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杂志简介:《中国金融》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67/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金融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国际刊号:0578-1485
国内刊号:11-1267/F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金融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6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12103
总被引量:32757
H指数:49
立即指数:0.1336
期刊他引率:1
  •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吴晓灵 刊期:2006年第11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大家共同...

  • 深化改革 完善体系 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

    作者:林铁钢 刊期:2006年第11期

    记者: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十五”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在支持“三农”问题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对此我们应如何予以科学总结?

  • 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有效发展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朱英刚 刊期:2006年第11期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中央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新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将继续推进内部综合改革,完善支农职能,加快业务有效发展,形成全方位支农格局,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实施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周清玉 刊期:2006年第11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银行将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商业金融需求,大力实施业务经营战略转型,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

  • 努力做好金融新闻出版工作大力推动先进金融文化建设

    作者:苏宁 刊期:2006年第11期

    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50周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为此题写了寄语,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衷心感谢黄菊副总理对金融出版工作的关心!

  • 认真学习“寄语”精神 为繁荣中国金融出版事业多做贡献

    刊期:2006年第11期

    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建社50周年的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给我社发来了“寄语中国金融出版社50周年”,对我社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 坚持走金融特色的强社之路——访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林铁钢

    作者:刘钊 刊期:2006年第11期

    记者:林社长,您好。今年5月份,中国金融出版社迎来了建社50周年。在50年的历程中,中国金融出版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几年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您能不能谈谈其中的经验有哪些?

  • 站在新的起点上 再谱金融新闻出版华彩乐章——“中国金融出版社建社50周年暨推动先进金融文化繁荣发展座谈会”综述

    作者:植凤寅 刊期:2006年第11期

    50年,弹指一挥间,积淀下的都是历史的厚重:50年,半个世纪的金融情缘醇香而久远。中国金融出版社在2006年这个不同寻常的5月迎来了它的50年华诞。作为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以出版金融书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坚持“植根金融土壤、服务金融事业、出版精品书刊”的办社理念,为传播先进金融文化、繁荣金融理论、普及金融知识做...

  • 采取结构性微调措施 改善宏观调控——陈东琪谈近期经济形势与“二次调控”思路

    作者:赵雪芳 刊期:2006年第11期

    社会上对当前经济形势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观点是认为当前经济出现“过热”现象,甚至认为出现了全面的总体过热。其支持性指标如下:GDP增长偏快,2005年全年增速为9.9%,2006年第一季度就达到10.2%;投资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05年为26.7%,2006年第一季度为27.2%;房价上涨过快,2006年第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的...

  • 促进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协调发展

    作者:邹林 刊期:2006年第11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一直以“引进来”为主。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开始加快“走出去”步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从而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应该看到,当前“引进来”过程中的一些...

  • 循序渐进地解决进出口增长不平衡问题

    作者:李健 刊期:2006年第11期

    从贸易逆差到顺差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竞争力较弱,而进口需求非常强劲。所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的年份多于顺差的年份。这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有类似之处,也符合“两缺口模型”的经典理论,即当一国的投资大于储蓄(I〉S)时,一般都会伴随着进口大于出口(M〉X)的现...

  •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文亮 刊期:2006年第11期

    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18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了2089亿美元,过去三年累计增加了5325亿美元。如果考虑到2003年年底和2005年年中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因素,我国这几年外汇储备的实际增幅更大。时下,人们对于外汇储备的问题又有诸多议论,笔者拟就此进行探讨。

  • 进一步拓宽国家外汇储备的用途

    作者:赵文广 刊期:2006年第11期

    我国外汇储备自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就一直呈快速增加的趋势。2001年末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2005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再增2089亿美元。截至2006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8751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国迅速增加并达到空前规模的外汇储备,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喜还是忧,对此可...

  • 正视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经营和银行监管的挑战

    作者:杨树润 刊期:2006年第11期

    2月15日,财政部正式39项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体系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方法、概念,结合中国国情较好地解决了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尤其是对金融企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新会计准则体系与中国银行业的对策

    作者:夏博辉 刊期:2006年第11期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