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a Economic Studies

杂志简介:《中国经济问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20/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劳动经济学专题

主管单位:厦门大学
主办单位: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4181
国内刊号:35-1020/F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4
复合影响因子:1.71
总发文量:786
总被引量:7103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4.1667
立即指数:0.1867
期刊他引率:0.9505
平均引文率:9.0133
  •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作者:贾康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中国财政型态的演变已发展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历史阶段,建设公共财政是目前的突出问题,但建设公共财政的实质性内容,在中国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处理好随经济社会转轨、政府职能转变而来的财政职能转变和财政转型问题。从原来的供给型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成为跟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总体社会再生产发展要...

  • 反垄断与管制: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作者:陈甬军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美国反垄断经验的提炼,探讨对中国的可借鉴之处。文章首先总结了美国一百多年来在反垄断和管制方面的主要经验;其次分析了美国反垄断的主要类型和代表性案例;在此基础上,最后对中国借鉴美国经验开展反垄断和管制问题提出了建议。

  • “经济人”假设的理性反思与价值回应

    作者:汪时珍 刊期:2006年第05期

    “经济人”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基本属性和一般要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仍然有着很强的普适性。对“经济人”假设理性反思,就是要转换研究视角,少一些非议和诘难,多一些其正面效应的张扬和负面效应的遏制,以实现“经济人”假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价值回应。

  • 市场是“无形之手”还是“有形之手”——基于经济学若干文献的一个研究

    作者:苏小方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文献的考察与研究,说明了斯密的市场“无形之手”学说其实是“有形之手”学说,认为将市场视为“无形之手”既不符合斯密的本意,也不符合各种市场的客观实际,还会给我国市场化改革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困惑,增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本。

  • 投资者歧视与中国的过渡性资本外逃

    作者:牛晓健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全面考察了中国过渡性资本外逃的现实:由于政府对国内外不同的投资者实施差别待遇,部分投资领域对内开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资本闲置和过渡性资本外逃。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政府和企业之间关于超国民待遇不同程度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剖析过渡性资本外逃形成的内在机制,揭示了程度较高的内外资差别待遇和对内开放不足是过渡性资本外...

  • 企业合作过程与商会协调行动——以反倾销为例

    作者:冯巨章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以反倾销为切入点,结合企业合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寻找合作对象、达成合作协议和执行合作协议,论述商会通过协调行动促进合作的机理。分析表明,对应于合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商会的信息优势、类重复博弈机制和关联博弈平台,使其能通过协调行动来克服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搭便车行为或意识,协调企业的协调行动,从而使企业合作过程得...

  • 博弈论视角下的民营企业成长与地方政府管制性壁垒

    作者:黄燕 刊期:2006年第05期

    民营企业成长总是与不断面临和消除各种进入壁垒相联系的。论文从地方政府管制性壁垒角度入手,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描述民营企业成长与地方政府管制性壁垒之间的关系,并展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四方博弈主体的策略及行为。提出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建设性意见。

  • 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

    作者:时磊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但又不局限人力资本视角,对于中国现有的“低技术锁定”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理论分析。一方面指出了,以吸收技术为目的的人力资本培养会制约技术的自我创新能力,但是有利于对于国外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所以,我们对于不同产业与行业应根据技术差距对不同人力资本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采用,从而保证技术升级与产业竞争力...

  • 农民工低签约率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方明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利润率的变动,违约成本较低的雇主不希望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合同;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可以得益于来自雇主的高政治租金和参与瓜分农民工的薪金损失总额,因此第三方实施的效力往往很低。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就帮助雇主实现了其不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合同的意图。以上两个原因解释了雇主与农民工之间的低签约率现象。

  • 农民工工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实证研究

    作者:丁守海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研究表明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民工工资是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条件下,民工工资应该提高1/3左右的水平。

  • 中国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安排

    作者:漆向东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中国农民市民化要经历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转化,这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阶段。为顺利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必须构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社会资本。当前中国农民市民化的制度供求既有总量矛盾又有结构矛盾,为此,必须进行制度的深入改革与创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