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Journalist

杂志简介:《中国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焦点、建党百年专稿、记者手记、案例与方法、融媒体、新华社建社90周年人物系列(六)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3-1146
国内刊号:11-1275/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7759
总被引量:10636
H指数:27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0.9792
平均引文率:0.1046
  • 孤寂的黑暗

    作者:翟铮璇 刊期:2011年第10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细胞并最终导致免疫系统不能抵抗感染和疾病。HIV感染的最后阶段,出现20余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任何一种感染,或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肿瘤,即可定义为艾滋病。

  • 聚焦·关注贫困

    刊期:2011年第10期

  • 繁华与落寞的更替

    作者:鲁鹏(评)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一张合影透出心酸。 这是陕西一处普通农家的院落,一张板凳一个人。这个大家庭里的众多男女,此刻不知道在哪座城市的角落里,为了生活而埋头打拼。如今留守下来的祖孙三人,组成了一个年龄跨度悬殊却又彼此相互温暖的特殊生活结构。城市化疾驰脚步之声,难掩农村空心化之痛,这便是中国当下许多农村的现状。

  • “走转改”的关键是坚持群众路线

    刊期:2011年第10期

    当前,一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如火如茶地进行。

  • 秉持社会责任 建立全球媒体协调机制——在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会议上的致辞

    作者:李从军 刊期:2011年第10期

    尊敬的各位峰会共同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新华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金秋九月,清风送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会议。出席今天盛会的主席团成员,均为当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机构领导人。

  • 谋合作、促发展、求共赢——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会议观点综述

    作者:本刊记者 刊期:2011年第10期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媒体合法权益 “媒体知识产权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首要议题。主席团会议成员认为,内容剽窃是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媒体的知识产权。使用稿件时付费、转载稿件时注明出处,是对那些付出艰辛劳动甚至生命代价的记者的补偿,这对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推动科学发展 探索新时期舆论监督新路

    作者:杨兴锋 刊期:2011年第10期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南方日报》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坚持不懈对阻碍、影响科学发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推动了工作,也成就了党报对新形势下舆论监督报道的探索。

  • 新媒体环境下的多维整合传播——对《深圳特区报》大运报道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陈寅 刊期:2011年第10期

    深圳大运会期间,作为特区党报旗舰、东道主城市主流媒体,《深圳特区报》立足全球化、网络化的新媒体环境,采取多维整合传播策略,着力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体系,强化报道的国际性、互动性、思想性、体验性、有效性等,向世界展示了一份中国新型城市党报“不一样的精彩”。

  • 发掘人格感染力 做好公众话语时代典型报道——《楚天金报》的探索实践

    作者:韩少林 刊期:2011年第10期

    典型报道如何从宣传话语时代过渡到适应具有广泛社会心理认同的公众话语时代?都市类报纸在典型人物报道上大有可为,关键点是要直面社会重大主题,并从广大受众容易接受的视角来理解人物身上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意义,不断寻找普通市民对典型人物的关注点,从而使典型报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得到受众热烈回应。

  • 围绕大局接地气 贴紧百姓抓精品--《福建日报》"走转改"报道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单志强 刊期:2011年第10期

    强化群众观点,身入更要心入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要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必须强化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学会用群众视角反映时代主题,带着感情接地气。

  • 2011年主题宣传的特点、亮点与创新

    作者:董瑞生 刊期:2011年第10期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大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浓厚氛围,是新闻战线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中央各主要媒体按照统一部署,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深入贯彻“三贴近”,不断改进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和媒体管理,将突出群众观点,遵循新闻规律,不懈探索创新,努力适应、满足新形势下受众...

  • 如何打捞“沉没的声音”

    刊期:2011年第10期

    昆山日报社金晶在2011年第9期《传媒观察》刊文认为“沉没的声音”是指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的弱小声音和一些“说也白说”,即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的声音。媒体打捞“沉没的声音”,应该从采写困难群体的报道开始,让普通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成为报道的主角,让沉没的声音通过媒体“出声”,不再沉没。一、更好地倾听“沉没的声音”。写好...

  • 新闻报道策划新变化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蔡雯在2011年第9期(上半月)《新闻爱好者》刊文,认为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时期,新闻报道策划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融合新闻”正在成为报道策划的新理念与新目标,编辑的策划需要通过媒介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以多种载体的整合利用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入开发与优化配置。这样的报道策划能够...

  • 社会管理报道 需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刊期:2011年第10期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杜飞进在2011年第9期《新闻战线》刊文认为,报道好社会管理工作,需要树立四种意识,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树立调研意识,正确处理把握中央精神与深入基层调研的关系,既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也要蹲在田埂上找感觉。报道社会管理工作,不光检验“写”的功夫,更考验“采”的深度。只有在深入调查后形成的认识,

  • 通讯社的挑战、方向与未来——知名传媒专家学者纵论新华社战略转型——更大更强地传播中国声音

    作者:方汉奇 刊期:2011年第10期

    今年是新华社建社80周年,说起中国通讯社的发展,还有更长的历史。民国初年全国共有500多家通讯社,解放前也还有几百家存在,规模都不大。当年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虽然名气大,但实际上只有四个人,一个社长,一个副社长,一个编辑主任,还有一个送稿人,1918年前后这样的通讯社就是全国性有影响的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