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Journalist

杂志简介:《中国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焦点、建党百年专稿、记者手记、案例与方法、融媒体、新华社建社90周年人物系列(六)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3-1146
国内刊号:11-1275/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7759
总被引量:10636
H指数:27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0.9792
平均引文率:0.1046
  • 价值观主导下的技术驱动——“封面传媒”打造“智慧+智能”并重的“智媒体”

    作者:李鹏 刊期:2016年第11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过渡的阶段,传统媒体与世界的联接持续减弱。而引领主流舆论的重任和媒体融合发展的使命,要求传统媒体必须主动担当、颠覆重构,重新与世界建立强联接。封面传媒作为《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的平台,将“重新联接世界”作为使命。打造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

  •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 刊期:2016年第11期

    前些天,一条“鲍勃·迪伦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刷屏了,不少朋友在转发,并且信以为真地为鲍勃·迪伦的行为大加赞赏。某公号的这篇文章很快就达10万+。文章称,消息来源是鲍勃·迪伦的经纪人AlbenGmssman,说鲍勃·迪伦得奖后整晚上一秒钟都没有睡,凌晨,鲍勃·迪伦打电话给经纪人,宣布了自己将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决定。理由是“我...

  • 本期看点

    刊期:2016年第11期

    今天更需尽职尽责的“把关人”和编辑,移动互联时代“好新闻”的“变”与“不变”,主题报道创新:如何跑赢“碎片化+浅阅读”

  • 记者采访,不妨适可而止

    作者:康美权 刊期:2016年第11期

    有句经典成语叫“适可而止”。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做到位,不到位不行,做过头了也不行。用另一句成语来解释,也就是“恰如其分”,或曰:恰到好处。道理其实很简单。比如煮饭,火候未到,生涩难咽;火候过了,食物又会糊烂失味。

  • 外媒速览

    刊期:2016年第11期

    世界编辑论坛《2016在线评论全球报告》:在线评论是去,还是留?10月17日,世界编辑论坛《2016在线评论全球报告》,公布对46个国家78家新闻机构在线评论状况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尽管一些知名新闻机构正在关闭评论区,并将对话转移到诸如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但是82%的受调查新闻机构仍然邀请读者在其网站发表评论;面对将读者评论...

  • 弘扬新华精神 始终不忘初心 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职责——写在新华社建社85N年之际

    作者:蔡名照 刊期:2016年第11期

    今年是新华社建社85周年。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瑞金成立,1937年1月在延安改名为新华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85年艰苦奋斗,85年砥砺前行,新华社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职责,充分发挥党的意识形态重镇作用,

  • 以创新型校对机制防范采编数字化的技术性差错

    作者:张小良; 卢曦知; 李娇 刊期:2016年第11期

    新闻媒体的技术性差错,是指由传播者操作失误而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的符号缺位、错位,冗余或者错用,而不是因为价值判断出现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频现技术性差错,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追根溯源,业内往往从领导重视、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等着手;却忽略了传统校对机制与当前传播格局和数字化采编系统不匹配1忽略了构建适应当前传播格...

  •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作者:田敏 刊期:2016年第11期

    新媒体给传统报媒新闻“把关人”带来新挑战。报媒“把关人”既要紧跟时展,学习新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不断提升报媒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舆论引导力;同时,又不能盲目跟风,一味仿效。因此,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坚定政治导向不偏差,站稳政治立场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新闻工作能力。

  •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作者:易艳刚 刊期:2016年第11期

    传统媒体编辑要想用好“软权力”,帮公众分拣出正确、重要的信息,并非易事。在网络时代的传播新格局下,传统媒体编辑的角色已发生变化,要捍卫并驾驭手中的“软权力”,需要练就“发现力”“策划力”“表达力”和“自省力”。

  • 融媒时代,编辑该怎样找回把关权?

    作者:郭起豪 刊期:2016年第11期

    如何做个尽职的编辑,这是新形势下媒体人应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当下,编辑要像闸门一样牢牢地把好关。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编辑把关权缺失的原因,并就如何找回把关权提出建议。

  • 如何呈现一份既有“颜值”、更有“价值”的党报

    作者:郑家艳 刊期:2016年第11期

    党报的权威性是传统纸媒的独特优势,是一种无形财富和资产。这种权威性体现在党报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上。在当下这个微信、微博、公众号比比皆是,“人人部是记录者”的时代,这种权威性更需要党报的全体采编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共同维护、坚守。

  • 基于数十载新闻实践和多年评委有感而发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作者:王亚明 刊期:2016年第11期

    本文作者曾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也多次担任评委,他认为,好新闻的标准包括:把握时代脉搏,讴歌时代精神;反映重大主题,积极服务大局;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主流价值;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关注新生事物,满足公众兴趣;强化民生为本,灌注人文情怀。

  • 探寻广播精品节目的打造之路——参评第26届中国新闻奖的体会

    作者:李宝萍 刊期:2016年第11期

    本文作者担任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参加了长江韬奋奖及广播四组的评选工作。对于优秀的广播获奖作品,作者认为,应具有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挖掘文化,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 直面问题的品格和力量——第26届中国新闻奖部分一等奖作品简析

    作者:缪小星 刊期:2016年第11期

    本文作者通过对第26届中国新闻奖部分一等奖作品的分析,强调新闻作品不仅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指向”,更要把脉问诊,激浊扬清,理性深刻回答问题。这才是中国新闻奖作品,也是任何一件优秀新闻作品的“优秀”所在。

  • 深度、角度、态度——从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国际传播作品的特点变化

    作者:周庆安 刊期:2016年第11期

    在国际传播界,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闻作品的特点在发生较大变化;而从本次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和获奖作品来看,国际传播类的作品特点越来越鲜明,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国际传播类新闻作品的再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