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hina Book Review

杂志简介:《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导读、阅读地图、社会关注、特约书评人专栏、冷眼、学术书评、书界观察、读家有方、书评空间

主管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2-235X
国内刊号:21-1035/G2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2922
总被引量:3602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6
期刊他引率:0.9884
平均引文率:2.6582
  • 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系谱学考察

    作者:徐德林 刊期:2012年第08期

    作为当下人文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学术范式与知识领域之一。文化研究已稳稳地在学术机构内获得了“一间属于门己的房间”,炫目地引发了言人人殊的“文化转向”。这一过程的发生直接联系着英国文化研究、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与美国文化研究联袂建立的“三八轴心”文化研究帝国,

  • 智库建设的中国道路

    作者:杨平 刊期:2012年第08期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内与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态势已经不可阻挡。但是,在中国重新以积极、自信的姿态迈向世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如何处理西方既有的话语权体系的问题,而如何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并进而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与支持,这显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

  • “集思广益型”决策: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智库

    作者:王绍光 樊鹏 刊期:2012年第08期

    近两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将如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为决策服务提上了改革H程.提出了“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发展方向。

  • 棋盘:美国智库与对华决策

    作者:王俊峰 张植荣 刊期:2012年第08期

    美国是世界上智库发展最成熟的国家。智库在美国政府决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影子内阁”、“影子政府”和“美国的大脑”。中国问题一直是美国智库研究的重点领域,其研究成果和观点对对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 “变”与“不变”: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思想库

    作者:朱旭峰 刊期:2012年第08期

    关于政治发展模式的争论,从来没有“终结”过。进入新世纪后,西方学者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大讨论主要持悲观和乐观两种态度。悲观主义者认为,中国政府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将无法应对各种困扰和挑战而最终崩溃(所谓“崩溃论”),或者认为中国政府应对不了目前的困难,但是又无力实现必要的政治改革(所谓“困境论”)。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

  • 当前国内智库研究图书出版状况:综述与展望

    作者:袁剑 刊期:2012年第08期

    在当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方面,除了传统的国家间外交事务之外,国家和国际关系格局越来越受到非外交因素的影响,而这中间,智库(Think Tank,也译为思想库)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事务领域的大幅扩张,各国政府在应对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也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智库提供相关建议与方法支持。目前,中...

  • 读书人给读书的人的如何读书的建议

    作者:周宪 刊期:2012年第08期

    英国作家伍尔芙曾戏言.给人读书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听任何建议。尽管如此,古往今来,读书人总是给人提出各式各样的读书建议。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向人们兜售自己的看法。

  • 当说真话的孩子开始裁衣服

    作者:李三达 刊期:2012年第08期

    不知从何时起,以文学批评为志业的学者们说话写文章都特别深奥,但如果规定他们不准提到播散、能指滑动、话语霸权、互文性、块茎等江湖黑话,估计大家都会双唇紧闭、敛袖搁笔。

  • 阅读的至乐

    作者:王中原 刊期:2012年第08期

    现今的多媒体时代大多数人是不读书的,这儿说的书仅限于文学作品,而在那些以读书为“专业”的领域又是什么情况呢?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中这样描述道:已经被政治化了,我们不再有大学,在现今世界上的大学里,文学教学只有政治正确的庙堂,文学研究如今已经被“文化批评”所取代……这正是当下“专业”的文学研究和大学教学领域里...

  • 如何读,为什么读?

    作者:郭秋孜 刊期:2012年第08期

    相比于用500多页的篇幅细致分析从但丁到贝克特的《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在2000年出版的小书《如何读,为什么读》更像是一本枕边读物。面对这类导读式的书籍,我们的矛盾在于.如果这些作品我都读过,何必要让另一个人絮絮叨叨地再介绍一遍?而倘若我没看过,又何必把时间浪费在二手阅读上?正如老年布鲁姆所说:“我快七十岁了,不想读坏...

  • 一个美国医生的人文情怀

    作者:江晓原 刘兵 刊期:2012年第08期

    首先我注意到,刘易斯可以说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他对于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有正确的认识一一这种认识在我们的课堂教育、大众媒体、“专家言论”中都是经常被有意无意地掩盖或回避的。例如在《聆乐夜思》的“人文与科学”一文中,刘易斯就谈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当代的科学教育,其实并没有将科学技术的真相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灌输一种假象,刘易...

  • “位置的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我所了解的里奇

    作者:闵冬潮 刊期:2012年第08期

    美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女性主义理论家阿德里安·里奇(Adrienne Rich)前不久刚刚去世,英美两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纪念性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她丰富多彩的人生。然而,有一个重要的侧面在这些文章中却鲜有提到,这就是她提出的“位置的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这一重要的理论概念。

  • “大屠杀”叙事

    作者:孙曙 刊期:2012年第08期

    “自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此言,是说在以奥斯威辛集中营为代表的现代大屠杀面前,所谓人类、所谓人类文明人类精神脆弱不堪,是不经之谈。上帝在哪?人在哪?大屠杀摧毁了人类文明的人性基础。灭绝性大屠杀,让任何人之歌、任何赞美爱与善允诺快乐幸福的诗句,让一切以人性为基础的诗歌显得虚伪、空洞、荒诞,在共时性的话语和...

  • 永不消亡的故事

    作者:刘莉 刊期:2012年第08期

    在国内文坛“穿越”盛行、“段子”横飞、宫闱戏扎堆之际,一本《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在微博上转来转去,引起了不少的“围观”。观者除了夸赞该书文图相得益彰、精致美丽外,就是感慨于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故事之原汁原味、活色生香。一本司空见惯的故事集,引出了一个陌生的著名女作家,引爆了人们对古老故事的新兴趣,从而引发了人们对...

  • 民众化转向中的新闻专业主义

    作者:王贵斌 刊期:2012年第08期

    作为最有观察力的学者,格雷姆·特纳指出,当代媒介的民众化转向非常地清晰。新闻已经成为营销,成为娱乐,我们的新闻概念从事实的告知转向了追求利润的商业过程。特纳认为,民众化转向最主要的受害者是专业的新闻生产(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2011,P60~63)。事实上,诸如此类的说辞大都是“新闻工作者误解了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