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hina Book Review

杂志简介:《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导读、阅读地图、社会关注、特约书评人专栏、冷眼、学术书评、书界观察、读家有方、书评空间

主管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2-235X
国内刊号:21-1035/G2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2922
总被引量:3602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6
期刊他引率:0.9884
平均引文率:2.6582
  • 2019年7月“中国好书”

    刊期:2019年第09期

    《金融危机博弈中的政治经济学》,董小君著,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有何坐标意义?危机将对不同经济体产生什么影响?中国政府应如何积极应对?本书由作者的系列决策咨询报告整理而成,系统描绘了危机爆发后各国在经济、政治、国际规则等层面展开的全面博弈,深入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各类问题和挑战,并为中国应对危机及未来...

  • “过劳时代”与下沉的中产阶级

    作者:许弘智 刊期:2019年第09期

    近期在互联网上,一则关于中国青年程序员过度劳作的消息一夜之间点燃了公众舆论,刺痛了广大技术工作者的神经。“工作996,生病ICU”,这一消息最早在2019年3月底在GitHub中传播开来,意味着不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中青年技术人员“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生病了就住进ICU”的工作状况,而随后更有舆论表示,“996”算什么,“007”(每...

  • 工作伦理与不工作的政治--基于两首网络流行歌曲的考察

    作者:王行坤 刊期:2019年第09期

    2016年,“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因为年初的《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而红极一时。半年之后,另外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再度因为歌曲形式的戏谑性和歌曲内容的话题性而成为整个文化工业的焦点。这个话题就是加班,或者说工作。

  • “怼”:一个错误的研究对象

    作者:孔国兴 刊期:2019年第09期

    近年口头报端“怼”来“怼”去,已成流行之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已沿用。例如:(1)在他以往的印象中,城管和商贩之间像是“猫鼠游戏”:你来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再来;实在不行怼上了,那就是“针尖对麦芒”。

  • 德米特里《论表达》与修辞学的转向

    作者:李葛送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一、《论表达》文本的辗转1453年君士坦丁堡(Constanti nople)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大量珍贵典籍被战火焚毁,一部分被逃亡者携带到意大利、西欧、俄罗斯等地,许多珍贵抄本在辗转中佚失。15世纪,佛罗伦萨(Firenze)港口,一名水手将一撂羊皮卷随意卖给了商人。这些羊皮卷最后辗转到校勘过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佛罗伦萨古典学家维克多(Petrus Victori...

  • 马相伯:“唯有真心万古留”

    作者:张生 刊期:2019年第09期

    说到马相伯(1840—1939),大家现在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他在晚年讲的那句自我调侃的话:“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100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1938年冬,为避寒和躲避日本战火,马相伯由桂林避居越南谅山。次年春,著名记者胡愈之前来谅山看望他,两人聊到抗战已让中国这头睡狮醒来,又聊到他一生为国事呼号,又如此长寿,可谓“人瑞”。

  • 委托享受的互消性逻辑--评罗伯特·普法勒《互消性:委托享受的美学》

    作者:周思妤 刊期:2019年第09期

    互消性(interpassivity)是法国学者罗伯特·普法勒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他最早在1996年的一次会议[1]上提出该词,并于2000年出版了专著《互消性:关于委托享受的研究》,由此,互消性这一概念在人文社科领域掀起了讨论热潮。

  • 《文学与文化》2019年第3期要目

    刊期:2019年第09期

  • 流水高山自有万里诗心--评《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评论》

    作者:李伟民 刊期:2019年第09期

    在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莎学”经常被列入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由此观之,可以见出“马克思主义莎学”在学界的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很多年来,我们除了对以往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莎学有所知晓外,对西方特别是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学的认识却所知不多,甚至是极为零散的。因此,系统梳理西方特别是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学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迫...

  • 用与美:传统民艺的再生之本--品读《工艺文化》的思考

    作者:李建军 刊期:2019年第09期

    随着工业产品大量进入现代生活,传统民间工艺的实用价值逐渐隐退到文化和审美价值之后,远离了民众的日用生活和实用性根基。在利益的驱动下,工艺产品追求“精细”“精巧”和纯粹技艺的展示,为美而美、为巧而巧的逐利倾向日益突出。传统工艺的隐退和发展中的问题,使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但是,传统工艺的价值该如何存留?新时期的生命活力如何重塑?...

  • 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著作盘点

    作者:柴冬冬 刊期:2019年第09期

    自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并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与产业实践的飞速发展相呼应,近年来国内文化产业学术思想和学术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涌现了大批文化产业研究的成果。从2018年国内出版的文化产业研究著作来看,紧密贴合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细致梳理文化...

  • 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先验论原则

    作者:王志刚; 李晗瑞 刊期:2019年第09期

    社会契约论思想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从中世纪开始,一直到近代,大体经过了早期阶段和古典阶段。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都为社会契约论思想奠定了基础。后人对西方社会契约论思想的研究,大多是从契约论思想中的“个体主义”出发,把社会契约看作是西方社会政治制度所提倡的“民主”的思想基础,并以此作为政治社会民主诉求的学理根据。而按照...

  • 18世纪英法对立语境中的服装与时尚

    作者:龚蓉 刊期:2019年第09期

    在18世纪英国社会文化语境中,“fashion”一词暗示某种由“血统、人脉、举止、言语、外表”等构成的“隐形标准”[1]。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1759)中对“fashion”与社会身份及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风尚(fashion)不同于社会习惯(custom),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某种特殊的社会习惯。

  • 探析中国插花的历史与文化--简评《中国插花简史》

    作者:王晓燕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中华民族自古是“花”的民族,在古代,“华夏”的“华”便是“花”的通假字,新石器时期,先民们便将花卉纹在彩陶上,《诗经》《楚辞》中亦有大量吟咏花木的诗篇。花,不仅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图腾,也在漫长的历史中流淌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超越形式质料传达着中国人哲学观。正如中式插花文化传承人孙可所主张的,“西洋花艺讲求形,日本花道讲求法,而...

  • 当代西方文艺美学研究的新视野--评麦永雄新作《当代西方文论范式转向》

    作者:张利群 刊期:2019年第09期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古今中外文论会通交融的集大成时代,更是借鉴吸收当代西方文论优秀成果的开放时代。观照当代西方文论发展历程及轨迹,也是在思潮迭起、流派纷呈、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文论范式转向、转型、转换、转化中发展的,其优秀成果与成功经验可提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