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Youth Study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7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企划、特别企划_青年的时间压力与过度劳动研究、青年工作、实证调研、典型研究、青年现象、青年文化、就业创业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2-9931
国内刊号:11-2579/D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05
复合影响因子:1.9
总发文量:2973
总被引量:2808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835
立即指数:0.0658
期刊他引率:0.9118
平均引文率:5.8182
  •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发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

    作者:邓志强 刊期:2018年第04期

    青年的社会心态嬗变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具有内在契合性。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探求现代性的过程,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现代化进程投射到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上,表现为现代社会心态的发展过程,即萌生、徘徊、复苏、发展和成熟五个阶段。在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社会心态特质并存,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心态...

  • 文化发展的辩证法——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年文化回顾

    作者:胡疆锋 刊期:2018年第04期

    改革开放40年来,一元化的角色型中国青年文化逐渐解体,多元青年文化出现,大众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的互动日益明显,青年文化对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的反哺功能日益突出。参照青年群体对主导文化的认同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国当代青年文化分为认同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和负文化。当代青年文化属于新兴文化,是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文化。中国当代青年...

  • 改革开放40年青年思想的演变历程及思想教育的经验启示

    作者:蒲清平; 杨聪林 刊期:2018年第04期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历经“反思”“混沌”“务实”“自信”的思想变化和“奋斗”“逆反”“自强”“率性”的行为演变,青年思想教育也经历了重新探索、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全面深化四个时期。青年思想演变中时代变迁是主要因素,社会思潮是关键要素,网络环境是重要变数。40年青年思想教育的经验表明,必须恒守“三个坚持”把握青年思想教育...

  • 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到社会——改革开放40年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分析

    作者:谭建光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诞生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成为促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青年推动志愿服务成为改革开放新时尚,让“志愿中国”成为国家的新形象,同时促进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建设新元素。在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新元素、国内凝聚力、国际软实力,为“...

  • “过度教育”与“过度单身”——当代青年社会流动的代价

    作者:时广军 刊期:2018年第04期

    教育是青年实现社会流动与进行阶层跨越的重要途径。然而,价值选择困惑下的“过度教育”,时间游戏迷失中的“过度单身”,也构成了当代青年社会流动的一种代价。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过度教育到过度单身是一种控制机制的传输,过度教育通过情感控制、意志控制、判断控制三方面影响青年的认知与行为,造成过度单身现象。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发展,...

  • 从“巢空”到“心实”:新时代我国“空巢青年”问题再探讨

    作者:保虎 刊期:2018年第04期

    继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后,“空巢青年”又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都市空间格局被快速的城市化挤压,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催生了大量“空巢青年”。他们经受着背井离乡的思乡之苦、念亲之痛,承受着来自于工作、交往、住房及感情等诸多压力。本文分析了空巢青年“空巢”“心空”等方面的问题,梳理了...

  • 90后的集体记忆和时代标签——北京网络主播群体调查报告

    作者:廉思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本文基于北京市1900份网络主播调查样本和1005份观众调查样本,从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主播)、受传者(观众)、讯息(内容)、媒介(平台)、反馈(交流)来考察网络主播群体的特征,并由此展开分析了青年个体意识的觉醒表征,最后提出了服务引导网络主播群体的思考与建议。

  • 体育参与和城市融入:随迁青少年的个案研究

    作者:高善春 刊期:2018年第04期

    随迁青少年的社会边缘化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随迁青少年及其家庭和学校进行半结构式观察,研究随迁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及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状况。体育参与和社会融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迁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体育参与不足的问题,影响着随迁青少年城市融入的步伐,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社会和家庭联动的随迁青少年体...

  • 青年女性“工作-家庭”冲突酌影响因素及其平衡机制研究

    作者:张琪; 张琳 刊期:2018年第04期

    研究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关注二孩政策下青年女性角色冲突的矛盾焦点,探究青年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背后机理,分析结果显示较低受教育程度、已婚、生育期青年女性是角色冲突的重点人群,同时,性别观念、社会支持和经济状况对女性“工作-家庭”冲突都有显著的影响。倡导健康和谐的性别观念、促进男性家庭责任的适当回归...

  • 民主制度供给下的混混治村及其后果——基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M镇的考察

    作者:雷望红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民主制度供给过程中混混的进入为审视基层民主在村庄中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M镇为例,呈现制度供给下的混混治村及其社会后果,就此引发关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思考。研究表明,乡村混混利用制度供给在实践中的制度缝隙,采取利益收买、关系构建、暴力威慑等策略掌控村民和村民代表,形成与村级正式权力相抗衡的格局。混混...

  • “葛优躺”背后的退缩型主体——“丧文化”解读及其对策

    作者:刘雅静 刊期:2018年第04期

    作为当下中国青年亚文化被互联网新媒介催生、塑形的最新形态,“丧文化”的生成、发酵与传播主要依靠着表情包与网络流行语,以解构与消解主流“鸡汤”话语来进行“丧”的内涵演绎。但这种解构与消解,只止步于图像表征的颠覆与网络流行语叙事结构的反转,“丧文化”实际上“以退为进”地遵从着“鸡汤文化”背后的丛林法则,仍然选择将意义追求...

  • 大学生“约炮”行为的延续与断裂——以自我合理化为理论视角

    作者:李丹艺; 吴鲁平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本研究通过对有“约炮”行为的18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对大学生“约炮”行为的过程及其自我合理化做了研究。研究发现:自我合理化伴随大学生“约炮”行为的全过程。“约炮”行为的开始,便是自我合理化的开端,“约炮”行为的延续就是自我合理化的深化,而“约炮”行为的断裂则是在约炮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心理体验的推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拉力共同...

  • 从“变形计”看青少年的媒介形象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

    作者:赵红勋 刊期:2018年第04期

    青少年作为从儿童迈向成年的特殊群体,其媒介形象既关涉性地表达着进行自我体认的心理归属,又连接了当代社会对其客观评价的意义指向。《变形计》秉承换位思考的基本理念,把“叛逆”的城市少年和“乖巧”的农村少年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在“变形”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境况,实现教化之目的。然而,经过电视加工和选择的青少年(拟态)媒介形象镶...

  •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原因与提升策略

    作者:李宜娟 刊期:2018年第04期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自信程度,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变量。本研究显示,家长高期待和学校高要求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导致了青少年自少年时代开始的自我效能感“偏低”或“冬眠”。唤醒并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关键。从认知改善、目标引导、归因训练,以及改变家长教养方式、教师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是...

  • 网络舆情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杨 刊期:2018年第04期

    网络舆情以其具有的自由化与控制性、个体化与群体极化、解构与去中心化等特征影响着青少年思想行为,它加重了青少年对爱国问题的错误理解以及爱国行为的非理性化和爱国思维的偏激化。在网络舆情下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培养思想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