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菌

中国食用菌杂志 部级期刊

Edible Fungi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食用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054/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信息荟萃、资源开发、育种与驯化、栽培技术、生理生化、病虫害防治、产业论坛、菇农之友、产业报告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3-8310
国内刊号:53-1054/Q
全年订价:¥ 43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3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2878
总被引量:17093
H指数:42
引用半衰期:6.5488
立即指数:0.0755
期刊他引率:0.8464
平均引文率:5.805
  • 云南食用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保护

    作者:臧穆; 黎兴江; 周远宽 刊期:2005年第06期

    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十二个有代表性地区之一.它的海拔垂直带悬殊集中,滇西北的海拔5~6km,滇南的800m,阶梯街接,犬牙交错,各种小环境是保藏生物物种繁衍宝地,高处不胜寒,低处高湿夏雨,加以南北走向的气流交汇,纵横演替,均提供了菌物成长和繁殖的优势.

  • 食用菌菌种质量与菌种管理对策的商榷——我国食用菌菌种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撑问题

    作者:边银丙 刊期:2005年第06期

    我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但食用菌行业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在菌种管理混乱、行业抗风险能力差、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菌种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种菇效益,影响食用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工作十分薄弱,基础研究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菌种管理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食用菌菌种管理工作仍然十分被...

  • 食用菌多糖特性与保健作用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金灿; 陆辉; 张相日; 朱西儒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主要从食用茵多糖的组成、提取与纯化、药理作用、应用前景等方面作初步概述.使人们能更全面深入地对食用茵多糖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有所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松茸研究概况

    作者:方明; 李玉; 姚方杰; 倪淑凤 刊期:2005年第06期

    综述了松茸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菌种的分离培养、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松茸的研究趋势.

  • 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

    作者:马瑞霞; 姚献华; 魏志华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主要对适于白色金针菇F81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麸皮2%、KH2PO40.1%、MgSO4 0.05%、10ug/VB1/100ml、5mugVB2/100ml;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6~8,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8d.

  •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作者:曾先富; 廖志勇; 张军 刊期:2005年第06期

    营养试验、茵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茵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茵茵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

  • 白灵菇栽培品种的分类研究

    作者:刘新育; 郑姣; 马向东; 姚占芳 刊期:2005年第06期

    选用我国白灵菇的13株主栽品种和1株糙皮侧耳作为参照,按其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结果显示:13株白灵菇可分为4个大类.说明我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间遗传物质相似程度很高,表明现有栽培品种缺乏丰富的基因型,品种比较单一,市场上白灵菇命名的混乱情况,不仅有同种异名的情况,还有异名同种的现象,亟待整顿和规范.

  • 保藏、组织分离和多孢分离三种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作者:熊鹰; 唐利民; 姜邻 刊期:2005年第06期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茵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茵株与保藏菌株间茵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问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鸡腿蘑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组织...

  • 巨大口蘑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李涛; 刘鸿高; 王元忠 刊期:2005年第06期

    巨大口蘑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营养丰富,品质佳.现经驯化选育栽培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新菌种,子实体丛生或簇生,个体肥大,质地致密,脆而鲜甜,口感细腻,清香浓郁,盖柄口感一致,外形美观,不易开伞,细胞分生缓慢,又不易生虫或腐烂,耐贮运性好,适宜鲜销和加工.在4~6℃条件下,保存期可达30d不变色味.它表现出优良的产品性状,较...

  • 泡沫房熟料品字型叠放栽培草菇技术

    作者:陈金华 刊期:2005年第06期

    草菇栽培历史至今已有300多年,经历了堆式栽培、层架立体栽培(塑料大棚或蘑菇房)等方式,其灭菌方式都采用了一次发酵(堆制)或二次灭菌(堆制加巴氏灭菌)等方式.这两种栽培方式灭菌不彻底,目前国内虽分别有熟料栽培和采用塑料框栽培方式,但都是单一的局部改进.丽水市农科所通过栽培实践,以泡沫房熟料"品字型叠放"方式栽培草菇,出菇面积远远大于床...

  • 茵物学家科海萍踪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一五五 乐静珠 我国当代真菌学家。早期有兴趣于酵母菌的研究,后转为子囊菌类黑壳菌目Sphaeriales的分类研究,这些子囊壳小,分布广,种类多,文献浩翰的微型真菌,往往使人望而生畏,故国人问津者很少。有幸她有趣于此。九十年代,她根据国产材料与瑞典真菌学家Ove Eriks—SOil合作,有不少论文问世。乐为人谦和,少与人争,喜爱绘画艺术,

  • 鸡腿菇无公害生产技术

    作者:尹宝川; 梅福杰; 赖玲; 李松; 乔淑芹 刊期:2005年第06期

    1 产地环境要求 生产场地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周边2km以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远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m以上,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应符合GB/t18407-2001的要求.

  • 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了两种病毒

    作者:梁振普; 张小霞; 高鹏; 邱立友 刊期:2005年第06期

    利用差速离心和蔗糖梯度离心技术,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出了一种球状病毒和一种噬茵体,其中噬茵体为国际首次在香菇中发现.病毒的分离为今后香菇脱毒技术的建立以及病毒的进化与分类研究打下了基础.

  • 茶树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少英; 王卫东; 黎云 刊期:2005年第06期

    通过水、酸、碱三种浸提法从茶树菇子实体提取粗多糖,分别腹腔注射(200mg/kg)免疫小鼠,观察三种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碱提法多糖得率最高(1.45%).三种多糖提取物免疫组小鼠的脾指数、吞噬百分率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胸腺指数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尖端菌丝选育猴头菌多糖高产菌株

    作者:王楠; 任大明; 龚涛; 关艳丽; 杨阳 刊期:2005年第06期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尖端茵丝,在辐照剂量为800Gy和剂量率为27.84Gy/min的条件下选育出一株猴头茵多糖高产茵株.其拮抗试验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试验均证明其为变异株.经液体培养其生物量和原始菌株相比提高14.2%,茵丝多糖产量提高2倍.经6次传代培养后,其生物量和菌丝多糖产量较稳定,且明显超过原始菌株,表明其遗传稳定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