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编纂民法典应当正确处理民商法关系

    作者:石少侠 刊期:2017年第01期

    民法是商法的基本法,而商法则是民法的特别法。在《民法总则》的编纂中,要准确表述二者关系。同时,立法者应倾听我国现实经济生活的诉求,适时启动《商法通则》的起草工作。

  • 民法典应否体现对国家利益的特殊保护

    作者:杨会新 刊期:2017年第01期

    基于国家利益的特殊性,在民法典中体现对国家利益的特殊保护是必要的。在立法技术上,宜将"损害国家利益"统一到"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中。

  • “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抉择

    作者:赵玉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民法总则》起草过程中,对于是否以"法律行为"取代"民事法律行为"存在争议。考虑到"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已沿用三十年,大家比较熟悉,建议继续保持"民事法律行为"的称谓,同时吸收"法律行为"的内涵,强调意思表示,取消其"合法性"要求,使之实质上更接近或等同于"法律行为"的概念。

  • 贪贿司法解释中“财产性利益”的民法解读

    作者:胡金龙; 叶丽芳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为清晰识别财产性利益的外延,本文从刑法总则、分则和司法解释中寻找并罗列民法债权在刑法体系中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认为债权属于刑法中的财产、财物范畴,并对照司法解释中财产性利益的表述,将其解读为民法中的不完全金钱债权,进而援引债的给付规则对财产性利益类受贿的既遂、未遂形态提供认定模式,以期探寻财产性利益内涵与外延的有机统一。

  • 中国引渡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兼与韩国引渡立法比较

    作者:吴波; 安文录 刊期:2017年第01期

    引渡制度是国际司法协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引渡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国的引渡立法也经历了早期实践、中期发展和近期完善的历程。本文通过中韩引渡立法的比较,对中国引渡立法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 基层院推进“互联网+检察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作者:尹晔斌; 吴让军 刊期:2017年第01期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互联网+"工作的推进,各级检察机关在"互联网+检察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受观念制约、互联网专业人才短缺、资金保障不充足等问题的影响,"互联网+检察工作"推进出现瓶颈。破解困境,需要立足检察职能,重塑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逐一攻关。

  • 检察官司法办案追责程序的构建

    作者:李卫东 刊期:2017年第01期

    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检察官司法办案的职权逐渐明确,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也逐步增强,逐步形成了以检察官为中心的办案形式,检察官对案件终身负责。科学设计检察官司法办案追责程序,即在保证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前提下,以强化责任追究为切入点,对检察权的行使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

  • “五心”理念培育内生动力,践行绿色司法

    作者:沈小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激发检察内生动力,践行绿色司法理念,实现司法公平正义,这既是对检察人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检察人所从事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为此,需确立以民心为纲,以爱心、善心为行,以正心、良心为矩的"五心"理念,不断培育检察履职内生动力,践行绿色司法理念。

  • 反贪侦查中的心理测试技术

    作者:毛书贵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概念心理测试是借助专门仪器及行为观察、分析、判断人们遇到某种信号刺激引发的各种生理变化及言语、表情、动作与其内心体验是否保持一致,即是否存在谎言或欺骗的一项专门技术。二、法律地位首先把眼光投向国外:(1)美国法院衡量心理测试结论是否具有可采性,正由"普遍接受"标准向"综合观察"标准转变。

  • 首都检察公信力建设研究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全面提高检察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检察公信力是首都检察工作的两个主基调。通过梳理首都检察机关公信力建设实践经验,剖析执法理念、法律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公信力建设的深层原因,探寻检察机关内部和外部建设中进一步提升检察公信力的有效举措。

  • 基层院应对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的思考

    作者:杨丽姣 刊期:201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在诸如房屋拆迁、农村征地补偿、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方面,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备,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渐显露。随着依法治国的逐渐推进,司法机关受理案件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由此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也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如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探索...

  • 检察人才若干问题研究——以重庆检察五分院人才队伍建设为视角

    作者:张衍路 刊期:2017年第01期

    检察人才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石。深入研究检察人才的相关问题,对检察队伍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检察人才应当具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理性思考、具备检察官资格年限等"四要素";单位要从工作实绩、各类竞赛评比、理论刊物、竞争上岗、各种会议(包括工作汇报)发言等途径善于发现检察人才;单位(部...

  •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作者:陈兰; 杜淑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检察法律文书在行使检察权的过程中,对提升检察公信力。提高案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体现,因此检察实务工作要十分重视检察法律文书制作,不仅要探索法律文书模式的改革,而且要制定检察文书的内容规范,以此体现检察官的业务素质,更健全检察法律文书质量考核机制。

  • “互联网+”思维下的职务犯罪线索网络初查模式研究

    作者:陈明 刊期:2017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务犯罪越发隐蔽和复杂,传统初查手段已难以满足职务犯罪线索查办的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功能强大的软件进行网络式初查,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丰富的信息,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和证据灭失。

  •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下的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

    作者:张翔; 王焱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使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真正实现从"由供到证""以证印供"向"以证促供""证供互动"的转变,也使职务犯罪预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预防与侦查将有效结合,开启"预防为主、侦防结合"的新模式。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的结合是刑事政策发展的需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侦防结合创造了条件。侦查与预防的结合点在...