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ese Calligraphy

杂志简介:《中国书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3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_蔡襄书法研究特辑文丛、经典_蔡襄书法研究特辑、学术_访碑、学术_美学、学术_史论、学术_考证、学术_简牍研究、学术_论坛、创作_展...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3-1782
国内刊号:11-1136/J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8849
总被引量:2190
H指数: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6676
  • 传统书法批评与文学修辞:在书面表达中寻求艺术通感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丛文俊 刊期:2017年第24期

    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文学化表达是古代书论的普遍现象,其中又以汉唐书势、书赋、书评、书铭、书赞之类的文学修辞尤为突出,属于因文及书的特殊现象,其传于后世也是出于艺文之需,并非专为论书而作。但是,这些文体篇什以其华美的藻饰,使天地万物、人情物理等文学意象与书法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以此成为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启蒙,翰墨之道也由此...

  • “大艺术观”与当代书学研究

    作者:刘宗超 刊期:2017年第24期

    刘宗超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兼擅,“大艺术观”“关注当代”“‘学’‘术’结合”是他多年来所追求和秉持的学术理念。本期专题特刊刘宗超谈其治学历程、理念和方法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深入了解其学术、艺术思想及成就有所启发。

  • 民国初期甲骨文书法创作研究

    作者:李方重 刊期:2017年第24期

    民国初期甲骨文的发现和整理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一些甲骨学者和书画艺术家诸如罗振玉、孙诒让、王襄、丁辅之、丁佛言、简经纶、叶玉森等对甲骨文书法的艺术价值做出了充分肯定,并亲自创作实践。从当今甲骨文书法创作的全面繁荣来看,民国初期的甲骨文书法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 庾肩吾《书品》的审美趣味及书法史观

    作者:吴嘉茵 刊期:2017年第24期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成书于南朝梁的庾肩吾《书品》。从“上品”书家看庾肩吾的品第趣味,偏重于书家的独创性与高超书艺;分析“下品”书家,可见《书品》的品第门槛在于书作是否有抒情性;从《书品》品第“草、正”书体,可见时代对书体选择的趋势;“四贤”地位的排序,则反映出妍质之风的嬗变。

  • 邓石如篆法“不合六书”辨

    作者:杨帆 刊期:2017年第24期

    邓石如的篆法偶有彣饰、增损,或用俗字,或所用非本训字,既不是落笔皆本《说文》,也非字字经得起验证。其遭到同时期学者书家“不合六书”的批评,正说明当时篆书创作的一种良好风气,即不仅重视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也应讲求篆字的合于法度,笔法、结字等形式美的创新,须以字形结构的合六书为前提,才是有学术根底的书法创作。

  • 新出《东汉吴房长张请雨摩崖石刻》校释与韵读

    作者:张鑫裕 刊期:2017年第24期

    本文对河南省驻马店市新出《东汉吴房长张氾请雨摩崖石刻》中的一些疑难字句进行了探究,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释文,纠正了先前考释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如改释“张汜”为“张氾”、“晏臻”为“娄(屡)臻”等,并对刻铭的押韵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 庾肩吾《书品》品评标准试析

    作者:丛思飞 刊期:2017年第24期

    庾肩吾《书品》历来研究者多,但涉及本文中品评标准探讨者鲜,本文从庾氏文本出发,分为四个专题:“一品虚设”与《书品》分级之关系、“上上品”标准之例析、技术性与个性化标准、传承谱系与书家行状进行探讨。且本文结合魏晋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时代风气等因素,参考绘画品评为拓展,从《书品》上品、下品两极考察其品评标准...

  • 论汤临初书学思想的意义和局限

    作者:黄晓慧 刊期:2017年第24期

    汤临初认为,字有自然之形,笔有自然之势,它们决定着书法的自然之法。自然之法是客观存在的,古人已经探索清楚了书法的自然之法,要通过学习古人而掌握这些自然之法。书写要顺势而为,排除己意而合于自然。汤临初的书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反叛性和批判性,提出了对“字如其人”论的质疑,他的书学思想的局限在于过于强调书法中的自然,而忽视了人为的作用...

  • 文学观念下“尚意”暗流与中晚明书风

    作者:桑盛荣 刊期:2017年第24期

    在追求“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下,明初书学继承了赵孟頫“推古意以明道”的书学观念,却阻隔了宋以来“尚意”书风的流布,使得“尚意”书风逐渐转入暗流。但是随着“吟咏性情”观念逐渐回归,宋书逐渐得到肯定,又促进了中晚明浪漫书风的兴起。

  • 以规矩促雅正——虞集书法观研究

    作者:雷雨 刊期:2017年第24期

    虞集是有元一朝之文宗,位居“元四家”之首,是继赵孟頫之后在元朝官居二品的汉人。身为奎章阁大学士的虞集在书法上以隶书著称,其书法史观在元朝很有代表性。虞集在诗文书法方面都有着规范、雅正意识,其书法观形成了从指导思想到书学实践更为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其隶书观以带有规范性的曹魏隶书为本,其楷书观借唐法晋,讲求由“法度”到“韵度”的...

  • 贬谪黄州与苏轼书风的转变

    作者:周再新; 王希俊 刊期:2017年第24期

    受“贬谪黄州”事件以及黄州环境的影响,苏轼的心态、书学思想和书法风格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首先,“贬谪黄州”使他的思想熔儒、释、道三家于一炉,保持一种稳定、平和、旷达的心态;其次,他的书学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出了“书如其人”和“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书学思想;最后,他的书法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之前的晋人“姿媚”...

  • 赵之谦汉画像二印考论

    作者:吴浩 刊期:2017年第24期

    将汉画像引入边款是赵之谦在篆刻中的一大创举,是其在篆刻边款中践行“印外求印”思想的具体表现。学界对此虽不乏关注,深入者却鲜见。本文对刻有汉画像的两方印在刊刻时间、参照对象以及刊入目的进行了考论,并以此走进赵之谦这位一生刻印不满四百方却言“为六百年来橅印家立一门户”的内心世界。

  • 历代《燕然山铭》流传版本源流略论

    作者:张清文 刊期:2017年第24期

    中蒙联合考察队在蒙古国发现《燕然山铭》,确属重大发现,但是在此刻铭发现之前。文献记载及传世资料中便有多种《燕然山铭》存在,通过对历代《燕然山铭》的总结梳理,可以理清各种版本之间的源流及演变情况,也可对历代多次重刻《燕然山铭》的目的及意义有进一步地思考和研究。本文中所涉及拓本及背景资料,多系首次刊载,对于蒙古国《燕然山铭》的...

  • “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专题

    刊期:2017年第24期

  • 汉字问题、《说文》的重要性及甲骨文的书法价值

    作者:黄天树 刊期: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