胶内酶切和质谱分析...

  • 高血压糖尿病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

    作者:宫海滨 王雷 王洁 张幼怡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糖尿病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及其亚型的改变。方法采用高血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大鼠心脏β-AR及其亚型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大鼠心脏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较对照组增加35%(P〈0.01),KD值不变。CGP20712竞争抑制曲线两位点分析显示β1-AR和β2...

  • 外源正常淋巴液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多器官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亚利 赵自刚 牛春雨 张玉平 李俊杰 姜华 张静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AMD)大鼠肝、肾、心肌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淋巴液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静注10%Dextran500(10ml/kg.bw)复制AMD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淋巴液组自颈静脉缓慢注射小量正常无细胞淋巴液(全血量的1/15),其...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全明 文益民 蓝旭 马平虎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实验分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bFGF组。测定血浆丙二醛、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测定脊髓标本丙二醛、内皮素、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和组织湿/干重比值。结果缺血/再...

  • 乙酮可可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鹏 吴浩荣 耿小平 朱立新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酮可可碱保护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取大鼠第一肝门阻断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及乙酮可可碱给药组,观察每组动物的病理切片,分别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组织匀浆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P-选择素的表达...

  • Caspase抑制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Fas/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纪勇 陈国强 黄斌 吴松 沈凯 黄戈 虞桂平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抑制剂对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4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Z-VAD-fmk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并分设缺血4-5min后再灌注3,6,12h3个时相点。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

  •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德选 王丽 熊锡山 杨青 林瑞霞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左卡尼汀治疗组(n=24),组内再分为假手术组及再灌注1、6、12h组。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的B...

  •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组织环氧合酶-2的表达

    作者:魏亚芬 殷萍 刘群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脑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自体注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出血灶周组织COX-2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出血对侧组脑组织几乎无COX-2表达,在脑出血灶周的脑组织可见COX-2阳性细胞,COX-2阳性细胞数于出血后3h开始增多,出血48h达高峰。结论脑出血...

  • 川崎病患儿血清MMP-9、TIMP-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建美 徐美玉 蒋晓天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不同时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免法(RIA)对34例KD患儿急性期、治疗后5d、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MMP-9、TIMP-1、ET-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4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同时应...

  • 运动对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李鹏飞 陈景开 张晶晶 许改红 裴士凤 朱茵茵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动对健康青年人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无长期耐力训练健康青年人30名,分别于跑前、跑后即刻和4h后抽血,并测定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心肌型(CK-MB)、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T(CTnT)和计算Mb/H-FABP的比值。结果H-FABP在运动后4h为(17.26±0.987)ng/ml,显著高于运动前的(16.52±0.46)ng/ml(P...

  • 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比较研究

    作者:叶新和 杨承健 徐欣 曹佳宁 张月军 金艳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的诊断与比较。方法运用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63例患者进行比较,经CT室及CAG医师判断心肌桥(MB)情况,并对MB进行血管形态学分析,判断两种方法对MB判断的差异与不同。结果双盲法MSCT发现MB23例25处(占36.5%),CAG发现MB9例11处(占14.3%),MSCT对冠状动脉节段迂曲、成角处有...

  • 激光腔内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杨飞 姜建威 李新胜 顾琛 成岗 吴震海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激光腔内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患者(45条患肢)行大隐静脉及浅表曲张静脉腔内激光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彩超显示大隐静脉均闭合,未探及明显血流;未见严重并发症及静脉曲张复发。结论激光腔内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短期效果理想。

  • 医用三氧对肝硬化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血流量及腹水消退的影响

    作者:顾锡炳 徐月琴 刊期: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对肝硬化患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血流量及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医用三氧治疗(三氧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三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基本白血疗法,对照组用基础治疗。结果治疗后20d,三氧组:PRA、AngⅡ、ALD较治疗前下降,也低于对照组,肾缸流量高于治疗前,也高于...

  • 动物肠系膜微循环活体观察装置的改进

    作者:陆晓华 张根葆 桂常青 周志泳 刊期:2009年第02期

    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是微循环研究和观察的重要装置,在医学科研和教学上都有广泛的用途。观察装置的技术品质直接影响微循环观察的效果和结果。鉴于既往的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设计不尽完善,已不能适应我们的实验教学和科研。02年我们对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作了重新设计和改进。经过6年的教学科研使用和观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