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吟诵专题、论文索引与摘要、书评、综述、会议纪要与综述、学人志、诗歌中心研究动态

主管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539
总被引量:121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2.0429
  • 格律与自由之辨:林庚诗学的意义

    作者:冷霜; 段从学; 姜涛; 张洁宇; 孙晓娅; 张桃洲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时间:2006年10月20日一、"现代派"背景下的格律探索冷霜:我想先交代一下《分叉的想象》这篇文章的写作情况、基本的思路。这篇文章是我博士论文其中一章的主体部分,发表在最近这期《新诗评论》上之前又作了一些修订。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已经注意到林庚在30年代所谓"现代派"诗人中的特殊之处,但是对他的具体的认识是在这一部分内容的...

  • 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从《沪杭道上》谈起

    作者:姜涛; 段从学; 冷霜; 孙晓娅; 张桃洲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时间:2006年12月23日张桃洲:我先谈谈《沪杭道上》这篇文章的写作情况,就算抛砖引玉吧。把砖抛出来,希望能在讨论中碰撞出来些话题。这篇文章源于我的一次阅读,大概是在2000年,当时我还在南京,读到姜涛的一首《沪杭道上》,在民刊《诗歌通讯》上。这首诗让我很有触动,它的写法有些特别,里面有反讽,有对前人诗句的戏拟。于是我脑子里一...

  • 2007年新诗研究论文索引

    作者:乔婷婷; 马富丽; 崔月萍; 张凤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1月份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田皓,《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5-47页。2.《暗中的使命——<十大版主联席阅读>的肩中》,徐敬亚,《特区文学》,2007年第1期,第139-141页。3.《艾青诗歌创世象征历程——论象征主义对艾青诗歌的影响》,范兰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 2007年新诗研究论文摘要

    作者:孙晓娅; 马富丽; 崔月萍; 张凤; 乔婷婷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1月份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田皓,《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5-47页。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人们创作了一系列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和追求生态和谐发展为主题的诗歌。这些诗歌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对整个宇宙系统中的生命进行审美观照...

  • 2007年新诗研究硕士、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张凤; 崔月萍; 马富丽; 乔婷婷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2007年硕士论文1.《1940年代新诗现代化诗学思想研究》,作者:龙杨志,导师:吴思敬,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科专业名称:文艺学。"新诗现代化"植根于一种诗歌观念创新的理想,它以现代化的思维表达了对诗歌的"既然状态"的反叛,因为切身感受到过去形式的局限性而导致它义无反顾地去寻求一种更合乎"诗歌本质"的

  • 文本背后的新诗史:个人经验、审美话语与政治——关于《回顾一次写作》的对话

    作者:段从学; 张雅秋; 姜涛; 冷霜; 周瓒; 孙晓娅; 张桃洲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时间:2008年1月4日段从学:《回顾一次写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文本,一部很有趣味的书,读起来有很多轻松愉快的片段。谢老师和洪老师他们把这本书定位成一次友谊性质的回顾,一次对过去的生活经历的回顾,上次在昌平的座谈会,也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不过,我觉得这部书里的好多东西,其实超出了友谊的回顾和纪念性质。从形式上...

  • 一部原生态的现代诗歌史——评沈用大《中国新诗史(1918-1949)》

    作者:周逢琴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与其他文类的文学史相比,诗歌史的写作显得更为私人化一些,几乎未见有哪一部现代诗歌史是由多人合作完成。这一方面是与诗歌本身的特征有关,个性鲜明的诗歌往往人言人殊,多人合写可能会有严重分歧;另一方面也与作者的素质有关,能全身心投入诗歌史撰写的人,大多曾经钟情于诗歌写作,写诗的激情或许已经泯灭,结撰诗史却成了那份诗情的婉...

  • 重塑“现代”的面相——《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读后

    作者:刘佳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讨论现代与古典的关系,是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就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而言,由于研究对象身处的特殊历史阶段,现代与古典,或者说现代与传统的命题更具有进入研究对象、确立自身研究位置的决定性意义。然而,长久以来,"传统"的问题和"西方"的问题并列纠结,现代文学研究处在这两个强势"他者"的阴影之下,使得诸多现代文学本身的问题变成了其与...

  • “城市诗学”理论范式的构筑——评张林杰《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

    作者:卢桢; 罗振亚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193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条诗歌流脉,分别由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左联"作家和以戴望舒、卞之琳领衔的"现代诗派"承载,各自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这一时期诗歌的研究近些年已成为诗评界的热点话题。只是由于"诗歌回到本体"研究思路的被推崇,使现代主义诗歌倍受宠爱,而对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左翼诗歌研...

  • 重回起点:新诗发生学意义上的再认识——评《胡适新诗理论批评》

    作者:鲍昌宝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近年来,对中国新诗的发生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概其要,主要向两个方面运思:一种是从社会学、文化学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新诗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新诗和都市文化、新诗与大众传媒、新诗与现代教育等关系,重点追寻新诗的合法性问题、新诗的出版与传播问题和新诗的自我衍生问题;另一种是从诗学理论和诗歌语言视角出发,探讨新诗的理论建设对新...

  • 时间态度和文学见证——唐晓渡《今天是每一天》简评

    作者:龙扬志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今天是每一天》是唐晓渡先生新近出版的一本文集,按内容分为四个栏目:"人与事"、"重新做一个读者"、"沉思的旋转门"、"对话与潜对话",一共收入作者38篇文章。正如书名所涉及的时间意义一样,不同年代的文章共时呈现到读者面前,抽象的历史便变成了一本可以逐页翻阅的日历,这种时间与空间关系的互换而带来的特殊阅读效果,在作为与新时...

  • 新诗著作叙录(2007)

    作者:刘福春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诗集《个人记忆2004-2006》,安琪著。汉语诗歌资料馆(北京)2007年1月出版。为"当代诗人馆藏丛书"之一种。大32开,目录7页,正文183页。收有《时光何其漫长》、《风是固体的》、《相爱之诗》等诗,分为《短诗》、《三首顶针格体诗及三首长诗》2辑。安琪,原名黄江滨,女,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曾出版诗集《歌·水上红月》(1993)、《奔跑的栅...

  • 中国现代长篇叙事诗(1937—1949)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作者:王汉林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诗人穆木天激情预言:民族叙事诗的时代到来了!的确,这一场空前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个伟大而激动人心的时代促使长篇叙事诗的创作逐渐升温并走向繁盛。抗战爆发后,解放区、沦陷区和国统区的各不同流派的诗人和评论家们都紧密团结在"抗战与民主"的旗帜下,以沉郁而凝重的诗篇,开辟了纪念碑式的大叙事诗方向。由此,现...

  • “白洋淀诗群”研究综述

    作者:顾巧云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在河北省白洋淀生活着这样一群知青诗人,他们读书、写作,在特殊的年代里艰难地思考和探索,悄悄地进行着一场现代主义的诗歌实验,无心之为却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们在""间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活动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为人们所了解,贝岭的《作为运动的中国新诗潮》和多多的《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

  • 卞之琳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肖佳 刊期:2008年第02期

    <正>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亮相文坛的,其代表作《断章》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他的诗集有:《三秋草》(上海新月书店代售,1933年5月)、《鱼目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汉园集—数行集》(与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合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慰劳信集》(昆明: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