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Youth Study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7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企划、特别企划_青年的时间压力与过度劳动研究、青年工作、实证调研、典型研究、青年现象、青年文化、就业创业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2-9931
国内刊号:11-2579/D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05
复合影响因子:1.9
总发文量:2973
总被引量:2808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835
立即指数:0.0658
期刊他引率:0.9118
平均引文率:5.8182
  • 市场理性与文化乡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青年镜像与群体心态

    作者:胡小武 刊期:2019年第09期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包含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最终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青年成为最活跃、最有力、最常见的群体。青年群体的现实参与和努力,切实改变了广大乡村的面貌,并为全...

  • 从“离乡”到“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基于H省Z市1231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分析

    作者:罗敏 刊期:2019年第09期

    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青年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通过对H省Z市1231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发现,青年从“离乡”到“返乡”参与乡村振兴主要基于三种逻辑:宏观行动逻辑是受国家政策的号召,中观行动逻辑是青年社会责任的担当,微观行动逻辑是青年个人意愿的实现。面对部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不高的现实状况,...

  • 生存之忧与发展之惑:乡村振兴视域下青年村干部的角色重构

    作者:胡溢轩 刊期:2019年第09期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治理人才是实现治理有效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浙北Y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分析了青年村干部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遭遇的生存与发展困境。研究发现:青年村干部面临工作、生活、身份认同三重现实压力;乡村分利秩序、村庄传统权威结构、自身角色定位模糊是造成其处于边缘化困境的主因。因此,一方面需要青...

  • 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青年第一书记的行动范式

    作者:张登国 刊期:2019年第09期

    第一书记尤其是青年第一书记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通过参与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但在具体工作中,青年第一书记面临着诸如角色期待与实践偏差、社会融入与治理差异、“嵌入型”与“内生型”干部的博弈等一系列实践困境,制约了青年第一书记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座谈走访等形式,对青年第一书记推动基层治理...

  • 产业立体网络平台体系: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基础逻辑

    作者:李斌; 黄改 刊期:2019年第09期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以往青年群体因受制于结构因素逃离乡村社会而造成乡村发展主体缺失、乡土社会产业“脱嵌式”或“弱嵌入式”发展、城乡一体化阻滞等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青年群体成为乡村产业主体,需要通过网络化产业平台集约农村自然而分散的产业元素。而以农户、村庄、乡镇、县域为层级的四级产业立体网络...

  • 中国青年网络公共表达的动因与呈现--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理解

    作者:方飞 刊期:2019年第09期

    当下,中国互联网上公共议题涌现,青年公众日常而广泛的公共表达成为网络时代的社会行动。为进一步研究公共表达的行动意向和网络呈现,借助韦伯对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分类,本文把公共表达行动分为四类。在情感行动中,网络公共表达发生得非常快,几乎与议题产生同步,以简短的情绪化表达为主,情感成为一种动员方式。在传统行动中,网络公共表达体...

  • 城市“抢人大战”政策再定位——聚焦青年流动人才的分析

    作者:刘旭阳; 金牛 刊期:2019年第09期

    城市“抢人大战”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现象,催生了参差不齐的人才吸引政策。本文使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青年流动人才(45岁及以下、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回顾研究文献,从收入、住房、子女教育、落户意愿与产业结构等五方面,结合“抢人大战”的诸多人才引进政策,总结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剖析其背后问题,提出政策...

  • 城市青年“妈宝男”家庭权力关系——基于15个离婚案例的考察

    作者:张晶; 李冬梅 刊期:2019年第09期

    区别于以往人格心理学的视角,本文从权力关系的视角,对两地基层法院中的15起“妈宝男”离婚案件进行回溯性访谈与田野观察,重新审视了城市青年“妈宝男”婚姻破裂的机制。“妈宝男”作为联结夫妻轴和亲子轴的中心点,面临着夫妻、代际关系在资源、规范和行为层面的冲突。在资源层面,子代夫妻资源相对平等;亲代与子代“妈宝男”实现资源的向下传递...

  • 新时期的“娘家与婆家”:性别比例失衡下的压力转移

    作者:宓淑贤 刊期:2019年第09期

    李霞博士通过“娘家-婆家”分析框架,阐释了“70后”农村青年女性建构亲属关系的实践应用过程。本研究以华东地区芦山村为田野点,将“90后”农村已婚青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从权力结构的视角出发,以女性亲属关系的实践为理论基石,分析新时期农村女性建构的亲属关系之中的权力结构。结果显示,在性别比失衡的现状下,“娘家-婆家”权力结构是一种转...

  • 美貌能带来美满的婚姻吗——长相和身材对青年人群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尹振宇; 刘冠军 刊期:2019年第09期

    相貌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婚姻市场中的重要议价筹码,长得好看真的可以获得更美满的婚姻吗?文章利用2014年CFPS数据,通过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相貌对于青年人群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婚姻满意度的变量后,相貌能够对婚姻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长相评分越高的人婚姻满意度越高;而BMI(身材指数)对婚姻满...

  • 公私分离与青年流动人口的个体化困境——基于S市流入青年的个案分析

    作者:翁堂梅 刊期:2019年第09期

    随着血缘、地缘与业缘的断裂,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在制度的转变中分离,城市青年个体看似在努力寻求发展,实则困境重重。在公共领域的个人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一样周而复始地工作,而私人领域的个人在追求自我发展和寻求在城市中的情感慰藉之间迷失。同时,处于公私之间的家庭对于流动青年而言变得若即若离,尽管在社会福利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亲人之...

  • 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社会网络传播现象与机制研究

    作者:王军利 刊期:2019年第09期

    研究以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分析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失范问题,通过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并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1)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传播、扩散呈现出明显的人群聚集现象,即人际传播或者传染;(2)人际关系网络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扩散范围与速率,行为传播的同群效应特征突出;(3)同质性、中心性、传递性等社会网络属性特征,是制约身...

  • “五四”先进分子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及启示

    作者:王冠中; 张乐 刊期:2019年第09期

    五四时期,在“群盗入室、白刃环门”的国际局势中,面对国内“种弱国贫兵窳”的现状,先进分子将民族振兴的重任寄托在青少年群体身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给予了极大关注,不仅强调了青少年健康对于个体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价值,而且还对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以及青少年自杀问题进行了详尽探讨,并由此提出了维护和促...

  • “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

    作者:缪笛 刊期:2019年第09期

    “佛系青年”当前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范畴内的热点问题,并成为青年群体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他们以只关注自身、淡然处世、不争不抢为标签,将佛教理论中无欲无求的宗教主张进行加工和修饰并引用到自己身上,迅速演变成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本文立足“佛系青年”的群体特征和表现形态,分析该现象产生的逻辑根源,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 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及嵌入路径——基于广东M村调研

    作者:耿羽; 雷望红 刊期:2019年第09期

    当前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若干实践困境,如介入临时性和碎片化、过度强调不利处境、制度设计过于复杂、难以融入村庄社会、未能提升治理绩效等,其本质是某些社会工作机构与农村青少年实际需求脱嵌、与村庄社区实际情况脱嵌。本文以M村X社工站的个案经验尝试分析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如长时段进驻村庄和整体式社区营造,又如针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