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

中国老年杂志 部级期刊

Elderly Chinese

杂志简介:《中国老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页、银色风景线、银色风景线_特别策划、银色风景线_银色星座、银色风景线_世相百态、银色风景线_闲庭漫笔、时尚俱乐部_诗书画苑、时...

主管单位:中国老龄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老龄协会
国际刊号:1002-5278
国内刊号:11-1146/C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8827
总被引量:96
H指数:5
  • 从国家发展全局高度来统筹谋划老龄工作

    刊期:2016年第07期

    春风起,事业新。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总理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老年人的深切关爱。的指示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全面深刻、内涵丰富,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总要求、总纲领,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老龄事业、做好老龄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竞推动老龄工作又好...

  • 为编织环保篮26年点赞

    作者:李家伟 刊期:2016年第07期

    宁波有位83岁的俞德富老人,退休后为了打发时间,自己琢磨着编起了篮子,结果这一编就是26年,老人免费送出去了4万只“环保手工篮”。这位老人的可敬之处在于,在退休之后,他没有陷入,心理上的“不适期”,而是选择了一件既能让自己生活充实,又对社会、对环境有着良好作用的事。这事看上去不大,但是,经过老人长达26年坚持,竟然有4万只篮...

  • 留守老人盼望“村级代办员”

    作者:盛芳 刊期:2016年第07期

    家住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某村的吴大爷,今年刚满80周岁,按政策可以领取360元高龄补贴。可是老人的子女长期在外务工,镇政府距老人的家有12里路,老人步行前往十分困难。如今,像吴大爷这样的留守老人比比皆是,由于路途较远、交通不便,要去镇上办事决非易事。关爱农村留守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就需要村干部甘为老人当“跑腿”。

  • 请“大仙”治病,不靠谱!

    作者:家为 刊期:2016年第07期

    据媒体报道,青岛有位老人犯病,家人竟请来“大仙”为其治病,不但没治好,还差点因为耽误病情而出大问题。后来据医生确诊,这位老人是患上了“尿毒症性脑病”。医生说,这种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会出现幻听幻视、语无伦次的症状。这起“请’大仙’治病”的事例提醒我们,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因为年龄以及传统意识等原因,极有可能会跟不上社会前...

  • “唱”廉

    作者:陈英远 刊期:2016年第07期

  • 一碗元宵里的真情!

    作者:李伟 刊期:2016年第07期

    元宵节里,石家庄市民刘女士在老伴儿的陪伴下,将一碗热气腾腾的元简差到了公交车司机谷武军的面前。原来,刘女土去年年底不小心把脚扭伤,从两个月前开始,她每天都得乘坐24路公交车到—家医院做理疗。由于身体行动不便,刘女士乘车时都非常费劲。

  • 难放架子

    作者:史振亚 刊期:2016年第07期

  • 对老人“抢方向盘”莫一味讽刺

    作者:佳唯 刊期:2016年第07期

    据媒体报道,日前,在上海松江14路无人售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误将20元纸币投进售票箱,无法找零,情急之下抢夺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失控撞上了马路的街沿,一名女乘客肋骨骨折。而令人震惊的是,类似的新闻我们已经不是第—‘欠见到了。但当我们仔细观察时不难发现,在这些案例中,多数老年人还是因为对于公交车运营规定的不了解而造成误会,...

  • 老年人也应该做到文明阅读

    作者:一素 刊期:2016年第07期

    时下,在公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里,老年读者占有很大比例。老有所学,这是值得称道的。但一些老年人也存在着不文明阅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人将多份报夹压在自己身下,占用了公共资源,直接影响了他人的阅读。随意给报纸开“天窗”,见有自己喜爱的内容,就随手剪下,占为自有。

  • “笑疗”

    作者:刘长海 刊期:2016年第07期

  • 帮帮“憋屈型”老人

    作者:江言 刊期:2016年第07期

    如今,居家“憋屈型”的老人不在少数。—方面,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老年人普遍存在心理失衡、生活秩序失衡、精神空虚等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分居,容易产生情感焦虑、难以抚慰等问题。让老年人不“憋屈”,首先,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其次,社区应开展针对性的定期心理辅导,比如心理...

  • “回家看看”莫当“看客”

    作者:张德洪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最近,与几位老年朋友聊天,其中一位老友说,我家回来过节的子女反而让人“烦老”。这位老友举例,每天早上,总要喊多次才起床。吃完为他们准备的早餐后,随手将碗筷一推就出门逛街了。房间、卫生间到处留下他们随手扔的杂物,还得老人收拾。午后回到家,说一句“累死了”,就开始玩电脑或手机,直到喊吃饭。

  • 老年福利均等化让老人各取所需

    作者:木子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上海2016年拟推出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将目前实行的“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等单项补贴,统筹调整为全市统一的老年综合津贴。提出这样的制度,在思路上是很大的转变和突破。老年综合津贴可以用于各类消费,乘公交车也可以,打的也可以,购物也可以,而且没有时间限制。

  • 声音

    刊期:2016年第07期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林清玄 当你确定自己是好的,就能由衷接受别人的好,乃至接受别人比你好。在没有获得自己是好的这种核心感觉前,嫉妒不可避免。

  • 长辈应该支持子女节俭办婚事

    作者:王惠卿 刊期:2016年第07期

    郑大伯老两口,都是年近7旬的老年人了了。去年11月,他们的独生子打算报名参加由团市委举办的集体婚礼,这样既节俭,又不使二老为操办婚事而影响身体健康。可是,儿子的想法,首先就遭到郑大伯的反对。他是个挺要面子的人,一心想为儿子办个十分体面的婚礼,认为如果不这样做,自己家出过的礼金也收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