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hina Book Review

杂志简介:《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导读、阅读地图、社会关注、特约书评人专栏、冷眼、学术书评、书界观察、读家有方、书评空间

主管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2-235X
国内刊号:21-1035/G2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2922
总被引量:3602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6
期刊他引率:0.9884
平均引文率:2.6582
  • 校名的焦虑

    作者:周志强 刊期:2017年第11期

    从小学毕业到博士后出站,我读完了所有可以读到的学位,寒窗廿余载而就。有趣的是,我读过书的学校,大半或已经杳无踪迹,或改名换姓,不复旧貌。小学、初中、高中,连旧址都没有了;大学则由原来的"聊城师范学院",改名为"聊城大学",

  • 2017年9月“中国好书”

    刊期:2017年第11期

    《大国军魂》,王诗敏、潘庆华主撰,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年8月[看点]当代青年军人的"热血之作",刘源上将作序,盘点血火苦难中铸就的巍巍军魂,讴歌震撼人心的军旅英雄,憧憬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助推正在进行着的强国强军伟大事业,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成长史的著作。全书用世界...

  •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读书笔记精讲》出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邬书林 刊期:2017年第11期

    2017年1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读书笔记精讲》。该书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晋2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搜辑梳理一生的读书笔记,按的读书类别分成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并结合对每本书的创造性运用情况做客观解读。书中生动翔实地解析了的读书生活、

  • 传播的力量:口述、文书及图像

    作者:施畅 刊期:2017年第11期

    在《人类简史》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对一个宏大的追问着迷不已:人类是如何由智人个体,到被组织起来,再到融合统一的?具体来说,人类历史上类似于城市、帝国等"大型合作网络"(mass cooperation networks)是如何兴起的?将一大群人长期组织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自然状态下,人类团体如果过大,社会秩序就会崩坏,进而导致团体分裂。

  • 一部教科书触发的21世纪全球性人类焦虑——评《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

    作者:陈亦水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一部名为《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下简称《人类简史》)的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科书,在2014年译成英文不到3年,迅速成了全球畅销书,如今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2016年,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又出版了英文续著《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以下简称《未来简史》),继续以漫画式的写作风格,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掷地有声地讨...

  • 所谓“细节的力量”——评析《民国大学的文脉》

    作者:火源 刊期:2017年第11期

    《民国大学的文脉》,沈卫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沈卫威先生的专著《民国大学的文脉》从语言、学术和道德等若干方面分析了以两所民国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为起点的"激进"和"保守"两种学风,对应着两种学术立场、处世态度、生活方式,在空间中相互区隔,又交融斗争的复杂过程。书中充满大量细节,

  • 史料研究的现实关怀——评《民国大学的文脉》

    作者:史建国 刊期:2017年第11期

    沈卫威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极具个人特色。一是他重视史料,特别是重视新史料的发掘与意义呈现;二是他的研究带有明显的传记研究特征,擅长通过解读人物来理清文学史上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研究特色在2014年出版的《民国大学的文脉》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不过在我看来,此书最具魅力之处,还是在于史料研究中所灌注的那种强...

  • 乐黛云:中国史的世界意识

    作者:程巍 刊期:2017年第11期

    自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乐黛云先生就一直读书、执教、生活于北京大学校园,至今已近70载。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她将自己与同样一直读书、执教、生活于北京大学的丈夫汤一介先生描绘成"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两只小鸟"自然是相互依恋的比喻,但"小鸟"也是敏锐的感知力的比喻,是思想自由的比喻。自创办以来,北京大学就从来不是一个世外桃...

  • “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写作传统——兼谈乐黛云“新文化运动另一潮流”

    作者:程巍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一把"新文化派"与诸如林纾、辜鸿铭、严复、章士钊以及《学衡》派等"守旧派"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论争视为"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斗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的传统写法,而铺垫这一历史叙事传统的正是"新文化派"自己,尤其是其中热衷于写史而且往往把文化运动史写成个人自叙传的胡适。

  • 民族、学人与学科理论——读乐黛云先生《涅槃与再生》

    作者:张锦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乐黛云先生写在21世纪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该书以"文化多元共存""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中国文化面向新世界"和"比较文学是跨文化对话的前锋"等四部分和附录的对话,并以生动、

  • 从“世俗风物”到“死亡意识”——重读老舍《四世同堂》的叙事时空及“现实主义”问题

    作者:林培源 刊期:2017年第11期

    《四世同堂》问世至今,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2014年,《四世同堂》亡佚的英译稿在哈佛大学图书馆被发现,使得老舍的这部巨著再次走进公众视野[1]。既往的《四世同堂》研究多偏重爱国主题、民族国家意识,版本流传、翻译与回译等,对《四世同堂》的文本叙事则所涉不多。

  • 民间立场与政治建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历史文化解读

    作者:吴圣刚 刊期:2017年第11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发表至今已整整75周年。70多年后的今天,除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审视、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经典文本和以《讲话》为代表的文艺思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讲话》仍然闪烁着重大的思想价值、理论价值,文艺思想对于今天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文化建设、振兴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数媒时代的“读者”衰微与“用户”兴起

    作者:黄忠顺 刊期:2017年第11期

    "读者"的衰微与"用户"的兴起,是数媒时代接受主体的一个深刻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在最直接面对"读者"的图书馆事业中有着更明晰的提示。在我国,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多年前已在不经意间将其业务术语中的服务对象由"读者"替换成了"用户"。初始地看,这种替换似乎是源自馆藏文献品种的多元化——在印本书刊之外,以电子媒介存...

  • 悖论与博弈:文化研究、专业主义与知识分子

    作者:颜桂堤 刊期:2017年第11期

    当"文化研究"(Cutural Studies)在中国方兴未艾之时,以"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前身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这个文化研究重镇却在2002年6月被该校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关闭了。这引起了国际学界不小的震动,震撼之余,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伯明翰学派的反思,更是对文化研究"中国问题"的无尽思量。此时,某种潜伏已久的不安终于浮出...

  • 文化自信与当代文学的反思批评——从李建军著《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谈起

    作者:周瓒 刊期:2017年第11期

    《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李建军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2016年,适逢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全国,随自上而下的文化推广之势,经由各类文化资金的注入,两位剧作家的作品得以多途径、多风格地搬上舞台。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以莎士比亚为主题,14部莎翁剧作由10位中国新生代导演以50分钟短剧的形式,带进了北京的小剧场。戏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