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

中国人大杂志 部级期刊

The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人大》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44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总编絮语、资讯、特稿、学党史开新局、关注、主任笔谈、观察、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建党百年 新时代人大工作巡礼、地方立法·赓续红色血...

主管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国际刊号:1671-542X
国内刊号:11-3442/D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7288
总被引量:3720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92
期刊他引率:1
  • 刑诉法修改的社会意义

    作者:徐燕 刊期:2011年第18期

    如果把刑诉法修改草案中某些冷静的法律语言还原为现实,它温情的一面立刻可以显露出来。比如被告近亲可不出庭作证,不能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等,在公权力的稍作让步中,私权利得到了更多人性之光的照拂。

  • 看点

    刊期:2011年第18期

    吴邦国:合作委员会为中俄关系注入新活力 9月14日,吴邦国委员长应邀启程前往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四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俄联邦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动作

    刊期:2011年第18期

    我国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会上,新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规定,要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

  • 官员要管得住自己的“后院”

    作者:致远 刊期:2011年第18期

    9月6日,某著名歌唱家15岁的儿子等人在北京海淀区马连洼北路西山华府小区附近因与一对夫妻发生纠纷,出手将夫妻二人打伤住院。此外,该人无证驾驶,车内有仿真冲锋枪等,被人拍下后放到了网络上。这一事件立时在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官爹罩儿去战斗”、“恨爹不成刚,怨爸不双江”等一时之间成为网络流行语。

  • 从停车管理看社会管理

    作者:解文 刊期:2011年第18期

    如今,汽车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们来说犹如鸡肋,弃之则得忍受每日挤公共交通工具的艰辛,拥之又得为费用日渐上涨且一位难求的停车位苦恼。一味提高停车费肯定不是解决城市道路汽车承载力不够的根本之策,况且,中国的汽车人均保有率在世界范围并不算高。

  • 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深意存焉

    作者:敏林 刊期:2011年第18期

    不久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活动,组织部分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视察2008年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这一举措在广东省是第一次,在省级人大也不多见。从报道的效果看,实在是有眼光,点到了代表建议办理的“七寸”。

  •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体现了保护人权

    作者:辜胜阻 刊期:2011年第18期

    8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8月25日,在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从多重视角对刑诉法修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此,特摘发,以飨读者。

  • 修法应关注弱势群体

    作者:李建华 刊期:2011年第18期

    现行刑诉法执行过程中,司法和执法部门过多关注怎么能够让犯罪分子伏法或者如何提起诉讼,但是百姓关注的是如何让诉讼过程公正,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比如,公安在侦查期间的非法拘禁,属于违法的刑讯逼供,虽然涉及公安干警的职业素质,

  • 法律不能一味强调与国外接轨

    作者:周声涛 刊期:2011年第18期

    刑诉法的修改,确实是必要的。这次修改的幅度很大,条文增加了60条,加上在原有的条文中文字和具体内容的修改近百处之多,一是体现了司法公正,二是尊重和保护人权、三是提高司法效率,

  • 修法兼顾了伦理与亲情

    作者:郑功成 刊期:2011年第18期

    我对这次修法有几个深刻的感觉,即这次修法进一步增强了刑诉法的公正性,进一步强化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等。第一,司法的公正性得到了强化,主要是对刑事诉讼的程序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包括律师如何行使职责,

  •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谈刑诉法修正案草案

    作者:本刊记者 刊期:2011年第18期

    记者:刑诉法修改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由于该法是对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又贴合民众的司法需求,公开征求意见后,大量民众参与了讨论。很多人认为,新亮相的修正案草案,在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将推进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 证据制度实现重大调整

    作者:彭东昱 刊期:2011年第18期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一切案件均需证据加以定案。 在诉讼过程中,司法实务部门长期存在着证据方面的困惑,而这些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比较原则,甚至可以说"相当粗略"。近些年来,为满足实践需要,各地出台了诸多证据改革措施,

  • 刑辩制度“大迈步”

    作者:李小健 刊期:2011年第18期

    现行刑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自1996年修正以来,已近15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刑事诉讼制度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不相适用的问题。

  • 技术侦查须严用

    作者:谢素芳 刊期:2011年第18期

    面对犯罪手段的日益隐蔽化和高科技化,侦查机关在侦办危害国家安全、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时,有时不得不采用监听、摄录、卧底等技术侦查、秘密侦查手段,国际上也已有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许可这些特殊侦查措施的使用。

  • 优化审判程序:公正与效率兼顾

    作者:李小健 刊期:2011年第18期

    2011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说明时表示,此次刑诉法修改在完善审判程序方面,主要涉及三大方面:调整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完善第一审、第二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