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

中国京剧杂志 部级期刊

Jingju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京剧》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6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梨园英才、梨园春秋、菊园杂谈、学术交流、品戏赏鉴、菊坛聚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
国际刊号:1004-3837
国内刊号:11-2869/J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4491
总被引量:505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1
  • 文化部办公厅进一步做好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通知

    刊期:2017年第12期

    2017年7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戏曲进校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时间安排、参与对象、主要形式、组织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宣传、教育、财政、文化系统的工作任务。为做好文化系统承担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规范、有...

  • 触摸初心 礼赞忠魂——京剧《邓恩铭》创作谈

    作者:胡应明 刊期:2017年第12期

    2015年年度,济南市京剧院邀请我创作一部以邓恩铭为原型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京剧作品。以前我只知道邓恩铭是中共“一大”党代表,是山东早期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

  • 我与英烈同唱悲歌

    作者:李保良 刊期:2017年第12期

    风雨如磐山河黯, 吧吾民生之多艰。 少年心事入肝胆, 岂作袖手壁上观。

  • 冲天一飞含笑去——观京剧《邓恩铭》

    作者:蔡体良 刊期:2017年第12期

    京剧《邓恩铭》塑造了党的领导人邓恩铭的形象,是值得搬上当代舞台的作品。它使这位几近被当代人遗忘了的革命者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次创作,更是缅怀,是纪念,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 少年心事入肝胆 舍生忘死转乾坤——浅谈京剧《邓恩铭》的灯光设计

    作者:李琦; 马路 刊期:2017年第12期

    我在接到为京剧《邓恩铭》设计灯光的任务后,立即到有关部门查阅了邓恩铭的资料,并随剧目组赴贵州荔波县邓恩铭烈士家乡采风,深入了解了水族的风土人情,了解了邓恩铭成长的过程。

  • 现代京剧《邓恩铭》的音乐创作

    作者:齐欢 刊期:2017年第12期

    济南市京剧院创演的现代京剧《邓恩铭》将邓恩铭的行当设定为老生,他的唱腔以奚(啸伯)派为主,同时借鉴谭(鑫培)派、言(菊朋)派、杨(宝森)派的声腔特点,荟萃诸家之长,使得唱腔刚柔并济、清新高雅、意味隽永。

  • 用生命践行誓言的共产党人——观济南市京剧院新编京剧《邓恩铭》

    作者:白洁 刊期:2017年第12期

    新编京剧《邓恩铭》全面展示了邓恩铭烈士一生的革命历程,塑造了一位捍卫誓言、捍卫真理,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无畏生死的真正的革命英雄形象。济南市京剧院选择这一英雄人物,这一题材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是很有眼光的。

  • 黔岭俊杰 齐鲁砥柱——观京剧《邓恩铭》有感

    作者:谭佩 刊期:2017年第12期

    我对京剧《邓恩铭》是早有所耳闻的,在参加了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后,该剧又在贵州荔波大剧院作为邓恩铭故居陈列荫改陈布展开放仪式的开幕大戏演出。作为贵州人的我,此次在济南与《邓恩铭》相遇,不禁期待一个骨子里有着“贵州蛮”的少年英雄在齐鲁大地上抒写的“传奇”。

  • 恩铭不老松——观现代京剧《邓恩铭》有感

    作者:王灵均 刊期:2017年第12期

    济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革命传统的名城,王尽美与邓恩铭两位同志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山东早期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曾经长期战斗、生活在济南。

  • 大明湖畔风雷动——评现代京剧《邓恩铭》

    作者:杨秀玲 刊期:2017年第12期

    济南市京剧院以邓恩铭的事迹为素材,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邓恩铭》,在今年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 普及京剧 传承文化——中国京剧杂志社召开京剧进校园主题研讨会

    作者:国京 刊期:2017年第12期

    为贯彻“”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戏曲繁荣,2017年11月11日下午,中国京剧杂志社主办了“普及京剧传承文化”京剧进校园主题研...

  • 我的父亲张翼鹏(三)

    作者:张善麟 刊期:2017年第12期

    (接上期)我父亲张翼鹏自编自导的《新西游记》之所以能够盛演不衰,广受欢迎,和他重视文化修养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过去的艺人大多数没读过书,父亲在成名后专门邀请当时非常有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程小菁先生等老师,到家里讲授《古文观止》等作品。

  • 追忆少年京剧团的先生们(八)

    作者:翁舜和 刊期:2017年第12期

    李松鹤 1955年,苏州市少年京剧团上调南京后,更名为江苏省少年京剧团。此时京剧团聘请了一位小生教师李松鹤,他是上海中华戏校“松”字科班的毕业生,基功扎实,允文允武,到团之后主教詹国治、屠柱生、狄鸿昌等,其中以詹国治为出类拔萃。

  • 张派青衣名宿王婉华

    作者:江世鑫 刊期:2017年第12期

    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张君秋先生的高徒、武汉市京剧名家王婉华老师已八十岁高寿,但她仍然精神矍铄,艺术常青,可喜可贺。

  • 票友“下海”的京剧名家管绍华

    作者:甄光俊 刊期:2017年第12期

    上世纪30年代北平“四大老生名票”之一的管绍华名家骏,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岁次辛丑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901年2月9日),满族。他自幼束发读书,积累下较深的文化修养,青年时代曾任中央防疫处东耀堂大药房(隶属于协和医院)药剂师。因酷爱京剧,管绍华后来弃业从艺,由票友“下海”跻身菊坛,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专业须生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