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杂志简介:《中国金融》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67/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金融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国际刊号:0578-1485
国内刊号:11-1267/F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金融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6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12103
总被引量:32757
H指数:49
立即指数:0.1336
期刊他引率:1
  • 主动去杠杆还是被动去杠杆

    刊期:2016年第19期

    编者按:自2016年3月总理在"两会"期间提出"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以来,"债转股"重新进入大众视线并逐步成为去杠杆政策选项。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展过一次债转股。在上轮债转股过程中,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周小川于1999年6月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发表了《关于债转股的几个问题》一文,对债...

  • 正确理解和运用债转股

    作者:黄志凌 刊期:2016年第19期

    从理论上讲,债转股本身只是资金形态的改变,并不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仅仅降低负债率,所产生的效应必然是短期的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为了各自利益把债权关系转换成股权关系。有人认为,债转股是债权人受债务人倒逼所采取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处理不良债权的方式;也有人认为,

  • 去杠杆及债转股的作用

    作者:殷剑峰 刊期:2016年第19期

    通过债转股等手段,在从负债端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的同时,着力改善企业的微观资产端和宏观经济的供给侧,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去杠杆的核心在于国有企业当前,"三去一降一补"之首就是去杠杆。不过,比较一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杠杆率可以发现(见表1),我国的杠杆率仅仅处于中等水平,远低于陷入停滞和危机的日本、西班牙等国;而且,

  • 债转股与公司治理

    作者:高明华 刊期:2016年第19期

    债转股不是转移风险,而是试图降低风险,但能否降低风险、降低多少风险,取决于债转股后公司治理能否得到优化银行的债转股改革正在推进。债转股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减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另一方面,由于加大了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投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监控企业的积极性。

  • 中国金融出版社新书推荐

    刊期:2016年第19期

    《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王胜邦编译定价:59.00元本书收入的文章超越了对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原因和金融监管规则的技术性讨论,重点探讨后危机时期经济运行和金融发展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前景、债务问题、货币政策新范式、全球金融治理等。选编的文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问题导向,二是视野开阔,

  • 对债转股的误解与建议

    作者:王剑 刊期:2016年第19期

    债转股本质上是一种公司重组,而且是债权人转变为股东身份,然后参与公司治理的一种重组方式,对企业会产生脱胎换骨的影响自2016年初总理重提银行债转股以来,债转股一直受到市场各方关注,讨论较多。大体上,债转股是作为一种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主要针对一些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困境企业。当然,它也不是一种常规的手段,其优先次序排在清偿、处置抵...

  • 关于债转股的几个问题

    刊期:2016年第19期

    在众多金融热点问题之中,债转股近来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应大家的要求,我介绍一些情况和需要研究的专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国有企业对于债转股的反应相当热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试点完成几个债转股的项目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访。但是从目前社会上对于债转股的一般认识来看,普遍存在着概念上和认识上的模糊和误区。

  • 大型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作者:牛锡明 刊期:2016年第19期

    交通银行自1987年重新组建以来,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一直走在国有银行改革实践的前沿,几次腾飞都与体制机制改革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内外部形势深刻变化,交通银行经营发展压力与日俱增,体制机制优势已渐弱化。从国内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看,事业部制改革是新形势下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重要选择。

  • 建设银行的转型突破

    作者:贾瑛瑛 刊期:2016年第19期

    我国银行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资产"双升"等空前挑战,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成为各家银行的必然选择。建设银行早在2012年已经率先谋划整体转型,大胆走出了中国银行业的"先手棋",并成功激发了集团改革发展的新活力。因势而变实现突围在2016年9月8日举行的"CCB2020:

  • 银行资产管理的趋向

    作者:袁江 刊期:2016年第19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发展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与自下而上的市场创新共同推动的结果。在利率改革红利消退、监管环境趋严的宏观背景下,银行资产管理在经营理念、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显,未来需要强化市场化转型逻辑,回归"代客理财"本源,以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业务发展水平。

  • 供给侧改革与信托创新

    作者:邢成 刊期:2016年第19期

    信托业发展新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常态下信托业的转型创新、加速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信托业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独特作用。在未来转型创新过程中,信托业既应着眼长远的体制机制创新,又要立足"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协调推进自身发展模式改革的深化,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为供...

  • 信托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作者:蔡概还 刊期:2016年第19期

    信托行业转型创新需要战略、人才、资管、风控、IT、品牌等多要素的支持推动,未来需要重点构建六大核心能力信托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一直彰显着创新的积极姿态。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信托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转型与创新"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主旋律。信托行业转型创新需要战略、人...

  • 慈善信托扬帆起航

    作者:陈赤 刊期:2016年第19期

    通过信托方式开展慈善活动,具有设立方式严谨、外部监督严格、运营成本低廉、信息披露透明、资金安全可靠、资产保值增值等独特优势慈善信托的悠久历史作为一项优良的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制度,信托肇始于中世纪的英国。信托产生之初,即与慈善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量宗教信徒通过用益制(信托的前身)将自己的分封土地等财产捐赠给教会,

  • 消费信托的新蓝海

    作者:鲁长瑜 刊期:2016年第19期

    消费信托在产业和消费之间构建起桥梁,使得二者联结在一起,并通过参与供需链条,不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近年来,在国内民众个性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信托业在消费领域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泛资产管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行业的转型发展日趋迫切,信托业正在加速开拓信托与消费融合的新蓝海。

  • 信托参与投贷联动模式

    作者:邓婷 刊期:2016年第19期

    投贷联动作为一种融合股权和债权的创新融资方案,或许可以为信托公司提供切入新兴产业的新路径,拓宽其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开展投贷联动的政策背景今年4月,银监会与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支持银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银行业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试点。虽然目前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主体一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