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Youth Study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7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企划、特别企划_青年的时间压力与过度劳动研究、青年工作、实证调研、典型研究、青年现象、青年文化、就业创业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2-9931
国内刊号:11-2579/D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05
复合影响因子:1.9
总发文量:2973
总被引量:2808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835
立即指数:0.0658
期刊他引率:0.9118
平均引文率:5.8182
  • 自我、权力与规训:可穿戴设备的社会学解析--以青年跑者为例

    作者:王健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个体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自我量化的日常实践已成为一种自我追踪文化。以"通过数字了解自我"为特征的量化自我成为人们自我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可穿戴设备生成的数据、符号、图像等表征手段,个体实现了作为虚拟主体的身体叙事,满足了人际交往等心理需求。在跑步健身中,可穿戴设备促进了跑者的自我赋权,这也间接使得自我量化成为一种数字劳...

  • 身体的数据化:可穿戴设备与身体管理

    作者:宋庆宇; 张樹沁 刊期:2019年第1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监控身体状况,管理和调整身体。借助可穿戴设备,人们依赖数字来了解自我和身体,表现出"身体数据化"趋势。本文选取跑步者群体,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们使用可穿戴设备情况,分析这些设备如何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可穿戴设备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探讨可穿戴设备与自我、身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可穿戴设备的出...

  • 在失控与控制之间:新技术嵌入下青年人的日常健康实践

    作者:涂炯; 王瑞琳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研究考察了健康与健身类APP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及意义。青年群体在所面临的独特社会处境和压力之下,选择APP来实现对身体与生活的控制和平衡。APP进行"身体教引"辅助青年人管理身体与生活,其扩展使用者的社交网络,再嵌入社会关系,还成为个体完善自身的"自我技术"。但APP既是问题的解决手段,也是问题的制造者。其从实现预定目标的辅助性工具变成...

  • 权力规训视域下的健身实践--以健身房为例

    作者:高昕 刊期:2019年第12期

    西方社会学理论对体育和身体的关注由来已久,尤其是福柯关于身体的理论影响深远。国内学者对健身活动的探讨普遍倾向于将健身当成一种被动的身体实践,鲜有从主客观结合的层面思考这一问题。本文沿用福柯关于身体规训的理念,以健身房中的健身者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身体被"凝视"、等级化、指标化等外部规训机制和身体意识觉醒、视健身为信仰以及自...

  • 青年非婚同居的财产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作者:于晶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以承认、保护非婚同居为前提,以青年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呈现的特点为基础,从其财产权益保护特殊性出发,探讨青年非婚同居财产权益保护的路径。在借鉴域外非婚同居财产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的同时,提出青年非婚同居财产权益保护的原则以及保护路径,即在完善立法的前提下,鼓励、倡导青年订立非婚同居的财产契约。

  • 改革开放40年青年价值观变迁轨迹及特征

    作者:黄英 刊期:2019年第12期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发生了嬗变,无论从社会舆论环境还是从个体心理需求,都影响着青年人的社会关注、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本文将改革开放40年青年价值观的变迁轨迹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86年、1987-1991年、1992-2006年、2007-2018年,探寻青年价值观从"有"到"无"的变迁过程,分析多层次...

  • 文化建构与网络时代政党青年组织的适应性变革

    作者:刘丙元; 张涛 刊期:2019年第12期

    技术问题其实并非网络时代政党青年组织进行适应性变革的根本问题,而在组织行为过程中掌握和贯彻网络思维才是关键所在。贯彻网络思维,适应网络时代的生存法则,增强组织的网络适应度,意味着组织要进行自我更新。组织的自我更新又必然会伴随着新的组织文化的养成或建构。无法生成新的组织文化的组织自我更新不可能是成功的更新,因为组织文化是理...

  • 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资本双重属性下青年就业的质性研究

    作者:余卉; 胡子祥 刊期:2019年第12期

    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充斥着民众的耳膜,折射出人们对社会资本是否能影响青年就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将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强弱关系的双重属性与青年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呈现和讨论。具体包括家庭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强弱关系如何从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机会提供等方面影响青年就业;两种社会资本如何交替出现呈现此消彼...

  •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基于海南55027份样本的调查分析

    作者:林洪冰; 郄海霞; 温小平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基于海南高校55027份的大样本调查,从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政治取向、对共青团工作参与和评价3个维度管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基本学习生活状况总体比较满意;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具有社会责任感,政治信任处于较高水平;能积极参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维权较为理性。学校应持续做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思想引领,...

  • “抖音”里的家乡:网红城市青年地方感研究

    作者:吴玮; 周孟杰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为媒介关照下的地方感研究,以网红城市为田野、重庆青年为研究对象。基于媒介城市理论背景,视"人-媒介-城市"三者为一互动场域,结合人文地理学"地方感"相关理论,打造"数字地方感"概念工具。运用质性研究访谈法,从城市媒介生活、城市意象、城市认同及城市依恋四个构面,对重庆青年日常生活、城市互动、媒介生产及地方意义建构等多层面进行分析...

  • 生产、维持和崩塌:明星人设的三重逻辑

    作者:刘诣; 汤国英 刊期:2019年第12期

    明星人设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是明星、娱乐资本、社会大众和粉丝多方力量共同互动的结果,因此存在"人设崩塌"的风险。本文从明星人设生产、维持和崩塌三个方面,分析了明星人设的内在张力,并认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明星人设需要满足粉丝和大众的角色期待、明星自身的角色认知,方能进行角色实践。而在这一过程中,明星人设维持的前台与后台、传...

  • 跨文化粉丝研究:学术史梳理与前瞻

    作者:侯雨; 徐鹏 刊期:2019年第12期

    "跨文化粉丝研究"是当前国内粉丝研究的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袭了粉丝研究的共性分析取向,关注于粉丝圈中的权力运作、阶层结构以及粉丝个体的情感体验等基本理论要素;二是与传统的本土化粉丝研究不同,它把"跨国粉丝圈""跨文化粉丝圈"或者"想象的粉丝共同体"定位为分析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将跨国/跨文化的属性差异...

  • 民国时期青年职业教育运动的社会学考察--以卢作孚社会建设试验为例

    作者:孙金 刊期:2019年第12期

    民国时期是各项社会建设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旨在自立自强以促成国家现代化的青年职业教育运动就是知识分子阶层为实现社会理想和抱负的有益尝试。首先,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入挖掘,总结出民国时期的青年职业教育运动呈现三大特点:应用分类式教育提升适应能力、军事训练磨炼青年心智意志和集团生活模式提高集体意识。其次,概述了民国时期青年职业...

  • 公平还是固化--80后与90后教育机会变迁的研究

    作者:沈晓婧 刊期:2019年第12期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各个层级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不同代际教育机会的获得影响不同。研究选取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与2015两期数据为研究对象,以10年为代际研究组,70后为对照组,分析不同代际类别下80后与90后中职、高中与大学教育机会获得的代际变化规律。利用多项Logit模型研究发现,城...

  •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译者群体的双重追求--民族大义的青年捍卫者和女性话语构建的引路人

    作者:赵启红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以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根植于五四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变迁,分析女性译者群体崛起的主客观必然性,省察其翻译活动及整体译作特征。聚焦社会语境下女性译者群体翻译主题的选择,探寻其与男性译者及主题选择的异同,揭示时代话语、女性话语双重追求的两难,厘定文化启蒙、思想救国五四话语的共建,植入多元女性形象、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