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生素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杂志简介:《中国抗生素》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26/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微生物药物筛选、分离纯化与化学合成、分析质控与制剂、药理与临床

主管单位:成都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8689
国内刊号:51-1126/R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2
复合影响因子:1.24
总发文量:2454
总被引量:20277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3.901
立即指数:0.0495
期刊他引率:0.8627
平均引文率:10.4324
  •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吉 张光涛 朱义广 张长生 刊期:2012年第04期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往往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蕴含着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酶学机理和不同于陆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自从2000年第一例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enteroc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被阐明以来,迄今已克隆和鉴定了27种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完整生物合成基因簇。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主要源于四种途径,包括聚酮合...

  • 海洋亚硫酸杆菌M44的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龙聪 刘小宇 卢小玲 焦炳华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一株海洋细菌M44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ODSC18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发酵得到的乙酸乙酯相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MTT法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海洋细菌Sulfitobactersp.(M44)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

  • 海洋放线菌WBF16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作者:陆建胜 陆园园 邢莹莹 奚涛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离和鉴定海洋来源的放线菌WBF16代谢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反相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该放线菌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结构的鉴定;利用MTT法来检测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特征代谢产物色霉素A2(1)和2-甲基-...

  • 海洋青霉属真菌菌株XGH2321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赵瑞 李进军 彭海燕 李莹 王辂 叶波平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从青霉属真菌XGH2321的发酵液中分离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单体,并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活性测试。结果从菌株XGH232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己酮烯类化合物及1个酯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光谱特征(ESI-MS、1H—NMR和13C—NMR)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sorbicilli...

  • 海洋来源链霉菌FIM090041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作者:江宏磊 王传喜 江宁宇 陈名洪 彭飞 谢阳 江红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筛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发现潜在的抗流感药物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从海洋微生物菌库中筛选产生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菌株,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通过紫外、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到两个吲哚生物碱类活性化合物1和化合物2,结构解析确定它们分别与SF2583A...

  • 台湾海峡海洋沉积物放线菌的多样性

    作者:梁效伟 陈名洪 林如 王海龙 谢阳 连云阳 江红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台湾海峡海洋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及发现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新菌源。方法采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15份来自台湾海峡沉积物样品中含有的放线菌。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别、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及基于PCR的烯二炔抗生素基因筛选。结果共分离到497株放线菌,挑选的95株放线菌分别属于放线菌7个科,11个属。1...

  • 赤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制备、纯化与再生工艺的研究

    作者:张文宣 赵南 朱江萍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赤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进行制备、纯化、再生工艺改进与完善。方法本文通过微孔滤膜作载体,在含甘氨酸的菌丝生长培养基固体平板上,培养取得幼嫩菌丝体,并对原生质体制备时的复合破壁酶液组分配比、酶解时间,原生质体纯化再生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结果实验证明:①在幼嫩菌丝体的制备过程中,采用微孔滤膜平板法培养幼嫩菌丝体,易于...

  • 头孢羟氨苄单水合物反应结晶工艺优化

    作者:龚俊波 侯静美 刘胜 董伟兵 张军立 刊期:2012年第04期

    利用头孢羟氨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化物在水溶液中反应结晶得到头孢羟氨苄单水合物晶体,产品往往存在聚结、松紧密度小、粒度分布不均匀、晶习不稳定等问题。本文考察了结晶过程中温度、搅拌速率、溶剂配比、溶液pH值等因素对产品粒度分布、晶习及晶体聚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晶温度对产品粒度、晶习和晶体聚结都有影响,搅拌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拉齐的有关物质

    作者:王婷 张静霞 程海祺 唐克慧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拉齐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in×4.6mm,5um),以0.02mol/L柠檬酸缓冲液(含0.1mol/LNaClO4,pH2.8).乙腈(35: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5℃,进样体积为10uL。结果利福拉齐与各有关物质分离良好;利福拉齐在1.05~787.80ug/mL浓度范围内...

  • 依诺沙星滴眼液中防腐剂含量的测定

    作者:晏菊姣 付丽娟 陈蓉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依诺沙星滴眼液中常用防腐剂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和羟苯乙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苯扎溴铵和苯扎氯铵以0.005mol/L的醋酸铵溶液(每1L中含三乙胺10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0±0.5)-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为50uL;羟苯乙酯以0.005mol/L的醋酸铵溶液(每1L中含三乙胺10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

  • 1993株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群 贾蓓 夏晓影 黄文祥 李崇智 刘成伟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院2010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根据CLS12010R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分类的199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1.2%,革兰阴性菌占7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7%和91.9%;发现2株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屎...

  • 伤口与呼吸道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对比研究

    作者:陈江华 顾向明 邓冲 陆丹倩 刊期: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主要医院感染临床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中的sA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1)SA分离率以伤口(46.26%)最高;呼吸道(35.97%)次之;两者之和为78.30%。(2)呼吸道和伤口的SA药物敏感性不一样。(3)呼吸道分泌物sA...

  •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amadacycline

    作者:陈媛 王瑛瑛 陈宇瑛 刊期:2012年第04期

    Amadacycline是新型抗菌氨基甲基四环素类药物,属于米诺环素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菌谱与替加环素相似。体内外抗菌实验显示,amadacycline相对于其它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前期临床实验显示:对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与利奈唑胺显示相似的疗效。另外,研究发现amadacycline与氨比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

  •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罗忠枚 夏小冬 崔玉彬 蒋晓磊 马超 曹胜华 刊期:2012年第04期

    本文综述了抗结核病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不同结构修饰方法、构效关系(SAR)及其典型衍生物。同时,本文阐述了这些衍生物体内外抗结核分枝杆菌(MTB)活性,甚至包括一些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其中重点讲述了利福平、利福布汀和利福拉齐的结构修饰衍生物,而目前利福布汀和利福拉齐的衍生物是近年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研究的热点,发现了一些...

  • 制备缓释微丸质量研究

    作者:郑林 陆振举 张亦斌 邓盛齐 任静 刊期:2012年第04期

    缓释微丸作为缓控释药物制剂的一种形式,属于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具有一单元型给药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近年来随着现代制备工艺的逐渐成熟及辅料的发展,微丸已成为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重点综述了骨架型微丸及膜控型微丸的特点以及质量研究进展,以期为微丸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