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Journalist

杂志简介:《中国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焦点、建党百年专稿、记者手记、案例与方法、融媒体、新华社建社90周年人物系列(六)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3-1146
国内刊号:11-1275/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7759
总被引量:10636
H指数:27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0.9792
平均引文率:0.1046
  • 危情列车——评《德国反核抗议升级》

    作者:万智炯 刊期:2010年第12期

    森林里的一群人。 这幅作品很像桑德罗·波提切利的《春》的缩小版,看上去热闹繁荣;但光影的对比运用异常浓烈,惨白的光源与晦暗的树丛,似乎在昭示什么;远没有《春》那么明快、奔放。

  • 文字记者如何拍摄会议新闻

    作者:申屠青松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一专多能”时代,文字记者摄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所服务媒体的竞争力。譬如,摄影记者都被“撒出去”人手紧缺时,若正好碰到有重要会议要采访,文字记者就得扮演文字、摄影两种角色。而会议新闻,正是文字记者“单兵作战”最多的“主战场”。所以,文字记者掌握会议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流程十分必要。

  • 适应新形势 探讨新思路——第13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综述

    作者:周凤桥 刊期:2010年第12期

    10月19日至26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念‘银川会议’20周年全国报纸总编辑黄河金岸行暨第13届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银川召开,来自全国近百家报纸的总编辑、专家等出席会议。

  • 《中国记者》2010年总目录

    刊期:2010年第12期

  • 靠理想与使命坚守、担当

    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为正义,为理想,为良心! 回想自己10多年的记者生涯,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采访过程,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新闻故事,困扰着我,也让我在一次次磨砺中,愈发坚强起来。

  • 导向是根本 真实是生命 特色是活力所在——与新闻同行和新闻院校师生谈“两奖”

    作者:翟惠生 刊期:2010年第12期

    我是从编辑记者走过来的,期间也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但那时没有获奖者集中交流的研讨会。现在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这也是中国记协为新闻界提供服务的一种进步。作为两奖评委会成员,我不能说无一遗漏,把所有最好的新闻作品、最,尤秀的编辑记者都评了出来。但可以说,每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一定代表了这一年新闻报道的骄人成绩...

  • 走科学发展之路 推动网络媒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王晨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办以来的十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年,是中国网络媒体不懈探索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10月27日至28日,由新华网、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京召开。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已迈上新台阶;同时,新形势下,也遭遇种种问题:如何处理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如何突破内容瓶颈,...

  • 报网十年两乾坤——十届网络媒体论坛力推网络媒体发展述略

    作者:顾勇华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一篇背负责任的文字 2010年10月下旬,我到南京参加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身份是第一主办单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代表。按照惯例,我做了一个简短的开幕讲话,其中说了这样的意思: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十年前,即2001年的第一届论坛,讨论的主题为“网络与媒体”,显示当时的认识是从传统新闻传媒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传播;而今,

  • 紧扣热点 着眼发展——2010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综述

    作者:王武彬 刊期:2010年第12期

    十年一剑,中国网络媒体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面对的是更激烈竞争和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传播能力”作为本届网络媒体论坛的主题可谓切中要害。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网络媒体运营之道”“加强内容创新净化网络环境”“三网融合新机遇移动互联网新应用”等六个分论坛的设置更是紧扣当下热门话题,贴近网络媒体发展实际。

  • 因势制宜 分类处置——政府部门网上舆论引导对策谈

    作者:刘伯贤 刊期:2010年第12期

    近年来,“网络问政”与“网络监政”日趋活跃,政府部门面临的网上挑战相当严峻。如何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有效规避“舆论风暴”,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政府部门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及时、准确地把握网上舆情动向,善于因势制宜、分类处置。

  • 影响力、决策力和执行力构筑传播力

    刊期:2010年第12期

    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在2010年第11期《新闻战线》刊文,认为一份报纸的传播力,应建构在影响力、决策力和执行力“三力”之上。增强报纸影响力,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所处地位,既指报纸所在地区的地位,又指报纸在相关社会单元中的地位。2.读者定位,以有影响力的人为目标受众,是符合报纸特性的必然选择。3.内容取向,报有影响力...

  • 人为灾难的特点与报道规律

    刊期:2010年第12期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在2010年第11期《新闻前哨》刊文,认为新闻界应加强对人为灾难的研究。人为灾难是由人为因素形成的灾难,可分为三类:属于群体性泄愤事件的人为灾难;属于政治性事件的人为灾难;属于刑事案件性的人为灾难。人为灾难与自然灾难的相异处在于:一、在有无防阻的可能性方面相异。某些人为灾难当是可以避免的。

  • 新闻挖掘的“交集”和“延展”

    刊期:2010年第12期

    浙江《今日早报》记者洪慧敏在2010年第11期《新闻实践》刊文,认为解决“冷线”出稿难问题,可以采用新闻挖掘的“交集法”和“延展法”。交集法:首先要找出冷线和受众关注点的交集地带。冷线和受众兴奋点,两圆交叉部位则是媒体可以考虑努力挖掘的内容。以林业线为倒,山林产权流转之类的题材当然与普通受众阅读喜好南辕北辙,而从两者相交圆...

  • 网络时代的写作

    刊期:2010年第12期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在2010年第11期《新闻与写作》刊文,认为网络时代与非网络时代的写作有以下不同:一是全民写作,写作门槛降低。二是文体自由,个性张扬。,网络上可以看到过去从来没有看过的各种各样文体,各式各样文章。三是资料无比丰富。由头来源和背景资料都很丰富。网络时代,究竟拼的是什么?其一,

  • iPad上的中国报纸

    刊期:2010年第12期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吕怡然在2010年第11期《新闻记者》刊文.认为不妨对报纸登陆iPad的现状做一番观察,感受一下在iPad上读报的直接体验,从中窥探未来报业发展路径。就目前iPad阅读平台上的中文报纸来看,大体可分四类:一是“独门独户”型.即一个软件就是一种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