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杂志简介:《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82/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博士论文简介、财政史研究、专题论文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2-8005
国内刊号:11-1082/F
全年订价:¥ 372.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4
复合影响因子:0.89
总发文量:1069
总被引量:865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6573
立即指数:0.0342
期刊他引率:0.7406
平均引文率:28.8889
  • 官田民田并立 公权私权叠压——简论秦汉以后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作者:李根蟠 刊期:2014年第02期

    文章反思中国土地制度史的研究,认为应当破除土地国有和土地私有彼此对立、不可兼容的思维定势,摒弃从“古代东方”式土地国有制向地主土地私有制直线演进的僵化模式。通过考察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土地权力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秦汉以后官田民田并立、公权私权叠压土地关系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指出中国历史上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不但可以...

  •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修订本)》出版

    刊期:2014年第02期

    赵德馨教授撰著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初版,约68万字。2006-2007年再版。此次修订,吸收了同行学者与作者近10年来新的研究成果,从原书中删掉15万字,新撰33万字,全书86万字,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 清代关中土地问题初探

    作者:胡英泽 刊期:2014年第02期

    清代关中土地问题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有研究者从超经济强制的角度出发,认为“关中无地主”、“关中无租佃”;也有研究者指出关中商业资本未能转向土地投资。通过对拓展资料的研究表明,清代关中地权分配既有无地、少地户,也有占地十数亩、数十亩者,耕地面积数百亩者亦屡有记载。占地数百亩者家户多采取租佃经营方式。无论是经商者还是非...

  • 抗战时期边区农村的地权转移与乡村土地关系——以晋绥边区黑峪口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作者:董佳 刊期:2014年第02期

    抗战时期以黑峪口村为代表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在中共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阶级的升降导致其村内土地的重新分配,继而引发的土地买卖和地权转移又使各村庄间的原有土地归属格局,造成以下结果:一是村庄内部的土地分配趋向分散和小型化,小农家庭经济发展迅速;二是各村土地开始向本村集中,原本混乱无序的村落土地关系和村界亦由此变得逐渐清...

  •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地权交易的零细化研究——量化分析和案例解读

    作者:张静 刊期:2014年第02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农民仍面临地块零碎的局面和土地利用分散的情况。除了通过自耕、雇工经营和互助合作等方式来克服土地经营中的零细化困境外,农民更多地是通过地权交易来调剂土地远近或肥瘦。而地权交易中的小额数、零细化特征则进一步导致了农田田段之分割及其位置上之零星散布。

  • 14至17世纪西域绿洲农业经济的曲折发展及原因

    作者:张彦虎 刊期:2014年第02期

    14至17世纪,西域农业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先后经历了初期的严重衰退、中期的逐步恢复以及后期的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同时,天山以南绿洲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早于天山以北地区,而且规模也更大。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一时期西域气候由暖转寒进入小冰期,并发生阶段性的冷暖干湿变化,是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的重要自然原因。而...

  • 点校本《铜政便览》简介

    刊期:2014年第02期

    《铜政便览》保留了清代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且是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文献资料。这为研究清代云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的铜矿的开采、运输、冶炼、价格、人工报酬、管理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数据。《铜政便览》内容丰富,所记载时间跨度大,显然非一人、一地、一时之作。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力监管研究

    作者:樊果 刊期:2014年第02期

    自然垄断是竞争不完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产量与价格,偏离社会最优状态下的产量与价格,存在着效率损失。对垄断行业进行监管,有助于社会总福利的提高。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在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为公共租界及界外工部局道路提供电力服务期间,电费调整需经工部局批准方可执行,电力公司年利润率需经工部局审...

  • 高昌国“作人”问题再论

    作者:裴成国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对高昌国时期的依附人口中“作人”的概念、“作人”的经营活动、承担赋役等问题作了再研究,对前人较少论及的依附人口在高昌国人口中的比例及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的特殊作用作了探讨。文章认为高昌国的“作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依附性,另一方面有具有自主性,承担国家的赋役。尽管依附人口在高昌国人口中的比例较大,但仍然...

  • 唐宋《仓库令》比较研究

    作者:赵晶 刊期:2014年第02期

    若以北宋《元丰令》作为分水岭,北宋《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可被分别视为唐令谱系和宋令谱系的代表。通过比勘这两部令典中的《仓库令》可知,《天圣令》中关于粮禄支出、仓窖税、运盐和储盐折耗以及赐给时服和绢布杂殊等条文被《庆元令》所减省,《庆元令》则增加了有关仓库管理主体选任、其职责义务厘定,以及上供、封桩、点磨、鼓铸、场...

  • 晚明徽州府丝绢事件的财政史解读

    作者:李义琼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丝绢全书》记载了隆庆四年(1570)到万历七年(1579)发生在徽州府的一件与国家丝绢赋税改革有关的大事。此事在隆庆年间由歙县讼师帅嘉谟率先提出,要求国家分配给徽州府的人丁丝绢税不能独征歙县,而应由六县按人丁数额一起分担。那么,丝绢税真的如宣称的那么重吗?徽州府县的赋役结构如何呢?丝绢事件的五个解决方案要改的及改变的是财政...

  • 利益的冲突与协调——河南漕运中的政策选择

    作者:丹筱彤 刊期:2014年第02期

    河南为清代有漕八省之一。河南漕粮需依靠其境内的卫河运输,由于缺乏密集的水道网,州县需要经陆路将漕粮运往卫河沿岸,运费高昂。经过反复的政策调整,在征收环节,中央政府最终选择了“代办”这一方式。在运输环节中,卫河既是运道,也是该流域的主要农业用水来源。在卫河水源用于济运和灌田的分配问题上,国家和地方产生冲突。由于卫河水流...

  • 民国时期天津银号资本与资力的再估计

    作者:左海军 刊期:2014年第02期

    民国时期,天津银号的资本规模经历了长期的缓慢增长过程,无论是平均资本规模,还是资本增长速率,乃至增资的积极性都落后于上海。与华资银行相比较,无论是单个银号资本还是天津银号的总资本额,都明显小于银行。但是银号通过股东无限责任、市面拆借以及迟期支付等特殊资金运作机制,弥补了银号资金较小带来的缺陷。特殊的融资方式保障了银号...

  • 《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基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研究》出版

    刊期:2014年第02期

    郑有贵、张鸿春主编的《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基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研究》,于2013年12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1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

  • 华资纱厂与棉麦大借款——以借款的变现及其用途为中心

    作者:马陵合 刊期:2014年第02期

    1933年棉麦借款在显现其政治外交功能之外,与正处于危境中的华资纱厂有着密切的关联。华资纱厂应是举借这笔实物借款的主要促动者,但在财政压力之下,国民政府并没有让华资纱厂在变现销售、经费支持方面受惠。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此次借款并非是具有实际效用的外债形式。无论是将现货转化为财政资金,还是在贷款资金运用上,国民政府与华资纱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