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杂志简介:《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84/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国际刊号:1000-6850
国内刊号:11-1984/S
全年订价:¥ 984.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0.92
总发文量:17613
总被引量:162592
H指数:77
引用半衰期:5.6091
立即指数:0.0542
期刊他引率:0.8757
平均引文率:11.8119
  • 水稻冷害生理功能变化与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王士强; 赵海红; 赵黎明; 王丽萍; 王贺; 顾春梅; 那永光 刊期:2017年第36期

    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生理功能变化,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矿质养分吸收、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系统。本研究一方面详细介绍了低温胁迫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矿质养分吸收、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系统变化机制,着重分析了低温胁迫下,水稻体内脱水蛋白、酶蛋白、活性氧、内源激素以及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的变化相关生理机制;另一方面,从冷害调控角度出...

  • 利用InDel分子标记分析海南山栏稻品种籼粳特性

    作者:徐建欣; 杨洁; 李美萱; 敖莉丝; 徐志军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明确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分化特性与遗传变异规律,利用34个籼粳特异InDel分子标记和24个SSR分子标记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特性与遗传变异进行分析。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粳型基因频率变幅在0.68-0.83,以粳型品种为主,占到总品种的63.6%,未发现籼型或偏籼型品种。海拔梯度分析表明,海南山栏稻中粳型品种分布范围更为广泛,...

  • 外源硒处理对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产量及稻米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作者:韦叶娜; 杨国涛; 范永义; 张杰; 蒋芬; 李亚男; 陈敬; 张圣豪; 胡运高 刊期:2017年第36期

    旨在研究外源硒处理对不同类型优质地方常规稻产量及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籼稻品种(‘泰选1号’)和粳稻品种(‘粳选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于较高海拔山区试验田(800 m以上)进行不同浓度硒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外源硒处理后不会降低两个品种的稻谷产量;随外施硒浓度的提高,两个水稻品种精米及米糠硒含量均显著提高,粳稻品种...

  •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太魁; 马政华; 寇长林; 张香凝; 吕金岭; 郭战玲; 王洪斌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探讨砂姜黑土农田适宜的耕作方式,提升砂姜黑土农田地力及作物产量,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旋耕(15 cm)和深耕(30 cm)3种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含量及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越冬期和成熟期,3种耕作方式0-10 cm土层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P〉0.05...

  • 种植密度对‘桥玉8号’叶面积指数和机收籽粒质量的影响

    作者:尚赏; 姜晓君; 汤其宁; 郭书亚; 张艳; 卢广远 刊期:2017年第36期

    旨在掌握适宜河南省各地夏播种植的机收玉米品种‘桥玉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本研究采用大田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叶面积指数、倒伏率、抗倒能力、机收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桥玉8号’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变化趋势,在抽雄期达到峰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倒伏率升高,地上第3节间的茎粗变细、穿...

  • 不同种植密度和打顶时间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金星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了明确‘浦薏6号’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开展种植密度与打顶措施对‘浦薏6号’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浦薏6号’在浦城地区的高产栽培、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打顶时间及其互作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利用通径分析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寻求‘浦薏6号’优质高效生产的种植密...

  •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李琼; 耿臻; 杨青春; 舒文涛; 李金花; 张保亮; 张东辉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存在传统"贴茬"的播种习惯和缺乏专用大豆播种机械的困难,所造成的产量低、田间管理难等问题,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最佳种植方式。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试验地,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3次重复,对4个品种‘周豆21’、‘周豆22’、‘周豆23’、‘中黄13’在同一密度、5种行距配置方式(ABCDE)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

  • 氮磷钾配比对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作者:何俊平; 张书芬; 王建平; 曹金华; 文雁成; 蔡东芳; 赵磊; 王东国; 朱家成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合理利用肥料,发挥品种基因型优势,促进油菜高产稳产,本研究以‘丰油10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考查了氮磷钾配比对2种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不同肥力土壤对施肥响应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氮磷钾配比均可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株高、有效分枝高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氮磷钾...

  • 蓝光对灵芝菌丝体多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作者:余吴梦晓; 兰进; 张薇薇; 徐新然; 刘禹; 尹春梅; 于晶; 陈向东 刊期:2017年第36期

    旨在研究蓝光对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多糖及4种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以暗培养为对照,测定了蓝光处理的灵芝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生物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2种处理的灵芝多糖含量,同时测定了灵芝4种糖代谢相关酶的酶活性。研究发现,蓝光处理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多糖含量、己糖激酶(HK)活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磷酸葡...

  • 不同的施肥用药组合对黄瓜产量及成本效益影响的研究

    作者:兰梅; 钟利; 张丽波; 张丽琴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了黄瓜种植时合理的施用肥料和农药提供参考,缓解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探讨不同的施肥用药情况对黄瓜产量以及成本投入的影响。以黄瓜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的处理,分别为T1(习惯施肥+习惯用药,CK)、T2(习惯施肥+推荐用药)、T3(推荐施肥+习惯用药)、T4(推荐施肥+推荐用药)。结果表明:T4处理在肥料和药剂的种类...

  • 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对大棚春黄瓜生长、产量和病害的影响

    作者:王广印; 郭卫丽; 陈碧华; 沈军; 李贞霞 刊期:2017年第36期

    探讨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处理对大棚春黄瓜生长、产量及病虫害的影响。试验设968、土壤调理剂、968+土壤调理剂、EM+土壤调理剂、968+EM+土壤调理剂及对照(施基肥和常规追肥)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有18个处理小区,各处理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畦面积为10.3 m2。定植后,采取5点取样20株黄瓜,挂牌定株调查与测量。结果...

  • 豇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作者:张忠武; 孙信成; 詹远华; 田军; 杨连勇; 马建军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给豇豆育种中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41份豇豆品种资源15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与豇豆产量关系密切的单荚重和单株嫩荚数2个农艺性状,与株型、嫩荚长、单株花序数和单荚种子粒数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单株嫩荚数与开花期、叶宽和单株分枝数呈现显著负相关。15个主要农艺性状...

  • 刈割次数对林下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桂良; 王守红; 寇祥明; 张家宏; 何榕; 毕建花; 朱凌宇; 杨建春; 王艳 刊期:2017年第36期

    林下种草养禽是一种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为了优化林下牧草的刈割方式,获得较高产量的优质牧草。以林下黑麦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刈割次数处理(1、2、3、4、5次),比较不同刈割次数对其生长性状、干物质累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4次处理,林下黑麦草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6.53 t/hm2和11.83 t/hm2,刈割5次处理,鲜草和干草产...

  • 山西省典型地区农用地膜利用现状及残膜污染调查分析

    作者:白雪; 周怀平; 解文艳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阐明山西省目前的地膜利用和残膜污染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和样方检测方法,对山西省各市县进行地膜问题的相关统计分析,同时对寿阳大田中的铺膜情况进行实时观测。结果表明:目前全省使用的地膜厚度大多在0.008 mm以下;全省90%以上都使用普通地膜,可降解类地膜很少;地膜覆盖面积居前三位作物分别是:蔬菜、玉米、马铃薯,南部盆地内有部分覆盖冬小...

  • 荒漠草原区家庭牧场退化草地恢复管理措施研究

    作者:田秀民; 马春霞; 邢恩德 刊期:2017年第36期

    为探索荒漠草原区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措施,2014—2017年开展了对3户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管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补播措施和划破加补播措施明显提高了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及草群高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显著,补播措施地上生物量增加51.6%-58.4%,划破加补播处理地上生物量增加48.3%-48.9%;第3年,补播处理、划破加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