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4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石油与能源 、经济与管理、和谐社会构建、政治与法律、历史与哲学 、文化与传播、语言与文学、高等教育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国际刊号:1673-5595
国内刊号:37-1447/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68
复合影响因子:0.98
总发文量:2004
总被引量:31214
H指数:42
引用半衰期:5.6141
立即指数:0.0585
期刊他引率:0.8847
平均引文率:9.3561
  • 扒楼沟剖面二叠系辫状河砂体构型与非均质性特征

    作者:王越; 陈世悦; 李天宝; 梁绘媛; 王剑 刊期:2016年第06期

    通过露头实测、精细解剖与岩相分析等方法,结合岩石薄片与物性资料,对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二叠系山西组辫状河砂体的构型与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主要发育河道和心滩2种成因砂体,河道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t,心滩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m-M-Sm-Sp-M-Sp或Ge-Sm-St-Sm-St-Sp-M-Sp;辨状河砂体可划分为5级构型单元,由小到大...

  • 松南中央坳陷泉四段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油成藏主控因素

    作者:蔡来星; 卢双舫; 张训华; 黄文彪; 肖国林; 吴志强 刊期:2016年第06期

    基于“优质源岩控藏”理论和“储层甜点找油”思想,应用测、录井、试油、薄片等资料,系统总结松南中央坳陷区泉四段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剖析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油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油藏集中分布在长岭凹陷内及其周边斜坡区,具有“满坳含油、宏观连片”的特征和“东富西贫、南富北贫”的差异性;青一段下段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

  •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作者:罗超; 罗水亮; 窦丽玮; 程中疆; 胡光明; 李林祥 刊期:2016年第06期

    基于岩心分析、测井及生产资料,针对马岭油田下侏罗统延9油层组辫状河储层纵横向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通过确定层序格架内储层及渗流屏障空间分布,优选参数将储层划分为E、G、M、P共4类流动单元,结合测井交会分析、岩相相序解剖及沉积过程分析结果,对层序格架内流动单元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短期旋回中,储层颗粒的分选...

  • 盐效应和共同离子效应对方解石溶解度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陈勇; 王淼; 刘庆; 卓勤功; 张学军; 陈小兰 刊期:2016年第06期

    储层矿物的生长和溶解受控于成岩流体,在恒定温度条件下,对不同盐度和离子类型溶液体系中的方解石溶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盐度(〈20%)条件下,方解石溶解度随盐度增加而增大,但盐度过高会导致方解石溶解度降低,方解石溶解度最大值的盐度区间对应了高孔隙发育带;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gCl2体系中方解石的溶解度最大,NaCl体系中次之,K...

  • 基于同相轴优化追踪的多次波匹配衰减方法

    作者:谭军; 李金山; 宋鹏; 王磊; 张晓波; 钟梦轩 刊期:2016年第06期

    提出基于同相轴优化追踪的多次波匹配衰减方法,首先利用SRME预测得到的多次波记录生成多次波速度谱,然后应用同相轴追踪技术提取多次波同相轴旅行时信息,再通过同相轴优化追踪实现对多次波预测误差的校正,最后应用短时窗的FK滤波对多次波予以压制。该方法仅根据多次波同相轴旅行时信息进行匹配衰减,降低对多次波预测精度的要求,并且能够显著提高...

  • 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影响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作者:许巍; 柯式镇; 李安宗; 陈鹏; 朱军; 桑泉 刊期:2016年第06期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钻铤、线圈衬底、天线槽、天线槽填充物及屏蔽罩等仪器结构对随钻电磁波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仪器结构中低阻的钻铤、线圈衬底和屏蔽罩导致电磁信号明显衰减,而高阻的天线槽填充物对仪器信号无明显影响。在兼顾仪器机械强度的条件下,通过减小天线槽深度、增大天线槽长度和占空比可以降低电磁信号衰减。仪器结构...

  • 低孔隙度储层碳氧比测井灵敏度提高方法

    作者:刘军涛; 张锋; 张泉滢; 侯国经; 张皓评; 丁凡 刊期:2016年第06期

    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在确定储层剩余油饱和度及评价水淹层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碳氧比测井在低孔隙条件下对含油饱和度的响应灵敏度,采用高斯与线性组合模型,拟合实测伽马能谱特征峰获取特征系数,并结合碳、氧元素标准伽马能谱,形成一种碳氧比值计算新方法;通过处理已知组成的混合伽马能谱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采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

  • 面向随钻的井筒可视化方法研究

    作者:段友祥; 仝兆岐; 李卿; 孙歧峰; 李洪强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针对随钻过程中数据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井下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性,以随钻井轨迹数据和随钻测井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并给出随钻井筒可视化建模的方法,建立立体井筒模型。基于成像原理给出钻遇地层可视化建模方法,建立地质属性映射模型,采用纹理技术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随钻井筒的三维可视化。利用Open Inventor图形开发工具包,实现三维井筒的...

  • 粒子破岩钻进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瑞和; 王方祥; 周卫东; 徐依吉; 王明波; 仲冠宇 刊期:2016年第06期

    粒子破岩钻进技术在提高深井硬地层和强研磨性地层钻进速度和效益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实际,对粒子破岩钻进的技术路线、粒子注入系统、回收系统以及适合于粒子冲击破岩的井下破岩工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稳定地将高硬度和高研磨性的粒子注入到高压钻井液中,并使...

  • 液氮磨料射流流场特性及颗粒加速效果研究

    作者:黄中伟; 蔡承政; 李根生; 田守嶒 刊期:2016年第06期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考虑液氮物性变化以及液氮与磨料颗粒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模拟液氮磨料射流流场,并分析液氮射流对磨料颗粒的加速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喷嘴压降下,液氮磨料射流不仅具有比磨料水射流更高的射流速度和颗粒速度,而且能够在壁面上产生与水射流相当的射流冲击效果;液氮射流能够对颗粒产生较好的加速效果,最大颗粒速度随着喷...

  • 可脱离式充填筛管用降解剂的研制及降解机制

    作者:齐宁; 刘帅; 李柏杨; 方明君; 田壮壮 刊期:2016年第06期

    研制一种新型的油田防砂用可脱离式充填筛管,其技术关键是实现井下PLA-T管体的快速有效脱离。以PLA-T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一种降解剂配方,并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对降解剂进行耐温、耐盐、耐稀释等性能的评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反应过程中PLA-T表面的微观变化,分析PLA-T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最优降解剂配方为w(丙酮)∶w(二甲...

  • 基于旋转阀控制脉冲重构的钻井液QPSK信号解码及误码率分析

    作者:沈跃; 张令坦; 曹璐; 盛利民; 李林; 苏义脑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钻井液压力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具有高密度携带及传输井下信息特点,其信号的解调与解码关系到所携带信息的正确恢复。通过建立信号的相位解调及旋转阀转速控制脉冲重构的数学模型,研究解调系统固有干扰及信号噪声对脉冲重构的影响;根据重构脉冲的幅度判别研究信号解码的可行性;通过建立重构脉冲的信噪比数学模型,对误码率进行理论分析。结...

  • 添加纳米SiO2颗粒的泡沫表面性质及调剖性能

    作者:孙乾; 李兆敏; 李松岩; 李宾飞 刊期:2016年第06期

    泡沫驱在三次采油中取得了很好的开采效果,但是泡沫的稳定性制约其应用,在表面活性剂中加入纳米SiO2以提高泡沫的稳定性。利用Tracker全自动界面流变仪测量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界面扩张黏弹模量;利用微观驱油试验模型分析添加纳米SiO2泡沫体系的驱油机制并与普通泡沫体系进行对比;利用岩心试验研究纳米SiO2含量对泡沫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 增强型地热系统热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

    作者:孙致学; 徐轶; 吕抒桓; 徐杨; 孙强; 蔡明玉; 姚军 刊期:2016年第06期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利用水力压裂地下高温岩体形成人工热储,通过载热流体循环提取干热岩(HDR)所存储的地热能,其开采过程包含渗流、热能交换及岩体介质变形,为典型的热流固(THM)耦合问题。将裂隙岩体视作基于离散裂隙网络和基质岩体的双重介质,给出THM耦合的数学模型,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COMSOL Mutilphysic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裂隙岩体温...

  • 三元复合驱组分协同作用规律研究

    作者:刘哲宇; 李宜强; 王晓光; 楼仁贵; 余昭艳; 田坤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三元复合驱中聚合物、碱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能够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各组分存在的色谱分离会使协同作用大为减弱。通过一维长岩心研究二元/三元体系各组分在线性流过程中吸附规律差异,然后制作二维平面物理模型研究三元复合驱径向流过程中各组分运移规律,判断出三者的协同作用距离,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矿场试验结果论证用变浓度多段塞代替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