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Journalist

杂志简介:《中国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焦点、建党百年专稿、记者手记、案例与方法、融媒体、新华社建社90周年人物系列(六)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3-1146
国内刊号:11-1275/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7759
总被引量:10636
H指数:27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0.9792
平均引文率:0.1046
  • “漫说快评”:从党报评论“微武器”到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作者:刘庆传 刊期:2016年第05期

    "漫说快评"是《新华日报》自2009年7月起推出的漫画评论栏目。顾名思义,所谓"漫说快评","漫说"就是用漫画表达新闻,"快评"就是用短评点评事实,将针砭时弊的漫画与理性文字点评嫁接,实现两种新闻体裁的优势叠加,让党报评论既形象生动、轻松幽默,又深刻精辟、严肃理性。

  • 聚焦·世界读书日

    刊期:2016年第05期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阅读时间日趋碎片化,电子化阅读也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你是怎样度过的?是否重温了翻动书页的触感?是否嗅到书籍的微微墨香?是否安静地坐下来畅读一本书?

  • 守精品意识 做媒体“工匠”

    作者:赵振江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今年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八个字让我心头一震:这不也正是新闻工作者理应孜孜以求的精品意识、责任担当吗?"工匠精神",是手工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何尝不是这样?时代呼唤新闻精品,媒体需要"工匠精神"。作为传统纸媒,...

  • 本期看点

    刊期:2016年第05期

    看清“痛点”,厘清路径,勇于实践 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领导.拿出一篇一个阶段认真研究、思考的成果,有理论有实践,现状分析实事求是,提出问题直指要害,路径阐释针对性强有创新。体现了最新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不断尝试中的探索精神,难能可贵!

  • 外媒速览

    刊期:2016年第05期

    法新社2015年营收说明了什么根据法新社网站,法新社2015年的营运利润为1280万欧元,较2014年减少130万欧元。2015年,法新社营收为2.942亿欧元,比2014年增长0.5%。营运支出为2.814亿欧元,比2014年增加1%,仍在控制范围。2015年,法新社的视频销售非常强劲,同比增长15.6%。

  • “京原路8号”推送与评论反馈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16年第4期《中国记者》刊发了本刊记者张垒采写的《在互联网的创业创新中实现新闻理想——对话"小猪短租"副总裁潘采夫》一文,经《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京原路8号"推送后,获得较好反响。有来自浙江的媒体同行反馈说:"对话体,设议题,抓眼球,读来很有味。"也有读者在公众号评论说":深受启发,转了。"

  • 业界信息

    刊期:2016年第05期

    融合转型拓展媒体功能创新提升党报集团影响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评选暨经验交流会4月26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承办,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等16家机构为联合推介单位的评选及经验交流会在广州举行。今年是这一活动的第三年,目的在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及和...

  •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正式挂牌

    刊期:2016年第05期

    4月26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北京正式挂牌,标志着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开启新篇章。经过30多年建设发展,新华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信息产品和服务体系,在海内外拥有2万多家用户。新组建的中国经济信息社,对新华社涉及经济信息业务的原经济信息编辑部、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部门和企业进行整合,今后将作为新华社经济...

  • 比小说更震撼的真实感——《羊小平砸缸》读后随感

    作者:蒋玉鼐 刊期:2016年第05期

    《羊小平砸缸》突破常见的思维与写作模式,笔法细腻,文风清新,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反映扶贫政策给农村贫困人口的命运、贫困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值得深入研究。文章最具新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以水缸来隐喻主人公的艰难生活、甚至千年以来的传统生活。

  •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开辟中国和世界交流对话新境界——在首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上的致辞

    作者:王晓晖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认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核心是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实践。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植根中国文化。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当代价值理念、价值判断和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成为我们对外话语体系的底色和底气。

  •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我们的声音

    作者:蔡名照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认为:要形成与迅速提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构建一套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对外话语体系。要从创新传播理念、加强议题设置、创新机制举措三方面着手,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我们的声音。

  •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述永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以深入学习贯彻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旨,提出在准确把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的基础上,思考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并对武汉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与分析,进一步提出理性思考。

  • 以“还原真相”辟谣平台科学引导舆论——《新华日报》如何做到三年多阻击谣传近百起

    作者:林培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16年3月27日,权威机构以《新华日报"还原真相"栏目成为打谣"利器"》为题,评介《新华日报》主动应对舆论环境和传播方式变化,创新舆论引导方法,开辟谣平台——"还原真相"栏目,累计刊出辟谣稿件近百篇的做法;及时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权威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是落实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应有之义。

  • 一场捍卫真相的新闻抢跑——新华调查《哪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系列的背后

    作者:李铮; 彭卓; 马剑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等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引发社会热议。新华社记者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些网络热点舆情,自主设置议题,播发系列报道"起底"真相。本文讲述的是其背后的故事。

  •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四个转向

    作者:李成 刊期:2016年第05期

    将"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个明确的工作要求提出,可以理解为以"表述"牵引理念和实践变革的话语策略,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外传播理念更新和战略转向的开启。本文认为,为适应"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传播格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立足时代特征创新思维调整策略,在战略上从国际传播走向全球传播,在叙事上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