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1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大变局与战略全局、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4921
国内刊号:11-1211/C
全年订价:¥ 130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0.4
复合影响因子:7
总发文量:1529
总被引量:118583
H指数:182
引用半衰期:5.3077
立即指数:0.4157
期刊他引率:0.9897
平均引文率:42.7978
  • 《中国社会科学》三十年与当代中国学术成长——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

    作者:俞吾金; 顾海良; 王绍光; 于沛; 汤一介; 唐凯麟; 徐显明 刊期:2010年第06期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1月创刊)迎来创刊30周年华诞。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和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团结了一大批学界...

  • “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作者:顾海良 刊期:2010年第06期

    《中国社会科学》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无论在推进专门学科研究的精深上还是在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广博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我以“问题”人手,表达对其“而立之年”的祝贺,希望该刊能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上作出新的贡献。

  • 中国政治学三十年:从取经到本土化

    作者:王绍光 刊期:2010年第06期

    198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创刊时,在北京大学读法律的我还不知道政治学为何物,因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政治学那时还没有正式恢复。

  • 中国世界史学者的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和新时期的世界历史研究

    作者:于沛 刊期:2010年第06期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世界历史研究最深刻的变化,是在其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从翻译、编译,以及一般性地介绍向深入、系统、独立研究的转变,“世界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完全具备了任何一门科学学科所具有的科学形态,以及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方法。世界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队伍的成长、壮大,

  • 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

    作者:汤一介 刊期:2010年第06期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求我国56个民族共同来建设的“和谐社会”。我今天想讲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 财富伦理引论——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而作

    作者:唐凯麟 刊期:2010年第06期

    《中国社会科学》的创刊,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30年来,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高水平、广视野、前沿性和原创性为办刊特色,团结和推动中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拓创新,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艰苦探索和锐意创新,成为深刻反映学术...

  • 大学理念论纲

    作者:徐显明 刊期:2010年第06期

    拙作《生存权论》在《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发表,该文1994年获得全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文章在理论上的意义,被评价为:开辟了法学研究的新领域;在实践上的作用,被评价为:是中国人权外交和人权白皮书的理论根据,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作了理论准备;而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被评价为:在三项一等奖中,法学能列其中,

  • 梁赞诺夫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渊源

    作者:赵玉兰 刊期:2010年第06期

    梁赞诺夫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1)的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手稿、书信等的编辑出版事业。早在前MEGA1时期,他就提出了“维也纳出版计划”,并且身体力行地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1852-1862》。十月革命的胜利则为他全面、系统地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供了历史机遇。他所进行的MEGA1编辑...

  • 正负方法与人生境界——冯友兰哲学方法论引发之思考

    作者:李景林 刊期:2010年第06期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最具方法论自觉的哲学家之一。他早年特别强调形上学概念命题之不涉及内容的形式性意义,对负的方法范围的界定亦嫌过狭,这对理解正负方法的统一内涵造成了一些理论困扰。晚年他据“具体共相”的观念反思其哲学系统,在肯定哲学概念范畴形式性的同时,揭示了它作为把握实在的方式及其思想运动的“特殊内容”,实现了理智概念与...

  •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方法

    作者:韩水法 刊期:2010年第06期

    构成主义体现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及西方人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特征。构成主义分为狭义、广义两种类型,前者即罗尔斯的政治构成主义,后者指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般方法。现代西方政治哲学以理性为基础,通过广义构成主义方法建立其基本观念和观点,各种程序、义例或模型,以及有关社会一国家的基本规范、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与制度的构想...

  • 公共财政与中国国民收入的高储蓄倾向

    作者:徐忠; 张雪春; 丁志杰; 唐天 刊期:2010年第06期

    将国有企业从“企业部门”中分离出来,与“政府部门”合并为“公共部门”,其储蓄率称为“公共部门储蓄率”;并将非国有企业与居民合并为“私人部门”,其储蓄率称为“私人部门储蓄率”。据此提出的中国高储蓄率的公共财政假说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储蓄率持续高涨,是由政府的赢利性动机及其对公共财政职能产生的挤出效应推动的,并带来了公共...

  • 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及其均衡增长效应

    作者:李永友; 沈玉平 刊期:2010年第06期

    不断扩大的地区间差异正在困扰着中国发展,并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为了缓解地区间差距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中国政府在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之后确立了具有集权倾向的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通过财政资金的大规模双向流动,这种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和财政能力的地区间均等。但作为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在均...

  • 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

    作者:蔡昉 刊期:2010年第06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城镇就业的持续扩大,使城乡居民从就业收入的增长中分享了高速经济增长的成果。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对普通劳动者和家庭的社会保护机制尚不健全。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一方面,居民大大提高了对更加充分、均等的社会保护的制度需求;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激励...

  • 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

    作者:赵旭东 刊期:2010年第06期

    社会学在中国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性格。显而易见,这些性格在新的世界格局下还将继续保持下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不可改变,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使其自身发生改变的,如此,一个学科才会命运长久。在今天,这种改变更加需要一种有自觉意识的对于原有界限的超越,

  •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作者:朱岩 刊期:2010年第06期

    民法体系分为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内在体系的价值取向导引外在体系,而外在体系的各个要素——概念、规范与制度构成内在体系的载体。随着社会基础的变迁,现代民法内在体系形成了意思自治、保护弱者、信赖保护与自己责任的基本原则,并渗透到外在体系的概念、规范与制度中。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结合中国社会基础,重视民法双重体系的建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