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Youth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2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0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封面人物、特别报道、专题、人物、文化、生活、共青之声、精神家园等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2-9532
国内刊号:11-1001/C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2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1443
总被引量:252
H指数:3
  • 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刊期:2018年第09期

    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我们把马克思17岁时写的高中毕业论文奉献给大家。正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一样,此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为历史开道的英雄,他们的人生动力源自内心的伟大情怀,而且这种情怀往往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充满勃勃生机。

  • 你是萤火

    作者:彭姝疑 刊期:2018年第09期

    也许你是穿校服的学生,正在图书馆和教室里埋身书海,像霍金那样思考着某个神秘的终极问题;也许你是朝八晚六的上班族,在人潮涌动的早高峰地铁上,被挤得东倒西歪,还在想着未完成的策划案;也许你是创业者,背着磨破了的包,尽管前途叵测却依旧雄心不改.

  • 没有谁可以规定他人的活法

    作者:嘉树 刊期:2018年第09期

    1996年,刚毕业的张晓勇在广州一家中外合资的日化企业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被分配到了客服不的他,一直期吩着可以做产品研发,却发现以公司的实际情况,转岗几乎是不可能。失落之余,父亲突然生病,瘫倒在床。“父母在,不远游”,他便辞职回到了长沙老家,在房产公司呆了几年之后,当上了保安,现任某市场物管客户部主任。

  •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作者:刘威 刊期:2018年第09期

    常有人问,教师这个职业到底算不算“服务业”?既算也不算。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对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其中教育归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但如果简单地把教育视为跟餐饮、快递、出租车一样的“服务”顾客的行业,意图对教师行使“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 年轻是一种生活状态——确认过眼神,是熬夜的人

    作者:冬青 刊期:2018年第09期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会让前辈们看不懂。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症状”。他们夏天裹厚围巾,冬天穿破洞裤,最不爱穿袜子。他们在寒风中如沐春风般轻盈,摇摇晃晃咬紧牙关,从不松口:真的一点也不冷。

  • “不怕冷”法则:是独特还是从众?

    作者:林安 刊期:2018年第09期

    学生时代,每到冬天来临之时,我总会在早晨上课之前,因为穿衣的事情跟我妈僵持一番。那会儿我还是初中生,刚开始意识到美,会在同班女生中暗暗攀比谁的胳膊更细、腿部线条更好看。作为一个大腿没有那么细,却偏偏有点爱美的女学生,唯一的小心机,就是趁冬天大家裹上秋裤、毛裤的时候,能少穿几条裤子就少穿几条,以达到视觉上的“苗条”。

  • 剁手消费:缓解压力的最佳途径?

    作者:冬惊 刊期:2018年第09期

    信用卡分期、京东白条、蚂蚁花呗……随着各种信贷方式的普及,如今的年轻人剁手越来越方便了。自从小张的信用卡额度提升到一万以后,她就更加无法控制自己剁手的节奏。

  • “晒”不能停:班级群里的日常广播

    作者:李润 刊期:2018年第09期

    “我又买了机票,飞大连去.”“澳门的小街太破了.”“这猪舌盖饭做得真精细,就是没几片。”“再见!广州酒店的姑娘”倪杨是班级群里的男主搔。毕业六七年了,最近一段时间是倪杨快意的时光,各种证明其“优越地位”的话题不断被抛出。

  • 广泛而深刻的孤独

    作者:二柒 刊期:2018年第09期

    最近一次,当面说我“有病”的,是我奶奶。我很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我爸那边的亲戚常年见不上一回。那年我申请上了读博,奶奶突然叫我回老家一趟。有一天中午,我没有去和叔伯们吃酒,奶奶晚上指着我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奶奶养了一大家子人,儿孙都住得不远,所以生活总是很热闹,不断互相走动。可惜我生来便孤单一人,连见面...

  • 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了

    作者:芋荒 刊期:2018年第09期

    李敖病逝,有些时日没有消息的他再次成为了媒体和公众的焦点,看到媒体采访他的文章,有一个问答让人觉得有意思。记者问李敖:“您一生笑做江湖,觉得人生有没有意义?”他回答说:“就是那个故事嘛,一个做猪肉罐头的机器,猪肉进去,罐头出来。有一天罐头问自己要追求机器的意义,禁止猪肉进去,结果只有空转了。这个问题不能问,问就会发现...

  • “戏精”遍地:过度表演,人设崩塌

    作者:朱清 刊期:2018年第09期

    这是一个对“戏精”格外友好的时代。比如前段时间爆火的游戏《旅行青蛙》。不仅仅是朋友圈被这绿油油的青蛙占据,连微信群也天天刷屏:一时之间,吃瓜群众、游戏新用户、资深老用户都开始入戏起来-“儿子旅游那么久,怎么不寄明信片?”“儿子都谈恋爱了,我对象呢?”到后来,你已经不是在养蛙了,而是在养娃,时不时会关切它的安危、它的点...

  • “疑病症”: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

    作者:白兮 刊期:2018年第09期

    前两天,我整理了去年一年的医疗账单,赫然发现竟然花费不菲,细细一看,里面结结实实算得上是病的实在太少,多是一些言说不明的症状,和一些带有安慰性质的保健药剂。

  • “侠客”:只在键盘上横行

    作者:桃之天 刊期:2018年第09期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二十多年里,我们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使乡野之声传于庙堂,做了很多事儿,有一些的确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态,推动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会儿做一个网民能贡献一份网络力量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件颇为自豪也备受重视的事情。大概从2010年,最早一波90后正在读大学时,移动互联网兴起,我们随时随地与网络...

  • 疾在心?不治恐青春睡去!

    作者:白鹭 刊期:2018年第09期

    来势汹汹的“生活方式病”似乎比变异的流感病毒更加可憎-这种面目狰狞的“综合征”不分高发季节、缺乏有效疫苗、甚至寻诊无门。而我们与“生活方式病”的关系,似乎近似于折耳猫与软骨病,萌点即是隐痛。

  • 这些“年轻病”,到底有多普遍

    刊期:2018年第09期

    最近一段时间,大数据的广泛运用让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年轻病”呈现显性的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双十一”的数据显示,防脱发洗发水首次出现在90后的必买清单中。这让很多人颇感意外的同时,也意识到一些“年轻病”可能并非那么“小众”,而是拥有较强的集体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