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SCD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杂志简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15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共识、临床研究、综述、共识解读、临床研究解读、病例报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国际刊号:1004-8812
国内刊号:11-3155/R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2
复合影响因子:1.85
总发文量:1826
总被引量:12273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4.7931
立即指数:0.0833
期刊他引率:0.9545
平均引文率:9.2917
  • 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作者:霍勇 刊期:2007年第05期

    近三十年来,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迅猛发展,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新的诊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介入诊疗手段的滥用和应用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在国际上和国内均亟需对介入诊疗技术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普及。

  •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解读

    作者:杨跃进; 高展 刊期:2007年第05期

    过去二三十年来,随着介入器械不断开发完善、介入技术不断创新成熟以及介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发展迅速并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继药物、外科手术后的又一个新兴的主流治疗方法。其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及时引进、同步发展和逐渐普及也为我国广大心血管疾病患...

  • 中国心导管室现况与规范化需求

    作者:吕树铮; 宋现涛 刊期:2007年第05期

    心导管室最初是用于观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成人瓣膜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伴随着心肺转流术的发展,心导管室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发明,使得心内科医师开始探寻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那个时候导管室还很少,多数局限于大的科研学术机构。上世纪60年代,

  • 他汀类药物会降低服用华法林患者出血的危险性吗?

    作者:李少华(搞译); 张薇(校); 张运(校) 刊期:2007年第05期

    加拿大学者Douketis等在最近的一项大型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长期的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降低服用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出血的危险性。

  •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脏介入手术临床资质(2007年修订版)》解读

    作者:颜红兵; 吴铮 刊期:2007年第05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成熟治疗方法。据统计,2003年美国PCI例数超过了100万例,心脏科医师中有大约25%可以施行PCI。PCI作为一项复杂精细的技术,需要规范手术过程和操作,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即资质),以保证手术质量,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亮点追踪

    作者:杨军生(整理) 刊期:2007年第05期

    作为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介入心脏病学的最新进展自然引起了国际上广大介入医生的兴趣和关注。在此,我们摘选会议期间的两个热点话题,与大家分享。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高展; 杨跃进; 陈纪林; 乔树宾; 李建军; 徐波; 秦学文; 姚民; 刘海波; 吴永建; 袁晋青; 陈珏; 尤士杰; 高润霖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时罪犯病变的特点,推断这类患者AMI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4月到2006年4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61例既往PCI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62.1±10.0岁,男性88.5%)罪犯病变位置为左前降支(LAD)47.5%、右冠状动脉(RCA)39....

  • 分叉病变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琴花; 盖鲁粤; 杨庭树; 王禹; 刘宏斌; 陈练; 杜洛山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药物支架治疗分叉病变时对开口狭窄的分支血管的不同处理方法(即支架治疗、单纯球囊扩张和不处理分支)的疗效。方法入选93例主支血管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引起直径≥2.0mm分支血管开口狭窄大于50%的、于术后6~12个月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根据分支血管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成3组,即主支和分支血管均置入支架组(简称...

  • 超重/肥胖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曾勇; 逯春鹏; 张抒扬; 沈珠军; 黄超联; 商丽华; 方全 刊期:2007年第05期

    【摘要】目的采用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segment elevationre solution,STR)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评价超重/肥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患者,分析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和MBG,并进行...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的关系

    作者:任明芬; 郭志坤; 王振英; 杨晓瑜 刊期:2007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对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入院后3—7天及6个月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于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采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结果冠状动脉...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的最佳使用时机

    作者:董佳霖(搞译); 刘旭(校) 刊期:2007年第05期

    尽管对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推荐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但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并没有对其使用时间做出特别的建议。为此美国学者Tricoci等对308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析后认为,PCI术前早期即使用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对患者可能更有益。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心房利钠肽和脑钠肽的变化

    作者:鲍慧慧; 程晓曙; 杨人强; 吴延庆; 苏海; 李萍; 姜醒华; 程应樟; 俞建华; 游志刚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及不同心律时,外周静脉血中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变化及与血液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功行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36例,其中窦性心律11例,心房颤动25例。于PBMV术前及术后1天、3天取外周静脉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链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P...

  • 长冠状动脉支架大压力释放后球囊撤出困难一例

    作者:张言镇; 蔡跃红; 赵新祥; 赵丽梅 刊期:2007年第05期

    患者男性,6l岁。因突发胸痛l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静脉溶栓再通。8d后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左前降支近段60%~95%弥漫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其余血管无严重狭窄。拟对左前降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用Meverick2.0mm×20nUTI球囊由远到近对左前降支病变给予l013.25~l...

  • 64层螺旋CT成像与导管法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

    作者:严红; 张黔桓; 靳立军; 张斌; 董太明; 黄美萍; 谭绍恒; 郑君惠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示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9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管腔内径减少〉50%定义为显著狭窄。结果在69例患者冠状动脉的788节段(血管直径≥1.5mm)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者为778节段(98.7%),其中64层螺旋CT显示中度或中...

  •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作者:于扬; 李建平; 霍勇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4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80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发冠心病组女性患者比例(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