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刑民交叉案件的民事检察监督——以后认定的刑事犯罪和前生效的民事裁判事实相关情形为对象

    作者:邵世星 刊期:2017年第04期

    刑民交叉案件情况非常复杂,后认定的刑事犯罪和前生效的民事裁判在事实上一致或有关联是其中一种表现。对于这类以刑事判决为由申请对民事裁判进行检察监督的,要重点审查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事实相关性和前者对后者的结果影响度。在监督理由上归入再审新证据,并围绕其进行说理。

  • 刑民交叉案件中民事判决的效力处理

    作者:王子涵 刊期:2017年第04期

    刑民交叉案件是司法实践中较难处理的疑难复杂类案件。当刑民交叉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属于同位并列的关系时,应当确立"刑民并行"的处理模式。不能简单将刑事判决直接作为新证据撤销民事判决。检察机关对民事生效裁判进行监督时也需要从民事诉讼之于刑事诉讼的独立性角度进行考量。而司法制度应当同时赋予被害人享有自身权利救济途径的适...

  • 诈骗犯罪受害人的民法保护

    作者:李丹 刊期:2017年第04期

    诈骗犯罪行为人利用不知情的民事主体与受害人签订合同骗取受害人钱财,被诈骗犯罪行为人所利用之民事主体与受害订立之合同不存在《合同法》第52条规定之无效情形,受害人有权要求履行合同。涉及诈骗犯罪的民事合同,本质上属于可撤销合同,但撤销权归属于受害人,被诈骗犯罪行为人利用之民事主体虽存在同样被欺骗之情形,但不享有合同撤销权。刑事案...

  • 强制性电话营销刑事责任探析

    作者:王建权 刊期:2017年第04期

    我国目前针对强制性电话营销问题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这严重干扰了普通公民的生活安宁。对此,需针对强制性电话营销的主体、客体、主客观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建立刑事责任追究机制,进而实现与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衔接,保障人民权益。

  • 追诉时效终止日期的认定

    作者:阮能文 刊期:2017年第04期

    追诉时效中的"追诉"内涵兼具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将刑事立案之日而不是审判之日、提起公诉之日认定为追诉时效的终止日期,既符合追诉时效本质的规定,也与体系解释结论相吻合,更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司法恣意,是一种合法且符合实践需要的解释立场。

  • “借鸡生蛋”类诈骗案件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

    作者:范磊 刊期:2017年第04期

    "借鸡生蛋"类案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关键在于履行意思的判断。履行意思可以从当事人履行合同的意思及合同不能履行后承担赔偿责任的意思两个方面着手判定。其中,履行合同的意思可从被告人的身份、被告人对合同的履行深度、合同未能实际履行的具体原因判断。合同不能履行后的赔偿意思应结合被告人一时没有还款的原因、被告人的还款能力以及被告...

  • 租车质押骗取贷款的行为定性

    作者:马慧敏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行为人提供了反对给付的情况下,反对给付的属性是财产交换的重要条件,若行为人对反对给付的属性实施了欺骗行为,就表明受骗者具有法益关系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就所取得的财产成立诈骗罪。

  • 贿赂犯罪主观要素的认定

    作者:王昌圣; 李站营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印证证明模式下,贿赂犯罪由于证据形式单一,其主观要素的认定一直是困扰侦查机关的难题。从司法实践来看,刑事推定是解决犯罪主观要素的重要认定办法。2106年颁行的贪污贿赂司法解释在贿赂犯罪的主观认定方面首次引入了推定规则。为有效打击贿赂犯罪,在贿赂犯罪主观证明困难的一对一贿赂犯罪、共同受贿的认定方面应加大刑事推定...

  • 妨害公务罪的司法认定——兼论“公务行为不可侵犯”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国统 刊期:2017年第04期

    妨害公务罪职务行为合法性的认定,应先根据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对职务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然后对行为人反抗行为的违法性进行刑事上的构成要件审查。认定"暴力、威胁方法"时,需适用抽象危险犯的理论解决行为人反抗行为的违法性是否足以达至妨害公务执行的结果。对于职务行为的合法性的基础事实的认识错误,在无法期待行为...

  •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中的问题研究——以天津市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工作为例

    作者:付鹏程 刊期:2017年第04期

    当前,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在遇到问题和纠纷时选择诉讼方式。但由于我国国情特殊,司法资源极其有限,如果每一起案件都要通过普通诉讼程序解决,这样不仅办案效率得不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司法资源的利用不当和浪费。刑事速裁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缓和基层案件数量多而专门针对解决轻微刑事案件设计的快...

  • 审判中心下法医鉴定受理制度的完善——一个冒名顶替案引发的思考

    作者:林国; 凌虹 刊期:2017年第04期

    随着审判中心主义的进一步推进,法医鉴定受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公正,法医鉴定受理制度也必将接受审判中心主义的全面考验。本文以一冒名顶替CT检查的实际案例出发,分析现行法医鉴定受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审判中心的要求,从真正落实法医鉴定就诊实名制、细致审核被鉴定方提供的材料、认真审核委托人提供的检验材料...

  • 人像同一鉴定技术在普通刑事案件中的应用——以一起抢夺案为视角

    作者:孙立宏; 刘涛涛 刊期:2017年第04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刑事司法鉴定技术不断提升,对于侦查破案与证据认定日益发挥出奠基性,甚至是核心性的作用,其中人像同一鉴定技术值得推广。本文以一起基层检察机关承办的普通轻刑抢夺案件为视角,透过人像同一鉴定技术在案例中运用的得与失,区分常规证据与技术性证据在案件认定中的证据能力差异,分析该项鉴定技术在本案中如何发挥核心性的...

  •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被害方的金融欺诈类犯罪中“因果关系”再探讨

    作者:叶青 刊期:2017年第04期

    范某系重庆市某火锅餐饮企业负责人.2016年1月范某为扩张连锁门店拟向银行申请贷款.找到A商业银行重庆分行信贷员杨某帮忙.并送给其好处费1万元请其关照。由于无资产可供担保.范某便将伪造的虚假房产证明(杨某并不知情)提交给A银行申贷.在该笔贷款的审查中.杨某因收了范某的好处费。未对申贷资料实地查勘便出具了授信审查材料.最终A商...

  • 骗盗结合刑事案件的规范分析——兼论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思路

    作者:尹伟 刊期:2017年第04期

    被害人丙与嫌疑人甲是叔侄关系.丙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不会使用网银转账等功能.于是将自己宁波银行卡所绑定的宁波银行K宝交付给甲保管.待到自己需要使用网银转账等功能时.让甲帮助自己操作。基于此便利条件.2015年12月初.嫌疑人甲便与其女友乙预谋从被害人丙处非法获取钱财.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 卖方重新占有已销售出的QQ号并拒还转让款的行为定性

    作者:韩春平 刊期:2017年第04期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于2015年4月16日至17日.通过淘宝平台以人民币4万元的价格将自己QQ号码卖给了被害人徐某某。期间。.李某某拟使用他人身份与徐某某进行交易。因QQ绑定的财富通、支付宝的身份为李某某.在徐某某的要求下,李某某出示了户口本、身份证等真实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