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1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大变局与战略全局、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4921
国内刊号:11-1211/C
全年订价:¥ 130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0.4
复合影响因子:7
总发文量:1529
总被引量:118583
H指数:182
引用半衰期:5.3077
立即指数:0.4157
期刊他引率:0.9897
平均引文率:42.7978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一种基于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境遇的思考与批评

    作者:张曙光 刊期:2006年第04期

    多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由于存在着重视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而轻视“超越性”的思想倾向和研究要求,也产生了一定的浅表化问题。这非但未能对现实实践及其观念中的物化和短期化问题给予清醒的反思和深入的剖析,反而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在指出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或不足...

  • “预付人权”:一种非西方的普遍人权理论

    作者:赵汀阳 刊期:2006年第04期

    对于一个被公共化的共享概念,西方人权文化的历史背景不意味着解释的特权,既然人权被认为是普遍有效的概念,它就必须在理论上是开放的,在文化上不可以设限。天赋人权在理论合法性上的失败,特别表现为它所包含的自毁逻辑。人权制度只能以公正原则作为唯一最高原则去定义人权体系,人权就是每个人能够被公正对待的权利。预付人权理论认为,每...

  • 发展伦理学的范式研究

    作者:陈忠 刊期:2006年第04期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作为对发展的目的、内容、手段等进行根本性价值反思的交叉学科,发展伦理学应该是一门真正的“显学”。但目前的发展伦理学却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存在深层的“范式危机”。正如库恩所说,范式转换推动知识更新。“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①因此,“范式意识”的自觉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方法论标志。本文...

  • 《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

    作者:杨国荣 刊期:2006年第04期

    对名与言的考察,构成了《庄子》哲学的重要方面。以名实之辩为背景,名与言的考察既涉及语言形式与涵义的关系,也指向概念与对象的关系。与名实之辩相关的是言意之辩,后者所指向的,是言与意的关系。同时,对《庄子》而言,名言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存在的“分”和“别”,“道”作为存在的普遍原理,则以“齐”与“通”为内在品格,后者使道与...

  • 所有制结构改革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

    作者:胡一帆; 宋敏; 郑红亮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所有制多元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该数据是由世界银行在1996-2001年间对中国5城市6部门700多家公司进行调查后得到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1)私有股份和外资所有股份对公司生产率较国有股份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在私有股份中,法人股和高管及其雇员持股能够有效促进公司生产率,而外部人持股则不能。(2)在国...

  •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

    作者:曾湘泉; 于泳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基于可变参数的假设,构建包含自然失业率变动过程和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的状态空间模型,应用Kalman滤波方法,估算出了1992-2004年随时间变动的自然失业率曲线。实证结果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具有不断升高的自然失业率,并在2002年达到最大值;其后,自然失业率一直在4.8%-5.6%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自然失业率的...

  • 中部六省基尼系数的估算研究

    作者:王祖祥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提出利用中国的《统计年鉴》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估计基尼系数的方法,并对中国中部六省的基尼系数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农村与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都不大,但城乡加总的基尼系数都很大,这说明决定各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关键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目前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正面临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 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

    作者:王少平; 杨继生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以我国工业12个主要行业为横截单元、以各行业1985-2002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建立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综列协整模型,通过综列单位根和综列协整检验以及完全修正的OLS估计,研究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的综列协整关系,并基于综列误差校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整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

  • 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

    作者:李煜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强调教育不平等产生机制、具体制度设计和社会状况背景三者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恢复高考后,家庭教育背景成为改革初。期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992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教育体制受市场化的冲击,家庭阶层背景的效用显现,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转变为资源转化与文化再生产双重模式并存。其...

  • 异质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交叉压力”假说的理论脉络与解析

    作者:胡伟; 李德国 刊期:2006年第04期

    社会发展的利益多元化和组织多样性是开放社会的结构特征,而社会分层、矛盾、对抗、冲突和变革也往往与之相伴随,这种貌似悖论的发展张力构成了20世纪以后西方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西方传统的政治社会学认为,压力、紧张和冲突是一种分裂性的消极因素,是社会系统内的“病态形式”。而兴盛于1950年代的“交叉压力”(cross-pressure)理论假...

  • 人的保护: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

    作者:薛军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提出将人的保护确立为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中国民法典中的人是个体性和社会性因素的统一。在中国民法典的编撰中必须:(1)克服传统民法的财产中心主义,以人的保护取代抽象的财产权保障在民法典中的核心地位;(2)放弃对民法中的人的行为设定一个统一的模式,根据入的行为的具体性质进行具体的法律调整;(3)出于入的保护的要求...

  • 物权法定与物权自由的经济分析

    作者:张巍 刊期:2006年第04期

    伴随中国物权法与民法典的制定,海峡两岸对物权法定原则质疑日渐增多,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物权法定的一些理论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从信息成本外部化与挫折成本这两个方面探讨物权法定以及物权自由的成本一效益问题。由此得出结论:物权法定的挫折成本主要源自法律对物权、债权的不同救济方式,而物权自由的信息成本外部化则是局部性的...

  • 商事组织的法律构造——经济功能的分析

    作者:李清池 刊期:2006年第04期

    实践中商事组织形式的发展要求拓展研究思路,以更加重视功能的视角来探讨商事组织的性质及其法律规范。借助企业理论与法经济学视角,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商事组织的法律构造:一是作为其基础的独立资产,二是基于资产的性质而形成的治理机制。前者必须通过法律方有可能形成,后者则可以利用合同来设计。通过对公司与信托制度的比较,这一分析...

  •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作者:董之林 刊期:2006年第04期

    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念,基本否定了“十七年”文学,赵树理小说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种元叙述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内部就表现出知识等级化倾向。赵树理坚持传统的文艺形式,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开拓了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文学途径。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小说既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时代...

  • 论唐代的规范诗学

    作者:张伯伟 刊期:2006年第04期

    唐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何在、地位如何,学术界至今仍莫衷一是,亟待从总体上予以说明并作出切实的分析。唐代诗学的特点在于“规范”,而“规范诗学”的要义在“怎么写”,因而唐代诗学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